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社会化服务迸发新动能——2019年中国农业服务业发展论坛综述
时间: 来源:农村经营管理-中国农村网 作者:徐 刚 付 姓 字号:【

  阳光普照,绿意盎然,初冬的赣鄱大地并无一丝寒意。11月15日,来自全国各地农业农村部门的有关负责同志、科研院所专家及服务组织代表等300余人在江西南昌汇聚一堂,共商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大计。在解读相关政策、研讨热点问题、发布典型案例、交流先进经验、总结服务模式的过程中,论坛取得了良好效果,营造了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转型升级、培育壮大农业服务产业的良好氛围。

  农业社会化服务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

  “我认为,农业社会化服务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发展机遇期,我们应该抓住这个机遇大力发展,增强运用现有技术装备的成果,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农业农村部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司司长张天佐围绕“农业社会化服务是现代农业的大产业”作了主旨报告。

  张天佐认为,农业现代化的核心是生产过程中的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和集约化。就我国大国小农的基本国情而言,大规模经营土地不现实,而且即便土地集中后经营的风险也随之增加。要实现“四化”,一个可行的路径就是要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通过服务组织把先进品种、技术、装备、组织形式和人才资金等现代要素导入农业,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结合。因此,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是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还是顺应现代农业发展规律的客观必然。

  对此,江西省农业农村厅党委委员、副厅长刘伟深表赞同,“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是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有效路径,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征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国农民人口众多、文化程度有限,各省农户平均占地规模差距又比较大。“普通的农民来搞现代农业,如果没有现代服务组织的协助,我相信他们是做不到的。”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理事长柯炳生表示,从传统农业发展到现代农业需要创新,其中最关键的就是科技创新。

  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春江以发达国家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发展现状为例,论证了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性。他指出,美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由多层次构成,以1%农业人口养活了全国,而且还是粮食净出口国;日本农业协会是提供农业社会服务体系的主体力量,99%的农户都加入了农协,为农业生产全方位服务和“第六产业”带来巨大能量;德国社会化服务形式分为地区性、专业性、全国性合作社联盟,“数字化”生产为德国农业带来强劲动力。

  要素集聚、主体多元、联农带农的现代农业大产业初具成形

  一方面农村劳动力短缺、老龄化,农民干不动、干不了、不想干,而另一方面农业社会化服务省工、省力、省钱,市场需求日益显现。在初具规模的设施装备、服务主体、技术力量等支撑下,近年来,各地农业服务业发展迅猛,多元化服务组织蓬勃兴起,服务领域覆盖农林牧渔等多个产业。据农业农村部统计,截至2018年底,全国服务企业、农民合作社、集体经济组织、农业企业等多元化服务主体达37万个,农业生产托管面积达13.84亿亩次,服务小农户4194.37万户,占全国农业种植户的1/5。

  在实践探索中,各地还涌现出了多种有效服务模式。赵春江总结概括出了几大类型。一种方式是按照参与主体划分,可分为合作社(大户、家庭农场)+农户、合作社+服务站+农户、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等四种模式;另外一种方式是按照服务方式划分,可分为托管服务式、订单服务式、平台服务式、站点服务式、股份合作式,代耕代种式等六种模式。

  在这些服务组织和服务模式中,不乏优秀的成功案例。为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司在广泛征集的基础上,还推出了20个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典型案例,并选择了五个典型案例的代表,在论坛介绍经验做法。

  “江西绿能模式”主要包括以全托管、半托管模式服务小农户家庭经营,以推广社会化服务方式实现村企合作经营,以整村整组流转做大企业规模自营等三种经营服务方式。黑龙江省龙江县超越合作社为玉米种植提供“耕、种、管、收、售”全程托管服务,突出技术引导和科技支撑,并引入保险公司共担风险,2018年,合作社赢利410万元,农民增收4920万元,实现了互惠共赢。山东省金丰公社农业服务有限公司则汇聚种植业产业链上的全球资源,通过平台打造和整合,让优质资源为农民提供农资农机、金融、全托管、农产品销售等全方位农业服务,目前每亩地能为农民增收200元左右。湖南省隆平现代农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在黄淮海、湖北、湖南、江西等粮食主产区设立30个隆平粮社和粮食产后服务中心,提供品种筛选、插秧、统防统治、收获、秸秆离田等服务,共生产品质原粮30余万吨。在全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甘肃省,谷丰源农化科技有限公司围绕当地小农户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通过技术集成全程制种玉米解决方案,开展以农业托管为主要形式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使得每亩土地的用水量、化肥施入量、农药用量大幅下降,推动了种业绿色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在推进农业生产托管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的过程中,政府如何发挥作用?山西省农业农村厅合作经济处副处长敖军分享了他们的创新做法。山西制定颁布了《农业生产托管服务规范》地方标准,全省27个粮食主产县完成试点面积122万亩,农民亩均增收350元以上、服务组织年收入增加20%以上。他认为,建章立制、宣传培训、典型引领是工作推进中的三大法宝。

  未来要资源共享融合发展

  对于下一步如何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与会专家领导也分别从技术、信息化、发展方向等层面进行了重点阐述。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要成为推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引擎,同时自身也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姜长云认为,今后要注重分层发展分类发展,加强优势互补和网络联动,引导服务业规范化标准化品牌化建设。

  赵春江认为信息化技术能支持农业社会化服务高效发展。当前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标准规范统一、资源丰富、服务渠道便捷畅通的信息化系统。因此他们建立了中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搭建生产、服务主体和政府之间对接、交易和监管环境,以期解决生产主体“找服务难、服务成本高、服务质量保证难”难题,解决服务主体“服务资源利用不均衡、服务链条无法有效衔接”难题,并面向农业社会化服务管理部门提供名录库审核认证和管理服务。

  以农业生产托管为主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对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具有重要意义,今后如何发展,美来众联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董事刘石指出,应该要认清,探索适度规模和农机配置是生产托管的核心,要以农户增值为导向,发展“全产业链服务”,导入农业金融与数据,形成产业链闭环,同时还要注意聚合农村各类“能人”,保障落地成功。

  农业社会化服务要持续健康发展,把握好正确的方向至关重要。张天佐指出,有三个方向需要坚持。一是要坚持市场化导向,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着力解决农业生产和农民群众最迫切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服务问题。二是推进资源共享。用共享的理念、创新的机制,最大限度地盘活现有资源要素。三是促进多元服务主体融合发展。

责任编辑:朱梓荥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举报电话: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举报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