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特色小镇的初衷是好的。然而,在一些地方的实践中,特色小镇建设逐渐变了味道。有的地方提出,建设特色小镇就是为了传统房地产行业谋求转型之路,房地产商要改变过去开发中心城市的思路,做好成为小镇经济综合服务商的准备;有的地方认为,特色小镇必须多用“有形之手”大包大揽,搭架子、拼盘子、上规模才能“造”出特色;有的地方急于学习国外成功特色小镇经验,重金引入基金公司、旅游公司、股权投资基金等,一哄而上搞金融小镇、旅游小镇、文化小镇,却在行业配套、人才储备等方面短板迭出,最后活生生造出一座座空镇、“睡镇”。
要科学培育特色小镇,必须厘清认识。首先,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依然存在,中西部地区发展特色小镇有一定挑战,不能冒进跟风搞小镇经济。其次,从已有的实践看,小城镇难以完全实现就地城镇化,过度、盲目发展特色小镇不一定能解决农民进城后的就业、民生、技能升级等问题。
既然如此,规范特色小镇发展的思路就要顺应这样的现实。一方面,要防止特色小镇房地产化,防止盲目造镇,要依据产业发展确定城镇规模,小镇建设应从产业入手,而非仅仅是扩大基建;另一方面,培育特色小镇不能靠地方政府大包大揽,应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让企业全程参与特色小镇的设计、规划、建设、管理等过程。要遵循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思路,以社会资本为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让企业成为特色小镇开发运营的主体。
(来源:《经济日报》)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