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产业化联合体帮扶低收入村的几种模式
时间: 来源:农村经营管理-中国农村网 作者:王丽红 字号:【

  到2020年实现现行标准下低收入村全部摘帽是北京市的郑重承诺。产业帮扶是北京市实现低收入村造血式“脱低”的重要举措。目前,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是制约北京市低收入村特色产业发展的重要原因。近年来,北京市积极培育和引导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参与低收入村特色产业帮扶,即鼓励以“龙头企业+合作社(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的“渠道优势+组织优势”来带动低收入村特色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企业渠道优势带动低收入村特色产业升级

  2017年北京农投公司通过自身农产品流通渠道优势带动低收入村板栗产业发展,是以渠道优势带动低收入村特色产业升级,培植低收入村产业发展内在动力的良好典范。

  基本情况。北京市2016年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核定为11160元,而怀柔区渤海镇四渡河村低收入农户2016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860元,是典型的山区低收入村。该村产业结构单一,村内有3000亩板栗,但销售渠道不畅。2017年在北京市农研中心的推动下,四渡河村与北京农投公司合作,农投公司按照优质优价收购该村板栗。

  做法及成效。一是推动四渡河村农户按照有机标准种植板栗。年初村委会组织栗农与公司签订种植有机板栗的协议书,要求农户做到不打除草剂、不采青、不使用脱蓬机,实现了以市场需求规范农户生产行为的有效约束。二是为低收入板栗合作社提供短期融资服务。北京农投公司通过下属的农担公司为当地板栗合作社发放了以产品抵押的小额贷款,每期贷款额度为1000万元,有效解决了合作社板栗收购期流动资金紧张问题。北京农投公司还整合了当地冷库资源,将全市板栗产业链连接起来。三是帮助北京板栗产业对接全国采购网络。北京农投公司在怀柔组织召开了全国板栗大会,搭建北京板栗合作社与采购企业沟通交流平台,为低收入村板栗对接渠道搭建了近水楼台。四是优质优价收购板栗带动农户人均增收753元。2017年9月,北京农投公司下属的北京康安农业有限公司按照年初约定,以高出市场价格1元/斤的标准收购农户优质的板栗,共收购四渡河村133户,其中低收入户77户,共计92.5吨板栗,使全村人均增收753元,仅此一项就可以使四渡河村实现“脱低”。

  主要启示。北京板栗主要分布在怀柔、密云、延庆3个区。可以考虑依托北京市农业龙头企业的农产品流通渠道优势,以优质优价收购的方式,带动低收入农户可持续增收,撬动京郊低收入村特色产业发展。2016年怀柔区板栗产量0.94万吨,占全市的37.6 %。怀柔区32个低收入村中有14个村种植板栗,种植面积达到11300余亩,板栗年产量约为800吨,占怀柔区板栗总产量的8.5%。如果北京农业龙头企业以优质优价收购14个低收入村板栗,将带动怀柔区44%的低收入村可持续“脱低”。同样,密云区有16个低收入村种植板栗约30400亩,延庆区有7个低收入村种植板栗5000亩。仅板栗产业可以帮助到3个区的37个低收入村,占全市低收入村总量的15.8%。以此类推,除板栗以外,低收入村比较集中的特色农产品还有核桃、柿子、山杏、苹果等,这些产业都符合北京市绿色发展的方向,也是乡村旅游的特色产业支撑,可借鉴此做法,带动低收入村特色产业绿色发展。

  公益市集助力低收入村手工艺品产业活化

  基本情况。北京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简称北京农联)于2016年9月启动了“北京农联24市集”,组织全市200余家农民专业合作社300余种农产品,直接服务社区居民。

  做法及成效。一是公益市集带动低收入合作社走进城市社区,提升了合作社产品的知名度。北京布韵传奇手工编织专业合作社作为北京发展公平贸易促进低收入农户试点合作社之一参加了公益市集,使山区农户制作的手工艺品不仅走出门头沟区,而且走出北京、面向全国。2017年3—8月,通过公益市集的带动,该合作社获得北京市中央批发市场等城市生活社区和工作社区的支持,走进工作社区宣讲、并定做刺绣产品,带动10个低收入农户人均增收3000元。二是通过进入城市社区,促使合作社不断改进其产品,更加适应市场需求。2016年北京布韵传奇手工编织专业合作社产品销量大幅提升,比2015年增加了20%以上。三是渠道畅通后该合作社带动低收入农户增收的能力明显增强。带动门头沟山区妇女弹性就业人数从2015年的245人增加到了396人,就业低收入农户每天的收入从增收35-50元增加到80元,年人均增收达到1万元。

  主要启示。公益市集是社区支持农业的具体表现形式,北京农联搭建城市社区与合作社面对面的平台,并建立了网络商城,将城市社区潜在消费者与低收入农户衔接起来,成为消费者了解北京特色农产品的窗口。当前手工艺品面临的最大挑战是销售渠道问题,通过公益市集等现代销售渠道带动手工艺品合作社与市场对接,让民间手工艺变成了农民的收入源泉,让传统手工艺品走进现代生活,传承了中华文化。

  “新农人电商+农户”撬动低收入村特色产业发展

  基本情况。平谷区鑫桃源有限公司的总经理陈国松,曾经在信息化和互联网领域工作了10年,他看到平谷家乡的优质农产品不好卖、卖不上好价格、销售渠道单一导致农民增收难,决定利用自己的专长,返乡帮助农户搭建信息桥和新型销售渠道。陈国松以农村电商为突破口,通过区域链的整合,组织培训农户入网,实现农产品的优质优价。

  做法及成效。一是教会农民用手机交易。通过智能手机的培训让农民可以在网上用自己的手机卖自己的产品。二是利用ERP系统帮助开了网店的农民进行后续维护,来了订单,公司会告诉农户准备产品,产品卖出去以后告知他们收款和维护客户信息。2015年,鑫桃源通过“农民+合作社+公司”的方式,签约基地1400亩进行了规模化生产,直接带动农民4000余户,其中包括平谷区峪口镇东樊各庄村、镇罗营桃园村、镇罗营镇上村、夏各庄陈太务村、房山四合村的60余户低收入农户。2016年鑫桃源的线上销售农产品总量达1000吨,农户人均增收超过1000元。

  主要启示。根据农业部2016年开始的新农人调查,全国从事农产品电商的新农人达到200万人,这仅限于在阿里巴巴淘宝上开店的农产品电商,像陈国松这样有自己的电商平台、微商平台的新农人还未统计在内。目前北京涌现了一批新农人,他们多数从农村电商开始了返乡创业的梦想。2016年,北京市农业电商3000家左右,其中企业电商占七成,合作社电商占三成。“新农人+农产品电商平台”为建立农产品现代销售渠道创造了条件,北京市30%的农业电商处于盈利状态。阿卡农庄、密人农家等都是新农人带领下的农产品电商平台,阿卡农庄通过以需定产,为CBD和金融街的450余家企业和4万户家庭提供优质农产品,农产品销售收入比传统方式提高了4倍。密人农家开展在地产品销售,与密云区30余家合作社开展合作,以精准定位农产品和精准定位消费者为法宝,每年获得销售收入近千万元。可见,支持新农人电商、微商平台是带动低收入农户走进现代销售渠道的重要途径。

  (作者单位:北京市农村经济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程明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