傍晚时分,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峰峰镇上一村的小广场上又热闹起来,村民们在这里跳舞、打球、健身,原来背着双手闲转的人们也有了新去处,听培训、学技术,连村里昔日的“闲话摊”也成了探讨致富经的“交流点”……有声有色的村民文化活动,随处可见的家风家训宣传,无处不让人感受到向上向善的崭新风貌。
上一村面貌的焕然一新,是峰峰矿区不断加强乡村治理体系建设、提升乡村治理水平的一个缩影。地处河北省南部的峰峰矿区,是一个工农交叉、城乡交错的资源型老工矿区,辖10个乡镇、1个街道办,147个村,总人口53万,其中农业人口21万人。峰峰矿区区委书记陈珍礼告诉记者:“峰峰矿区近年来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走绿色转型道路,不断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矿区变景区的转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坚持把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障,特别是2019年12月被确定为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首批试点单位以来,围绕‘治理有效’这一要求,坚持党建引领,夯实基层基础,不断创新乡村治理新途径新模式,切实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让农民群众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小小网格让治理与发展并进
王春娥是峰峰矿区义井镇山底村一名普通党员,也是联系8家农户的网格长,大到综治、环境、治安,小到邻里纠纷、家长里短,她都要管,还要管好。她负责的网格内人家,每月都走访一遍。今年疫情防控期间,她夜以继日做好摸排、报送、执勤、防控等工作,每天忙得不亦乐乎,“作为一名党员,能够为村里、为大家做些事,很自豪。”
峰峰矿区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王海星告诉记者,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峰峰矿区牢牢织就片区、乡镇、村、小组、胡同“五级网络”,准确掌握了每个村小组、每条胡同的人员情况,形成了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网格化管理筑起了防疫的‘钢铁长城’”,王海星形容道。
在一线筑牢基层党组织,让小网格发挥大作用。峰峰矿区探索实行“党建+网格化管理”工作模式,牢牢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将党建引领与全要素网格化建设制度相结合,有效延伸了党组织的管理服务触角。在临水镇东清流村,每名党员联系6户群众为一格,每15名党员90户群众为一片,共划分为4片58格。村民有问题可直接向片长反映,疑难问题提交村“两委”研究,简单高效实现了“人在网中走、事在网中办”“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村”,使全要素网格化建设真正成为“为民、惠民、便民”的服务工程。
网格化管理精准化,让“每一片土地有人精准听事,每一户人家有人贴心服务”的目标正在成为现实。峰峰矿区大力推进“多员合一、一员多能”,培养“全科医生”式的“全能网格员”,网格员“居住在网格、奉献在网格、服务在网格”,提户知人、提人知事、提事知情,每个网格都配备一名有威望、人缘好、常在家、热心管“闲事”的党员或村民代表担任调解员,与网格员共同对排查出来的各类矛盾纠纷、信访隐患、治安隐患第一时间组织进行化解和处置,有效推动了基层“微治理”。
“以前,村里的大小事务,村民全都找我,从早忙到晚还做不完。全要素网格化实行后,村民有问题直接找网格长、网格员就可以解决了,遇到重大、难以决策的事情我再处理,现在我有更多精力去规划整村的发展。”大峪镇新立村党支部书记李宗朝这样评价道。
权力清单让监督与规范同行
“现在村里有规矩,啥事都透明了,村里大事大伙儿说了算,跟以前大不一样……”在西固义乡谷驼村,村民们对村务公开带来的新变化赞不绝口。村支部书记房学军说:“以前即使事事出于公心、按制度去办,群众也会产生怀疑、不买账,现在村里有啥大事都公开,老百姓心里亮堂了,村干部也不落埋怨了。”
早在2014年,峰峰矿区紧盯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薄弱环节,积极探索开展“两延伸两提高”工作,建立起“民主议政议廉日”制度,为小微权力编织了更为坚实、致密、合体的“制度笼子”。峰峰矿区正式推行农村小微权力规范化运作后,每个村的村委会都有一本《农村小微权力清单》,清单明权、流程明限、公开明义、监督明责,进一步规范了农村小微权力运行。“小微权力清单既是村民的‘明白卡’,又是村干部的‘护身符’,有了它,好多事都好办了。”房学军说。
为了管住“微权力”,杜绝“微腐败”,峰峰矿区重点把握承诺、公开、监督、问责四个环节。在监督环节,峰峰矿区整合各方面力量,创造性地组建完善了党风廉政监督员和纪检委员两支队伍,建立起“民主议政议廉日”制度,每半年一次对村里的主要事项“过筛子”。峰峰矿区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秦运岭深有感触地说,“通过这个制度,群众对自己关心的事有了发言权和参与感,对干部手中的权力有了约束机制,也就能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
峰峰矿区各村在棚户区改造、土地流转等重大事项推进中,从工程立项到验收,均严格民主决策和监督程序,杜绝暗箱操作。老百姓办事也逐渐习惯按照流程来,哪个环节卡住了,都有对应的监督问责措施;哪里出现不正之风,都可以及时通过纪检委员、监督员或者微信平台及时反映,及时纠正。“过去,村干部有好处抢着干,没有好处懒得干。现在村干部责任感强了,有啥事儿主动干在前头,把村里人的烦心事都给解决了。”临水镇的一位村民由衷感叹。
村规民约让民俗与新风共扬
本村闺女出嫁不收彩礼,办事礼金不得高于10元钱,烟酒不得高于15元……“你钱再多也要按村里的规矩来,你钱再少也让你体面办了事”,这是临水镇东清流村人人耳熟能详的红白喜事规则。东清流村党支部专门在村党群服务中心建设了“新风尚宴会厅”,村内所有红白喜事一律在村办理,饭菜统一标准都是大锅菜,烟酒、饭菜等严格按标准执行,婚礼既节俭又体面。
“其实,这离不开新‘村规民约’的功劳。”东清流村党支部书记李照亮表示,随着东清流村的不断发展,“村规民约”屡经修改完善,近两年加入了婚丧嫁娶指导标准、移风易俗、违反村规民约的处理原则等内容,引导群众自觉抵制讲排场、比阔气、大操大办等不良风气。
“村规民约”凝聚着全体村民对新生活新风尚的共识。峰峰矿区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制定(修订)为切入点,严抓制定(修订)、审核、宣传、公布各个环节。各村制定了符合本地风土人情、简单易懂的“四字成语”式、“五字顺口溜”式、“七字顺口溜”等形式多样、朗朗上口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推行文明守礼之风,提升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意识。
村规民约上墙,红白喜事“瘦身”,像东清流村一样,峰峰矿区的行政村逐渐形成了红白喜事新风尚。如今,峰峰矿区147个村都根据实际情况,一手抓“破”,一手抓“立”,制定村规民约,成立了红白理事会,签订了《移风易俗承诺书》,确保红白事办理不碰线、不越界,勾画出移风易俗的清晰“轮廓”,文明之风吹遍大街小巷。
风正好发力,惠农正当时。如今的峰峰矿区,处处盛开着乡村善治之花,映衬出一派欣欣向荣的乡村振兴美景,正为越来越多的农民带来稳稳的幸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