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四大问题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
时间: 来源:中国农村网-农村经营管理 作者: 王 勇 字号:【

  如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破解农业农村发展难题,是需要深入思考的一项重大课题。结合个人工作实践,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体会和建议。

  抓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着力解决“捡到篮里都是菜,就是拿不出手”的问题。园区是发展现代农业的载体。园区建好了,产业就有了,产品出来了,农业效益才上得去。因此,要把现代农业园区作为平台和载体,推动各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先行先试,发挥好试验田和突破口的作用。一是因地制宜规划建设园区。统筹考虑用工、用地、用能等生产要素,在市、县不同层面分类规划一批具有带动力的核心园区,在乡镇层面规划一批特色产业园区,形成核心园区+特色基地的组团化、规模化发展,最终实现村村进园区、户户有产业的发展格局。二是突出特色发展主导产业。着眼于“接二连三”,统筹布局园区生产、加工、物流、旅游、研发、示范、服务等功能板块,形成以种养基地为基础、科研机构为支撑、农业产业化企业为龙头、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型农业园区。注重从区域气候、土壤、水质等条件出发,大力发展优质粮油、水果、道地中药材等特色种植业。三是培育企业做实园区支撑。发挥财政支农资金的杠杆和引导作用,吸引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进园区、建基地。四是立足园区做优农业品牌。着力在每一农业园区,培育2—3个拳头产品和知名品牌。支持农业企业发展企业品牌,融入区域公用农产品品牌,帮助企业把品牌打出去,把品牌效益提上去。

  抓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着力解决“所有权无用,使用权不管钱”的问题。一是搭建交易平台。搭建流转交易服务平台,发展流转中介机构,同时出台运行规则和配套办法,规范流转合同,通过农村产权市场化流通、阳光化运作,引导流转交易双方平等协商、自愿互利地流转农村产权。二是探索融资方式。积极推行农村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改革试点,赋予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村民住房财产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林权等产权权能。创新农业金融支持方式,开展经营权抵押融资、收益保证贷款业务,把“农业资源”变为“农业资本”。三是强化流转监管。现在有的地方土地大规模流转之后,出现了企业跑路欠租金、农地复耕复种难等问题。要强化这方面的监管,通过建立农户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分级备案、纠纷调解仲裁体系等制度,设立产业风险保证金、土地质量保证金等方式,推广实物计租货币结算、租金动态调整等计价方式,防范耕地“非粮化”、“非农化”现象。

  抓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着力解决“谁来种地,靠什么来种地”的问题。创新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应对农村劳动力严重缺乏、农业科技能力不足、农业比较效益低等问题的必然选择。一是建好农事服务超市。加快农机合作社建设是一个重点,将农机拥有者、使用者紧密结合起来,在农业生产中实现单项或全程相结合的委托服务,破解农业规模化与农户分散生产的矛盾,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二是推广农业科技服务。完善各类基层农技推广服务机构,利用各类农业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和基层农业技术人员组建专家团队、服务小分队、科技特派员和驻村农技员,深入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农户家中开展一对一的技术需求服务。健全完善“农业科研院所+试验示范基地+农科专家(技术员)+科技示范户”的科技成果转化通道,推广涉农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新机具、新模式。三是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利用农民田间学校、农民夜校、大中专学校和实训基地,吸引大中专毕业生、复退军人、返乡农民工参加技术培训,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闯市场的新型职业农民。建设农村职业经理人队伍,采取承包、入股等方式,发挥他们在市场信息把握、生产技术推广、社会化服务、专业化生产和组织化销售等方面的作用。

  抓利益联结机制建设,着力解决“一家一户、单打独斗”的问题。一是要大力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坚持从政策、资金、技术和服务上,加大对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的扶持力度,逐步形成以家庭承包农户为基础,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社会化服务组织为骨干,其他组织形式为补充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二是要发挥新型经营主体的带动作用。坚持市场主导和政府引导,鼓励新型经营主体在平等互利基础上,通过“新型经营主体+基地+农户”等模式,扩大对农户的资金、技术、管理等资源的供给,让农户成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中的一员。鼓励农产品产销合作,推广“互联网+农户”“销售企业+农户”“加工企业+农户”等模式,建立技术开发、生产标准和质量追溯体系,设立共同营销基金,打造联合品牌,实现利益共享。三是要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探索建立“租金+股金+薪金”等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土地经营权出租、入股等方式,让农民获得土地租金保底、二次返利分红、就近务工等收益。整合部分涉农资金作为股金,入股各类市场主体,明晰各方权利和义务,一方面让农民参与进去,另一方面增加他们的资产收益。

  (作者单位: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人民政府 )

  ​

责任编辑:王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