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产权制度改革如何推进——从陕西榆林三村实例看改革路径方法
时间: 来源:农村经营管理-中国农村网 作者:余 葵 赵博雄 谢 希 字号:【

  谈及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不少人认为这是经济发达地区的“专利”,也往往联想到先行一步的“珠三角”“长三角”沿海地区及“京津冀”等大中城市城乡结合部的“城中村”“城郊村”。其实不然,在西部一些欠发达地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也正呈星火燎原之势蔓延开来。不久前,调研组赴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横山区、靖边县,实地走访了多家股份经济合作社、农业企业,详细了解当地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情况。通过与赵家茆村、马季沟村、高圪垯村的村干部、农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等座谈交流,调研组感觉到西部地区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有需求、有意愿、有动力,当地干部、农民群众自发搞改革,取得了良好效果,积累了不少经验,值得研究推广。

  一、西部地区产权改革——着重打好“土地牌”

  (一)主要做法。榆阳区赵家茆村地处丘陵沟壑区,有4个村民小组、243户、630人,耕地5300亩,人均8.4亩。看似人均土地较多,但种植玉米、小杂粮、马铃薯等传统作物效益低下。更重要的是,当地土地细碎化现象非常严重,全村四分之三的青壮年外出务工,耕地荒芜现象十分突出。2013年,村里争取到京津风沙源二期治理移民搬迁项目,进行土地整理解决细碎化问题,集中起来统一规划发展现代农业,并推进以土地股份合作为主要形式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整合原有村级公司、合作社成立了股份经济合作社。2014年,赵家峁村被确定为陕西省首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在平整后的土地上集中发展设施果蔬、葡萄、山地苹果等现代农业,规划建设了现代养殖小区和葡萄酒加工基地,并成立了乡村旅游公司发展第三产业。

  靖边县马季沟村地处靖边县北部风沙水滩区,有7个村小组、265户、1156人,耕地10497亩、林地29500亩。村内耕地、林地、荒地交织,不少村民还自发开荒占地,突破了二轮承包时的比例和范围,地块不明、四至不清、土地细碎化现象非常严重,村民劳作极为不便。2013年底,白家沟村小组实施土地开发项目,村民白生富由于耕作不便等原因主动将承包的林地、荒地200多亩交回村民小组,由集体统一经营,由此带动本村民小组召开村民大会,一致同意将全组所有耕地、林地、荒地集中起来统一经营,所得收益由集体按每户入股的土地份额进行分配。实践证明土地股份合作成效明显,其他6个村民小组争相效仿,目前全村所有耕地、林地等资源资产都集中起来统一经营,实现了土地的规模化耕作,提升了生产效率,解放了原本劳动繁重的村民。

  (二)随想与建议。一般认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或城市周边集体经营性资产较多的村镇开展,特别是城中村、城郊村和经济发达村。这些地方改革需求大、动力足,群众也有积极性。相比之下,中西部贫困地区的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很少,不少还是“空壳村”,缺乏开展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需求和动力。此次调研发现,西部地区同样需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且在某些方面比东部发达地区更紧要更迫切。由于西部地区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不多,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往往在土地资源上下功夫,“打土地牌”是改革的主要方向和优势所在。盘活集体资产,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整合土地资源大有可为。在全国范围内着力推进经营性资产确权到户和股份合作制改革基础上,西部地区应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土地资源优势做足土地文章,推进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二、股权设置具有包容性——符合地方实际情况

  (一)主要做法。赵家茆村成立了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根据本村实际设置了土地股、人口股、劳动贡献股(劳龄股)、资金股和旧房产(旧窑洞)股5种,分别占比38%、22%、5%、23%和12%。这些种类和比例的设置,经过了半年50多次社员代表大会的充分讨论和博弈,是大家“吵”出来的结果。其中资金股从最初的50%以上一降再降,最终定在23%。旧房产股是在当地干部宣传动员下,为充分利用本村闲置房屋发展乡村旅游项目而专门设置的股份。从两年多改革情况看,利用旧房产为赵家茆村发展乡村旅游增添了当地特色,盘活了资源,注入了活力,给村民带来了不少分红收入。高圪垯村将10万元扶贫资金入股村股份经济合作社,10户贫困户每户股本1万元,参与年底分红,2015年经济合作社销售收入30多万元,贫困户户均分红3000元。

  (二)随想与建议。股权设置是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一环,股权种类和比例的设置关系到成员财权权益。从地方实践看,股权设置一般包括人口股、劳龄股、土地股等,调研发现西部地区在以上三种股权设置基础上,增设了扶贫资金股、旧房产股等具有当地特色的股类。在股权比例的设置上,充分尊重成员意见,民主商议,大家伙儿说了算。股权设置种类多样、比例恰当,能更好地体现各类资产资源的贡献和作用,挖掘内在价值,促进集体资产盘活利用。这也体现了基层群众的创新精神,应予以尊重。

  三、股权管理体现阶段性——尊重改革发展规律

  (一)主要做法。赵家峁村将2015年10月1日定为成员确认截止时点,基准日之后的新增人口不再天然是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只能通过继承和转让按章程获得分红和成员身份。马季沟村的股权管理采取“增人增地、减人减地”动态调整法。每年10月1日调整一次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按人口股享受集体收益分红。据当地干部群众介绍,之所以每年都作调整,是因为土地是当地村民最大的资产,如果采取“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静态管理,会放大土地收益差距,在村民间容易造成贫困分化,而且这也经过了成员集体讨论通过。

  (二)随想与建议。西部地区农村经营性资产少,土地是集体最重要的资产,股权管理在改革不同阶段可有不同方式。一定期限内可允许动态调整,但最终方向还是趋从静态管理,提倡实行不随人口增减变动而调整的方式,提倡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家庭今后的新增人口,通过分享家庭内拥有的集体资产权益的办法,按章程获得集体资产份额和集体成员身份。马季沟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还处在起步阶段,渐进式股权管理模式可以探索。相比之下,赵家峁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比较成熟,选择静态调整模式也是改革探索的结果,由此可见股权管理的阶段性特征。

  四、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村美民富代代相传

  (一)主要做法。改革前,赵家峁村主要以种植小杂粮为主,由于土地细碎,撂荒严重,全村75%的青壮年进城务工,村庄“空壳”、集体“空心”、民居“空巢”现象十分严重。村党支部响应国家京津风沙源治理移民搬迁项目,修建新民居,平整土地5300亩。2016年1月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后,建成40亩果蔬、150亩葡萄、150亩山地苹果、35亩现代养殖小区和300亩葡萄酒加工基地;成立乡村旅游公司发展乡村旅游,打造“杏花溪谷、峁上人家”和“难忘乡愁、老家记忆”两个精品旅游景区,2016年“十一”黄金周游客达5万人次,5天的旅游收入高达13万元;为成员统一兴建标准化别墅住宅区,发展民宿,增加集体收入和成员分红。由此,村民不仅获得集体经营收益分红,还在入股的现代农业园区和乡村旅游景区打工,充分享受改革带来的红利。目前,赵家峁村有200多位村民返乡创业,超过80%的村民在农业园区和乡村旅游景区务工,村人均纯收入由2013年的6600元增长到2016年的1.1万元。马季沟村通过改革将土地平整集中,由股份经济合作社统一发包给农业合作社种植特色马铃薯,生产效益大幅提高,亩均净收益增加1000-2000元。经济合作社将村内的臭水沟统一整治,发包给返乡创业的村民张银春发展乡村旅游和休闲餐饮,2016年收入40万元。

  (二)随想与建议。缺乏经营性资产的普通农村,同样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关键就在于立足当地优势,挖掘土地、文化等资源,用好用活各项惠农政策。同时,集体经济组织的建立健全非常重要,只有组织建起来了,才能发挥好集体经济组织在管理集体资产、开发集体资源、发展集体经济、服务集体成员等方面的功能作用。当地村民说,股份经济合作社的成立,把土地承包经营权变成了“活资产”,等拿到股权证了,就可以享受很多的国家优惠政策,以后发展产业如果资金不足,还可以凭证去做抵押贷款。

  五、集体收益分红——扶贫的关键和致富的希望

  (一)主要做法。改革前,赵家峁村和马季沟村都是西部山区传统农耕的典型代表,一家一户从事农业生产,广种薄收,人口外流严重,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在这些地区,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重要的目的是解决贫困。农民群众对集体收益分红更为关注,对于贫困户来说,分红收入就是维持生计的主要来源。在改革中,结合贫困地区几乎没有外来人口的实际,为使改革惠及更多村民,这两个村的成员身份确认都奉行“宜宽不宜严”的原则。赵家峁村提前半年告知本村过去因贫困到外村入赘的男子,如果愿意回到该村,就可以确认为成员,最终回来9户。马季沟村规定,每年集体净收益75%用于股东分红,提取公积金10%、公益金10%、风险基金5%。同时还探索了分层级分红的模式,即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净收益主要用于村里公益事业开支,组级股份经济合作社的净收益按各组的章程进行分红。截至2016年底,马季沟村累计分红381万元,有265户1238人享受,涉及贫困户14户、48人。赵家峁村贫困户从改革之前的150户减少到5户。

  (二)随想与建议。西部贫困山区扶贫攻坚要取得实效,离不开好的制度安排。改革过程中,农民获得感的最直接体现和标志就是集体收益分红。通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将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既发挥集体优越性,又调动个人积极性,既促进了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又使得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可以持续充分享受集体经济壮大带来的收益分红,保障了农民财产权益,带动了农民脱贫致富。

  六、选好改革带头人——脱贫致富路上的擎旗者

  (一)主要做法。榆阳区是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县之一,区委书记苗丰对此项改革高度重视,关键问题亲自研究,重点环节亲自部署,还与乡镇党委书记和村党支部书记签订了《三级书记抓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承诺书》,在全区形成推动改革的良好格局。赵家峁村的改革工作之所以顺利推进,成效显著,离不开区委主要负责同志的指导和部署。苗丰同志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理解到位,他形象地把赵家峁村改革经验总结为整好一块地(解决土地细碎化问题)、建好一个社(成立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养好两只“鸡”(机械化和新技术)、选好一个人(选好不同层级的带头人)、织就一张网(多种形式发展集体经济),可谓抓住了改革成功的关键。除了区委高度重视外,赵家峁村的改革离不开党支部书记张春平。当选前,他是榆林市的优秀民营企业家;上任后,他和其他村干部一起,积极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在成员身份确认、清产核资、股权设置、股权管理、组织建设等多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同时带领村民积极争取国家政策,平整土地,修建新居,发展现代农业,使得赵家峁村发生了巨变。

  (二)随想与建议。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一项系统性、全局性的改革,各地在开展改革过程中,只有高位推动,主要领导同志亲自抓,各个部门协同作战,才能确保改革政策落实到位。中央文件明确,要建立省级全面负责、县级组织实施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地方各级党委书记要亲自挂帅,承担领导责任。榆阳区和赵家峁村的改革进展顺利,与区委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密不可分。此外,推进改革离不开张春平等有情怀、懂政策、重实干的带头人。

  (作者单位:农业农村部经管司)

责任编辑:程明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