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农村“三变”改革四模式
时间: 来源:农村经营管理-中国农村网 作者:凌跃进 字号:【

  “村集体+龙头企业+农户”,跨村入股合作,建厂房和店面出租……近年来,在深入推进农村“三变”改革过程中,安徽省宣城市坚持“因村施策”,探索多种模式,盘活资源资产,力促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农村“三变”改革正在皖南大地上方兴未艾。

  截至今年7月底,宣城市824个村中已有280个村开展了“三变”改革,实施产业项目362个,村集体投入资金1.36亿元、土地山场等资源6895亩、房屋等经营性资产1.26万平方米;入股农户32221户,投入资金560万元、土地12029亩;财政资金及形成的经营性资产投入7229万元。“三变”的成效也很喜人:280个村通过改革获得收益,实现村集体入股收益2948万元,农户入股收益590万元。

  盘活资源+休闲农业

  路西村位于旌德县西北部,距县城20公里,下辖14个村民组,451户1582人,风景秀丽,旅游资源丰富,是2017年安徽省13个“三变”改革试点村之一。路西村通过盘活美丽乡村建设、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成果和集体茶场等资源,创建3A级景区,发展休闲旅游;通过“公司+协会+农户”,带动农家乐、农家客栈等民宿经济,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增加了农民收入。村集体收入由2014年的3.8万元,发展到2017年的24.45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92元,比上年增长25.78%。

  盘活集体资源,实现资源变资产。一是以集体资源为注册资本,实现资产变资本。在清产核资的基础上,路西村将集体所有的林场、水库等资源,经过评估后,通过先分后统(即先折股量化,再以股权出资),作为集体经济公司的注册资本,实现资源变资产。二是规范发包程序,提高资源收益。空中茶园原是上世纪60年代末建的老茶园,交通不便,附属茶房年久失修,已经废弃。以前发包每年收益仅3万元。该村整合了扶持集体经济发展基金、茶叶产业项目资金,将茶房修葺一新,新建了1公里的沥青道路,老茶园焕发了勃勃生机,通过公开招标,茶园发包每年收益10万元,园中茶房租赁收益每年3万元。三是创新委托运营,“变”出资源新效益。以空中茶园为核心,路西村将价值512万元的资产整体打包,用于旅游开发,建成了3A级景区,委托企业运营,除前述的13万元外,每年还有10万元保底收入及门票分成,实现了“看看也收钱”的新业态。

  用活项目资金,实现资金变股金。一是整合财政涉农项目资金。路西村整合了2016年30万元的县扶持集体经济发展基金和181万元的现代农业茶产业项目资金以及2017年120万元财政综改资金量化为集体股金,用于景区基础设施建设。2017年,路西村还将投入到试点村的农村综改项目资金、县扶持集体经济发展基金量化为村集体股金后,投入到全域旅游项目中,实现按股分红。二是财政投入的经营性资产量化。经过核算,2012年以来,各级财政投入到路西村用于美丽乡村建设、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资金累计628.5万元,集体资产确权到户和股份合作制改革后,这些项目资金投入形成的资产被纳入集体经济公司总资产并折股量化给村民,产生的效益成为村集体和所有村民的收入。

  激发内生动力,实现农民变股东。一是通过股改赋予农民各项权能。股改后,路西村清产核资结果为2574万元,界定了1568名成员,设置了1568股人口股,每股折价1.64万元,463户农民全部领到了股权证,2017年实现分红4.07万元(每股分红26元)。二是发展土地股份合作。引导229户村民以农地经营权入股田园牧歌水稻种植合作社,每亩土地折合一股,共计636股,农户按照每股“保底分红400元+按股分红”方式分红,2017年,每股除400元保底收益外,还实现了150元的分红。三是带动民宿经济。路西村通过“公司+协会+农民”发展了36家农家乐、11户农家客栈,统一运营,2017年营业额达120余万元,户均增收3万元。由11家民宿、22家餐饮点发起成立了路西民宿餐饮公司,2017年首次实现净收入77万元(其中民宿每户实现均收3万元,餐饮点每户实现均收2万元)。

  “借鸡生蛋”+跨村合作

  宣州区养贤乡山河村位于水阳江畔,属专业渔民村。下辖4个村民组,328人,村民收入主要以天然捕捞和水产养殖为主,2014年被列为全区13个贫困村之一。

  建设水产养殖基地,发包创收。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而对于山河村来说,既没有地理优势,更没有资源优势,集体经济如何发展?该村另辟蹊径,想出了“借鸡生蛋”的点子,利用扶贫项目资金入股属于养贤乡管理的“五一场”水面改造,建设生态青虾养殖基地。该基地分两期共完成总投资101万元的188亩生态青虾池改造升级。改造后,村里通过公开挂网拍卖5年经营权的方式,与宣城市阳江生态渔业发展有限公司达成合作意向,山河村每年获保底分红10万元。

  建光伏发电站,稳定收入。该村还利用扶贫资金建设光伏发电站。利用养贤乡政府办公楼顶空间,建成装机容量60千瓦光伏发电站项目,2017年6月1日并网发电,预计年净收益6万元。同时,利用乡敬老院楼顶可用空间,计划新建300千瓦光伏发电项目,分三期实施。2017年12月21日,一期100千瓦光伏发电站顺利并网。三期光伏发电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每年可增加村集体收入30万元。

  跨村建基地,滚动发展。该村还采取跨村联合模式,利用区农委农业产业化项目资金和社会帮扶资金53万元,在邻近的宝圩村流转土地133.27亩,改建标准化生态青虾养殖基地,现已通过区农村产权交易平台进行出租,年净收益约8万元。2017年山河村集体经济收入达24.2万元,实现了贫困村出列目标。

  厂房出租+服务创收

  敬亭山街道巷口桥村位于宣城市区北郊,现有13个村民组,人口1583人。该村原有土地总面积8539.3亩,截至2015年底,全村被征收土地6848.3亩。巷口桥村通过盘活集体土地征收补偿资金,依托开发区平台和周边企业资源,建设标准化厂房主营厂房租赁业务,集体资产得到保值增值;依托开发区发展物业经济,提供村民就业机会;通过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享受到了集体经济发展的红利,增加了财产性收入。2016年全年实现营收达170万元。2017年4月,巷口桥村进行了改革后的第一次分红,每股分红4元,总额为80万元,最高一户分红达3916元。2017年巷口桥村年收入实现新的跨越,全年总收入达到290万元。2018年4月,巷口桥村第二次分红,分红总额提升到100万元,每股分红5元,最高一户分红达4895元。

  建标准厂房,出租营收。2006年,巷口桥村成立宣城市鸿安劳务公司,以劳务中介为主营业务,为村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同时也有效缓解了周边重点企业的用工难题。随着企业技术改造,用工需求逐渐减少,村“两委”班子及时转变经营思路。2008年,成立村集体企业宣城市新农发投资有限公司,通过“招拍挂”取得50亩工业用地使用权,建设标准化厂房主营厂房租赁业务。分别于2009年投入50万元用于土地平整,2010年投资230万元建设3488方平方米标准化厂房2栋,2011年投资175万元建设2538平方米研发楼,2012年和2014年共投资750万元建设4538平方米和6788平方米标准化车间2栋,并随着工程推进又分批次投入107万元建设配电、围墙、门卫室和厂区道路等附属设施。2014年,公司与宣城市千川建材有限公司签订了一份为期10年价格随市场行情浮动的合同,目前年租赁收入超过132万元。

  成立物业公司,增加收入。2017年该村成立了物业公司,服务社区及开发区企业,物业公司目前年收入达30万元。2018年该村又抓住机遇积极拓展经济发展新思路,依托高新区众多小型市政等工程建设,于3月14日正式成立宣城市巷口桥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新的建设公司致力于服务高新区周边企业小型市政等附属工程的投标建设,目前正处于完善自身资质,确立服务工作流程阶段。

  合作加盟+自主经营

  宣州区澄江街道办事处花园村在全省率先开展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率先实行村集体资产自主经营、率先拿到合作社工商营业执照,被誉为“安徽股改第一村”。近年来,花园村坚持不懈抓“股改”促“三变”,村集体经济实力实现大幅增长,农民财产性收入得到普遍增加,有效激发了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2017年该村集体经济收入由2013年“股改”之初的10.5万元增加到903万元,增长近90倍;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 2013年的 5245元增加到19459元,增长近3.7倍。

  明晰产权,村民成为集体资产“主人”。花园村是个典型的城中村,下辖6个村民组,现户籍人口1814人 (本村村民1251人),地域面积2.39平方公里。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快速扩张,全村4000余亩土地相继被征用,村集体账面留存1400万元集体资金。与此同时,因为征迁全村95%以上的村民成为上班无岗、就业无技、种田无地的“三无”农民。如何用好、管好这笔巨额村集体资产,并确保使之保值、增值?花园村把推进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作为破解这一难题的“金钥匙”。全村集体资产为1973.68万元,按照每股100元划分为197368股,设了集体股、农龄股和人口股,分别占23%、52%、25%。其中集体股作为村委会日常和公益性支出依据,农龄股和人口股作为收益分红依据。依据股份设置条件,享受农龄股与人口股的总股民为1153人,其中970人既享受农龄股又享受人口股,183人只享受人口股。

  创新模式,“一企一策”实现自主经营。确立股权是基础,发展经济是目的。2013年5月23日,花园村召开了股份经济合作社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全体股东代表大会,选举产生5人组成的第一届董事会和3人组成的监事会,选举花园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李开富为董事长。同年10月25日,注册了“花园村股份经济合作社”,领取合作社营业执照,取得法人资格。 2014年5月,注册成立了“安徽花园实业股份有限公司”,采取“一企一策”模式,在全省率先开展自主经营,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一是采取公司加盟模式。争取市政府划拨土地11亩,自筹资金4000万元,建成总面积20861平方米的花园村为民服务中心暨经济发展用房项目,与广东深圳维也纳集团合作,采取公司加盟管理方式,开办维也纳国际酒店花园店(商务宾馆),现已成为安徽旗舰店。自2015年10月1日开业以来,平均入住率达98.3%以上,实现营收3109万元。

  二是采取众筹+合伙人模式。通过先众筹后与合伙人合作方式,与宣城市众轩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同经营众轩花园酒店,兴办大型餐饮服务业,建成了营业面积5600平方米、可容纳100余桌的金色宴会大厅。自2016年8月18日开业以来,实现营收2273万元。

  三是采取委托管理模式。通过签订委托管理协议,将3170平方米的花园村失地农民就业服务中心项目打造成幸福老年公寓,成为安徽省首家村办老年公寓和全省首批养老服务质量达标企业,现入居老人131位。自2014年11月11日正式投用以来,实现营收842万元。2018年5月21日,宣城市花园农产品配送中心项目正式投入运营,该项目主要以向食堂、饭店等提供一站式的采购配送,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便捷服务,系统保障食品安全。目前,共有10余家单位与该配送中心签订了合作协议,在带动村民就业的同时,也为公司培育了新的利润增长点,预计年营业收入可达500万元。

  (作者单位:安徽省宣城市农业委员会)

责任编辑:郭媛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