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建平台 巧用网络 借力项目
时间: 来源:农村经营管理-中国农村网 作者:本刊记者 李春艳 字号:【

  什么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于只有高中文化的两位合作社理事长——杨勇和姚元翔来说,理解得并不那么明白透彻,“也就是在新闻里、领导的讲话里,或是平时参加的一些培训班上听说过”。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所带领的合作社,为了谋求更好的发展,转变思想观念,调整经营方式,整合优势资源,有意无意中,不断地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而且,这种大胆创新、敢于实践的新思路、新举措,实现了合作社发展的良好预期。

  2016年末,正是百业盘点收尾、再开新篇的时候,记者踏上了湖北咸丰、宣恩美丽的山间林地,追寻合作社在经济新常态下致力改革求突破的动人故事。

  线上线下互促互动,打造产品销售阵地

  2016年9月14日,对咸丰县聚龙联合社理事长杨勇来说,是个难忘的日子。这一天,咸丰县农副产品电商运营中心正式启动了,意味着聚龙联合社105家成员社的农副产品有了销售主阵地。

  “以前,105家合作社各卖各的,有实力的就自己开直销店,没实力的只能通过中间商销售原材料或是经过粗加工的产品,一方面,合作社拿不到产品销售中间环节的利润,另一方面,产品品质参差不齐,品牌价值整体不高,影响了合作社的扩大发展。”提及过往,杨勇显得有些激动,“促进农产品提档升级,解决成员社销售问题本来就是联合社建设的主要目标之一,面对成员社发展的种种问题,我们就想着建一个统一销售平台。”

  思路有了,杨勇迅速召集各成员社负责人,着手探讨筹建销售平台的各项事宜,最终通过了建立农副产品电商运营中心的决议。联合社多方筹措资金,整合成员社资源,在咸丰县内筹建了4家实体店(生鲜超市),中心组建了农副产品电商销售团队,线上线下协调发展,很大程度上消除了成员社办社的后顾之忧。

  在咸丰县农副产品电商运营中心大厅里,工作人员现场演示了运营中心当前线上商品种类。二楼即是中心目前最大的一家生鲜超市实体店,走进这家极富现代气息的购物超市,货架上的商品琳琅满目,土家夫人咂酒、土蜂蜜、土司绿茶、土家爱合渣粉等,各类土特产、蔬菜、水果、粮油、肉类等,应有尽有。

  杨勇不无兴奋地说,当前生鲜超市80%的商品都来自成员社,除了几家不生产农产品的成员社,其余成员社生产加工的产品都上了货架,联合社对成员社不收进场费和促销费,只提取成员社产品销售利润的10%用于超市的管理服务支出。

  “市民们既可以直接到超市采购,也可以在线下单,我们现在和多家电商开展了合作,县城15公里以内,都可以配送。”杨勇还告诉记者,“所有入驻超市的产品,我们都有质量安全保证。”

  转变思路叩开市场大门,产业得救农民增收

  在距离咸丰县约70公里外的宣恩县椒园镇黄坪村,村支书、黄金梨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姚元翔正在心里描摹着2017年与互联网合作的前景。

  宣恩县椒园镇黄坪村黄金梨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7年,宣恩县农经局副局长黄泽林不无调侃地说,姚元翔担任合作社的当家人,在当时颇有些“临危受命”的味道。

  故事要从2003年说起。当时黄金梨被宣恩县有关部门规划为黄坪村的增收产业,政府免费提供树苗,农民负责种植,产品由湖北清江松乐有机农产品公司负责回收。初期,部分农户通过种植黄金梨,收入有所增加。然而到了2007年,黄金梨在套袋、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出现问题,没有达到公司的收购标准,公司最终将部分不达标的黄金梨作为残次果进行处理,这直接影响到部分农民的收入,一时间,出现了农户砍树、毁林甚至上访等现象。为此,黄坪村党支部决定组建黄金梨专业合作社,主要为农户提供技术服务,组织农户按照公司要求种植。姚元翔就是在这种情势下出任合作社理事长的。

  然而,合作社的成立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成员的销售难题。“尽管合作社出产的黄金梨,标准化程度已经很高,质量也属上乘,但是要想完全达到公司的要求是不太可能的,”姚元翔无奈地说,因此,当年公司对黄金梨的回收情况并不理想,合作社再次陷入销售困境:一千多亩的黄金梨,只有一半被公司回收,还有另外一半不能眼睁睁地看着烂掉啊!

  姚元翔说自己那会满脑子想得都是咋卖出去,唯一的出路,就是自救。“2009年,我们借助209国道穿境而过的交通优势,组织社员沿路销售,没想到效果还不错。”初闯市场小有斩获,这让姚元翔着实很高兴。但这种好景也就维持了5年,2014年以后,随着高速公路的开通,合作社依托209国道经济带建立的市场,大幅萎缩下来。仅2015年一年库存就亏损了8万多元。

  此路不通,合作社必须寻找新的销售渠道。姚元翔是个思路开阔、较易接受新事物的人,2014年,姚元翔开始尝试通过淘宝、天猫等网络平台销售黄金梨。但是,效果并不尽人意:第一年销量还不到十单。姚元翔没有气馁,一次偶然的机会,他遇到了武汉良品铺子运营总监,对方建议他通过小平台搞精准投放,于是合作社与“有赞”平台开始合作,第一年销售额达40多万元,姚元翔看到通过网络销售“有门儿”,陆续在“家乡味道”、“佳沃市集”、“天下兴农”等互联网平台上也投放了产品。

  勇于“尝螃蟹”的姚元翔,2015年还紧跟互联网新潮,启动了黄金梨众筹项目,由合作社制定价格发起众筹,对认养梨园进行划定,将梨树编号,和客商签订认养协议,由认养方支付认养费用,给梨树冠名,合作社承诺每株梨树产出45公斤优质黄金梨,并提供包括果树管理、采摘、保鲜冷冻、免费邮寄等服务。“虽然数量不大,但是我觉得前景不错,促进了品牌传播,扩大了影响力”,初尝甜头的姚元翔满怀信心地说。

  搭上了“互联网+”快车,合作社发展得红红火火。现在,合作社1850亩的黄金梨,80%以上通过互联网销售,销售额500多万元,仅黄金梨一项社员户均收入3.12万元。合作社辐射带动本村及周边村黄金梨种植户1800余户5000余亩,实现产值3000万元。

  整合资金力促合作,破解成员融资瓶颈

  融资难、融资贵向来是合作社发展的桎梏,聚龙联合社也不能幸免。为了破除这一困境,去年4月,联合社借着咸丰县政府推行“政银企合作”的东风,联合咸丰县农业经济局、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咸丰支行,发起了“邮储精准扶贫贷”。由县农经局、聚龙联合社分别提供500万元合计1000万元作为咸丰县“邮储精准扶贫贷”风险补偿基金,邮储银行按照1:10的放大比例,对咸丰县内的新型经营主体提供规模为1亿元信贷资金支持,进而带动结对帮扶的10000户(其中贫困户1400户)实现脱贫。咸丰县农经局、聚龙联合社、邮储银行分别按照4.5:4.5:1的比例承担信贷资金风险。

  据杨勇介绍,联合社自筹的500万元风险补偿金是由各成员合作社根据自身实力主动认缴,起点是每社5万元。聚龙联合社整合这部分资金对成员合作社实行融资担保,撬动财政资金和金融信贷资金,助推合作社发展产业。合作社想要取得“精准扶贫贷”,需要通过邮储银行资信评级、咸丰县农经局推荐,然后由咸丰县农经局签署意见,聚龙联合社出具正式担保函,邮储咸丰支行才会发放贷款。合作社贷款数额在30万元以内政府全贴息,30万元以上贷款政府贴息3%的利息,贷款数额上限为500万元。

  咸丰县佳昕果蔬专业合作社是聚龙合作社的成员合作社,也是率先获得95万元“邮储精准扶贫贷”支持的合作社,其负责人常城说,自己贷款中的30万元是政府全部贴息的,65万元政府又给予贴息3个点,这种扶贫贷款对小微企业带来了很多帮助。

  同样受益的还有咸丰县益民农特产品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罗培高告诉记者,合作社在2015、2016年在小村乡水杉坪村和羊蹄村发展了高山乌龙茶基地3096亩,共投入资金1960多万元,2016年合作社通过聚龙联合社担保,申请到了“邮储精准扶贫贷”500万元,弥补了合作社发展资金的不足。

  据杨勇介绍,截至去年8月,聚龙联合社共给27家合作社签发了5850万元担保函,已发放贷款3150万元。105家合作社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号召,制定帮扶措施,共带动242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致富。目前,还有56家成员合作社的6100万元贷款正在申请审批中。

  ​

责任编辑:霍然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举报电话: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举报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