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人居环境问题探析及建议——以河北省蔚县为例
时间: 来源:农村经营管理-中国农村网 作者:付佳睿 字号:【

  “让新时代的乡村美起来”,这是国家提出生态振兴战略的最好诠释。

  农村人居环境事关乡村振兴,乡村振兴离不开美丽乡村,美丽乡村建设离不开农村人居环境改善。近年来,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成效显著,但就当前看,农村人居环境状况很不平衡,污水乱排、垃圾乱扔、秸秆乱烧等现象在一些地区还比较严重,这与“让新时代的乡村美起来”的愿望、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和宜居环境的期盼还存在较大差距,仍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短板。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关系着小康社会的建成与乡村振兴的推进,关系着广大农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关系着农村社会文明和谐。以河北蔚县为例,蔚县结合目前人居环境面临的问题,印发了《蔚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0年)》,通过实施该行动,重点抓“三清一改”,计划用三年左右的时间推动全县农村基础设施水平得到明显提高,推动农村环境监督与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当前取得了初步成效。

  蔚县农村人居环境现状

  蔚县位于北京正西,张家口市最南端,总面积3220平方公里,总人口50万人,辖22个乡镇、561个行政村,是中国剪纸艺术之乡、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蔚县历史源远流长,是具有3000年建制史的千年古县,曾经是中华文明的三岔口。

  近年来,蔚县大力推动农村城镇化发展,但是农村人居环境仍然面临很多问题。一是人畜饮水困难和不安全问题仍然存在。据相关部门统计,目前全县仍有277个村162672人、55600头大牲畜存在人畜饮水困难。二是行路难问题仍然存在。全县目前仍有183个村不通油路(水泥路),这不仅造成出行难,更给污染物处理带来不便。三是居住条件差问题仍然存在,尤其是厕所改造欠账多。民居建设缺少统一规划,建筑质量差,农村危旧房率还很高,农村脏、乱、差现象没有得到根治。四是文化教育卫生滞后问题仍然存在。农民文化生活单调,就医难、就医条件差,教育水平低。

  与问题相对应的就是农民所需。饮水安全、交通行路、环境卫生、文化生活等方面的综合进步将有效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水平,极大改善农民的居住感受。为了满足农民的需求,就需要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在工作重心上有所倾斜,在财政支持上有所投入,在体制机制上有所创新,全方位努力,做到民有所呼,政有所应。

  蔚县做法与工作重点

  蔚县确立了以建设美丽宜居村庄为目标,以厕所改造、垃圾治理、污水治理、清洁供暖和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档升级,以切实改善村容村貌,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充分展示冬奥会承办城市的良好形象。

  2018年,蔚县发布了《蔚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0年)》,通过实施该行动,计划用三年左右的时间推动全县农村基础设施水平得到明显提高,推动农村环境监督与管理体制机制得到进一步完善。

  通过了解,蔚县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重点抓“三清一改”。清理农村生活垃圾:清理村庄农户房前屋后和村巷道柴草杂物、积存垃圾、塑料袋等白色垃圾、河岸垃圾、沿村公路和村道沿线散落垃圾等,解决生活垃圾乱堆乱放污染问题。清理村内塘沟:推动农户节约用水,引导农户规范排放生活污水,宣传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常识,提高生活污水综合利用和处理能力,以房前屋后河塘沟渠、排水沟等为重点,清理水域漂浮物,有条件的地方实施清淤疏浚,采取综合措施恢复水生态,逐步消除农村黑臭水体。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清理随意丢弃的病死畜禽尸体、农业投入品包装物、废旧农膜等农业生产废弃物,严格按照规定处置,积极推进资源化利用,规范村庄畜禽散养行为,减少养殖粪污影响村庄环境。改变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不良习惯:加强健康教育工作,提高村民清洁卫生意识,引导群众自觉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源头减少垃圾乱丢乱扔、柴草乱堆乱积、农机具乱停乱放、污水乱泼乱倒、墙壁乱涂乱画、“小广告”乱贴乱写、畜禽乱撒乱跑、粪污随地排放等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现象和不文明行为。

  综合来看,结合蔚县具体情况和农民需求,笔者认为农村人居环境和基础设施的改善需要在以下几方面着重发力:农村厕所改造需要深入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以保障环境、气味方面得到改善;农村居民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保护需要加强,以推动污染防治取得成效;农村硬化、亮化、绿化、美化需要全面提升,以促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此外农村环境监管能力和农民群众环保意识需要进一步增强,以保障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

  思路及建议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进展不平衡、内生动力激发不够、长效机制尚未形成、资金投入缺口较大等困难和问题。所以,在工作安排和推进节奏上,或许可以按照农民需要的迫切程度和事情的轻重缓急,各有所兼顾。

  兼顾“远”与“近”。近期工作重点与长远规划发展相结合,正如中央出台的政策所指,乡村可依据村情特色,因地制宜、分类实施,立足本地实际合理设定行动目标,科学确定重点任务,不搞“一刀切”。兼顾“小”与“大”。县乡道路两侧环境整治与蔚县大环境治理可以相结合,面对缺资金缺项目的情况,全县统筹有所倾斜,将小路小片的整治工作纳入交通、环境等部门的大工作,将会事半功倍。兼顾“新”与“旧”。美化村容村貌需要适当考虑当地风俗文化与传统传承,环境改善避免大拆大建,留住农村的风土味道是更科学的方法。兼顾“富”与“美”。农村环境改善与发展农业产业可以相结合,既要让农民富起来,又要使农村环境美起来。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广大农民根本福祉,事关农村社会文明和谐,是件利国利民的长期工程,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目前,全国都在学习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经验,可考虑从农民自己动手能干、易实施、易见效的村庄环境卫生问题入手,坚持少花钱或花小钱办大事、办好事,先初步达到干净、整洁、有序的标准。在此基础上,再稳扎稳打、渐次推进更大规模更高标准的村庄环境整治。

  二是建立公开监督机制。农村环境改善需要让农民满意,所以地方政府可设立公开电话或投诉信箱等,接受群众咨询、举报,建立群众事群众干、群众参与、群众监督的机制,对反映的问题及时进行核查和回应,积极采纳群众的建议。

  三是多方力量参与。尽管建设主体是村庄,主人是村民,但农村环境改善需要政府、社会的大力支持,创新投融资机制,争取更多力量共同帮助农民进行建设,是重要一环。

  四是构建长效机制。农村环境改善是一件长期工作,需要久久为功,所以各地应建立健全村庄公共环境保洁制度,推动形成民建、民管、民享的长效机制。尤其是要完善村规民约,明确村民维护村庄环境的责任和义务,切实增强农民群众自觉性主动性,坚持环境整改与转变观念相结合,加强宣传教育,改变传统不良生活习惯,培养农民群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培养其良好卫生意识和文明生活习惯,确保村庄常年保持干净、整洁、有序。

  (作者单位:天津第一百零二中学)

  ​

责任编辑:张璟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