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报道,因监管“缺位”,不少地方村委会公章被村干部装进了“口袋”,由此产生乱盖章、人情章等公章上的腐败问题。近日,记者走访河南省部分地市发现,一些乡镇矫枉过正,权力“越位”,“放错位置的村委会公章”又被“挪了窝”,到了乡镇政府“柜子”里,成为乡镇政府“代管”的对象,有的已长达5年之久。记者在登封市卢店镇、唐庄乡等地采访发现,“村章乡管”给群众办事平添了不少麻烦。多名群众反映,一些村庄离乡镇政府较远,为盖一个村章,要往返几十公里。如果遇上乡镇管公章的人员不在办公室,还要来来往往跑多个来回,耽搁几天时间。一位村主任道出了“村章乡管”的原因,“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公章以前由村组织委员、村会计保管,时间一长,公章就到了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的口袋,滥用公章的现象就多了。”
网友:一些地方之所以实行“村章乡管”,是有苦衷的。当地乡镇一级没有农经机构,村级财务管理状况混乱,村级民主管理水平较低,致使村干部腐败问题难以得到有效监督,由此才会想出将村里的公章放到乡镇一级监管。
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副院长王亚华:对村干部公章腐败最有效的监督主体不是乡镇政府,而是村民。乡镇政府应该扮演的角色,是确保村民民主参与、民主监督制度的有效实施。各级党政机关解决村干部腐败的根本出路,在于落实村民自治制度。
专家:当地政府为规范基层权力运行,防止村干部权力滥用,把村级公章收到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或党政办公室集中管理。初衷是好的,但“村章乡管”的做法本身不妥。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