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乡村治理带动垃圾治理
时间: 来源:农村经营管理-中国农村网 作者:陈娜 字号:【

  孟冬时节,车盘着山里的柏油路婉转前行,不远处可以看到犹如木版画一般的梯田上长着的圆白菜从小小的一点逐渐变得清晰。苜蓿村位于河北省蔚县南部大山深处,距离草沟堡乡政府35公里。

  从关心村民生活入手 助力村党组织“强筋健骨”

  石山石景石头墙,是这个小山村给记者的第一印象。沿着石头墙,记者敲开了一户农家敞开的大门。头蒙粉头巾,身穿暗红棉袄的张风英热情地招呼记者“屋里坐坐”。讲起一年来村里的变化,她神采奕奕,没想到她今年已74岁。

  河北省蔚县草沟堡乡土地贫瘠,沙石含量高,缺水严重。如今种在山上梯田的农作物仍是靠天吃饭,由于海拔较高,不管种什么,都是一季。张风英说,缺水让大家对水格外珍惜,洗脸洗衣都省着用,更别提洗澡了。随着脱贫攻坚的逐步推进,村里都通了自来水,蔚县从“洗手洗脸”工程开始,改变“穷将就”思想,引导贫困老人洗手洗脸、洗衣、理发。

  在推进过程中,苜蓿村还新建起“孝心浴室”,免费对老人开放,年轻人要洗必须陪老人来洗才可,感动了村里很多老人。村党支部书记刘英说:“建孝心浴室,一方面是帮助老人改变习惯,一方面是想把敬老孝老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传递下去。”没想到,村“两委”班子借此赢得了大家伙的心。

  孝善养老金制度是苜蓿村办的另一件实事儿。村里年轻人大都在外打工,按期给赡养费。村子离县城远,子女寄来的钱,取一次不容易。为此,村里专门规定,子女把养老金交到村里的统一账户,每个月最低100,最多300,村里补贴20%发放到户。如此一来,村党支部不仅成了联结村里老人和外面子女的纽带,也对全体子女形成了一道无形约束,孝顺的家风让乡风更美、民风更纯。

  从改变村里环境起步 打通内生动力的“任督二脉”

  沿着斜坡走上山路,一席木头搭建的平台正是远眺的好地。很难想象一年前,这里还是堆积了几十年的垃圾。

  今年年初,苜蓿村被定为全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试点村。“刚开始感觉压力很大,老百姓堆了几十年的垃圾,整个山坡都是,处理起来太难了”,刘英介绍说。

  在扶贫驻村工作队、包村干部的引导下,村里逐步逐渐摸索出一套“干部+党员+村民代表+全体村民”四级联动工作模式。从干部开始,从党员开始,模范带头,挨家挨户做工作,大家伙儿很快都行动起来了,前后只用了4个月时间就让村里面貌彻底改变。

  “咱们没有钱去买石头,有力气去搬石头。”村民都这样说。40多顿垃圾,老百姓一车一车拖到指定垃圾处理站;石头石景用的1500多方石土,老百姓上山捡回来的;几乎所有木材,都是老百姓自发捐出来。

  村里将30多年垃圾清理后用石块垒砌石头护坡,在护坡的空当处种植景观树,同时对残墙断壁进行景观处理,既挡住了山坡碎石又美化了村庄,也吸引了进山的游客。

  村里的老人闫祥说:“有党的政策,有干部带动,我们就愿意出力。”一位患癌症的村民,拖着虚弱的身体坚持干活,干部劝也不回去。资格最老的党员刘成所今年已经92岁,仍拄着拐杖干活,他回忆道,“齐心的干劲儿让他想起了抗日战争时期。”

  如今,村里划分了卫生责任区,统一设置垃圾箱,每家用3个箩筐分类处理垃圾,省钱又实用。苜蓿村还开展了最美家庭、最美婆媳、最美导游等评选,组织村民学唱村歌《苜蓿,我深爱的故乡》。

  其实,苜蓿村周边的好多村都整体搬迁了,贫困户也大都搬走了,现在村里只有120户。如何挖掘内生动力,形成更有效地治理方式,苜蓿村仍在探索的路上。记者离开时,太阳将要落下,对面的山只剩一截光亮,却映照着天色蓝得更加深沉。

责任编辑:朱梓荥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