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城探索“115”乡村治理新模式
时间: 来源:农村经营管理-中国农村网 作者:徐 刚 字号:【

  走进江西省丰城市小港镇八都村张家村,只见路面干净整洁,房屋整齐有致,家家户户门前围墙用老砖老瓦、鹅卵石铺贴得古色古香,“垃圾可变宝,分类更环保”“文明是一盏灯”等一行行标语让人如沐春风,村史馆里《百忍歌》及传统农具引人驻足深思……

  这得益于丰城市近年来大力实施的以党建为引领的“115” 村级综合治理工程,即1个党群服务中心、1系列村级文化建设和农民讲师团、金牌调解室、村民理事会、阳光党务村务窗、群众微心愿5个服务平台,探索出了一条乡村治理新路子,让农村走向“强而美”。

  建强村级组织“主心骨”

  “党员干部就要做给百姓看,带着百姓干。”2017年9月,小港镇沙埂村率先开展以一户一宅为基本要求的秀美乡村建设,村支书周浩然第一个签字拆除自家200多平方米的老宅,并带领党支部先后召开500人以上的村民大会4次,顺利清拆了400多栋破旧老宅。两年来,村里乱搭乱建、道路狭窄等问题已得到解决,还沿村新建了十公里的环村路,昔日大操大办的红白喜事也不再盲目攀比,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沙埂村的变化很说明问题,秀美乡村建设和村级治理,党支部的作用非常关键,特别是村支书。”小港镇党委委员罗剑斌说。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丰城市把加强村级班子建设、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作为村级治理的第一抓手,创新“群众推、乡把关、掺沙子(进村班子锻炼)、扶上马”的选人四步骤,在制度上“扎笼子”、经济上“增票子”、比拼上“争面子”、问责上“打板子”,打造村级干部“铁军”。

  同时,依托村级活动场所建设党群服务中心,配设相关功能站室,将党群服务中心建成为党组织活动中心、村级办公议事中心、便民服务中心和文化娱乐中心,打造关怀党员、服务群众的“党群之家”。目前,全市已建成规范化党群服务中心362个。

  如今,“党建+”已成了丰城各地乡村抓治理、促发展、惠民生的重要路径。“党建+颐享家园”模式,开办“幸福食堂”,农村老人每月只需交两三百元即可享受一日三餐的贴心服务,已建成“幸福食堂”43个,惠及老人719人。丽村镇打造“党建+红心绿海”,“红心”代表党支部,“绿海”代表高产油茶,通过村党组织引导、党员示范,种植高产油茶基地2.1万余亩,15个村年集体收入在5万元以上。董家镇打造“党建+红色合伙人”,挑选4名党员为首批“红色合伙人”,共建产业扶贫基地5个,帮助85户贫困户享受投资入股分红百万元。

  奏响乡村文化“大合唱”

  “家训传承邻里和,人才辈出众人贺。源头活水村旁过,家训传承邻里和。小康路上乡村游,父老乡亲唱村歌……”每当夜幕降临,丽村镇漆家村村民便像潮水般涌入“源头活水”文化活动中心,他们唱着村歌,跳着广场舞,热闹非凡。

  这是丰城市近年来开展乡村文化建设的一个缩影。该市把文化建设作为村级治理的关键一环,提出有村规民约、有广播村村响、有文化礼堂、有村史、有家风家训、有红白喜事操办标准、有身边好人、有村歌“八有”建设要求,打造村歌、村史馆、村礼堂等品牌,用文化凝聚老百姓的“精气神”。

  创作特色村歌,唱响幸福生活。以本土本色、文明新风为主题,在全市604个村(居、社区)开展“村村谱写村歌、人人唱响村歌”倡议活动,聘请专业人员进村采风创作,安排教歌员下乡教唱,全市已创作传唱村歌270首,“村村写村歌,人人唱村歌”已成为丰城市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创建村史馆,留住美丽乡愁。以村落文化为主题,大力建设各村村史馆,摆入古老农具等实物,让村民了解村庄的沧桑过去,增添建设美好家乡的信心。全市已建成村史馆61个,其中白马寨、厚板塘等4个村列为省扶持建设的村史馆。

  建设文化礼堂,打造精神家园。实施农村祠堂改造升级工程,把传统的宗族祠堂建成文化礼堂,做到“六进礼堂”,即把党的政策法规张贴进礼堂,把美丽乡村发展规划放进礼堂,把村里重要工作和重大活动放进礼堂,把好人好事、新风新貌做成宣传板摆进礼堂,把历史名人、现代人士画像和先进事迹张挂进礼堂,甚至把坏人坏事等反面典型也写进礼堂,让村民们学习和讨论。共改建文化礼堂126座,修补古旧戏台62座,全市有各类村级文化团体2400多支,参与活动人员达10万余人。

  在建设各种文化设施的同时,丰城也通过“丰城好人”“最美家庭”“最美婆媳”“五星创评”等评议评比活动,引导农民求上进争荣誉,提升农村文化和治理。

  “村里现在有文化广场、文化礼堂,也有村史馆,还会定期举办唱歌、跳舞、唱戏等文化活动和文明评比,唱歌跳舞的人越来越多了,聚众打牌的少了,比票子的少了,比里子的多了,老百姓之间纠纷变少了,关系更加亲密了。”拖船镇塘圩村委会主任徐解元告诉记者。

  搭建自治服务大平台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张家村人,能够参与村里的事,让村里的环境更美,让老百姓的生活更好,我感到很快乐、很有成就感”。小港镇八都村委会张家村村民张细华常年从事建筑行业,2017年村里开始秀美乡村建设时担任村民理事会会长。他不仅多次自费赶赴外地劝说在外务工经商的村民拆除老旧危房,还为村里安置房建设、老年活动中心、幸福食堂垫资捐款近300万元。

  理事会如今已是丰城市推进乡村治理、建设秀美乡村的得力助手。湖塘乡六坊村委会富塘村村民理事会成员李荣生率先拆除不符合一户一宅要求的80平方米附属房,带动这个90户476人的自然村拆除正房6幢、附房54处。小港镇沙埂村成立46人组成的村民理事会,制定村规民约,约定婚丧嫁娶酒席标准、彩礼随礼最高标准,严刹奢侈浪费之风,每年可节约1500万元。

  如何延伸基层党组织的辐射力、组织力?如何调动群众参与积极性以提高治理效能?丰城市在构建“115” 村级综合治理工程中,积极搭建五大服务平台:组建农民讲师团,用朴实无华的群众语言,传播党和国家好声音、讲评百姓身边好人好事等;在每个村创立金牌调解室,做到“大事不出镇,小事不出村、矛盾不过夜”;设立村民理事会,引导村民对公益事业建设进行民主协商;开设阳光党务村务窗,全面实行党务、村务、财务“三公开”;开展“点亮群众微心愿”活动,设立“微心愿”墙,及时主动解决群众所急所需所盼所想。

  一个个平台的建立,既为农村各界贤达搭建了参与乡村事务管理的平台,也有效解决了服务农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80岁的李冬剑是一名退休老干部,退休后回到石江乡上舍村承包200余亩荒山种植药材黄栀子。2016年11月,听说乡里要组建农民讲师团,李冬剑第一个主动请缨担任讲师,至今已巡回宣讲上百场次,听众超1万多人次。“希望用自己的退休时间来为乡里村里所做的点滴事,感染更多身边人爱家乡爱生活;用自己所学种植技术带领更多人打造金山银山,帮助更多人早日致富。” 老人话语里透着诚恳与希望。

  “村里这两年变化真大,环境卫生变好了,各种活动多了,村务公开透明了,有事大家一起商量,最开心的是我们老人到村里吃饭每月只需要200多块钱,这日子真是越来越幸福了。”湖塘乡六坊村富塘组村民皮华莲道出了农民的心声。

  田畴织锦绣,沃野好风光。有着100万农村人口、享有“赣中粮仓”美誉的丰城,正以“115”村级治理新模式,让乡村大地呈现出生态宜居、治理有效、乡风文明的新景象。

责任编辑:朱梓荥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