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村集体经济该如何抓
时间: 来源:农村经营管理-中国农村网 作者:王存保 王博 字号:【

  一、城中村集体经济暴露不少问题

  陕西延安宝塔区的城中村大体有三种类型:一是已成型的城中村,处于城市建成区内部,村集体土地基本被城市建设征用,自身发展没有太多的空间和余地,如东关村、向阳村、伊家沟村等。二是发育型的城中村,处于城市建成区与城郊的结合部,大规模的开发建设正在实施或已完成,如大贬沟村、马家湾村、桥沟村、枣园村、锁崖村等。三是潜在的城中村,处于城市建成区外围,还有较多农用地,是城乡一体化推进的重点区域,急需进行规划控制和建设引导,如莫家湾村、裴庄村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中村所暴露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经济结构发生了剧烈变化。上世纪80、90年代,这些村都以种植蔬菜为主,当地城市蔬菜主要依靠这些村庄来供应。而今,没有了土地,这些村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形成了多门类、多形式、多渠道的经济模式。从工作门类来看,年轻女孩从事理发、裁剪、开商铺、商场导购等工作,年轻男人从事装饰、理发、烹饪、汽车驾驶等,男性老人从事城市环卫、绿化管理、门卫等,女性老人从事城市环卫、照看孩子、料理家务等。从资源性收入来看,主要是出租房屋。

  流动人口较多,治安管理较难。“城中村”廉价的房屋租金吸引了不少的外来务工人员,使得他们能够在延安城里有个栖身之所。但是外来务工人员所受的教育参差不齐,人员多且杂,给城市治安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城中村”往往缺乏统一的科学管理和规范化指导。部分地方政府取得城市发展需要的土地后,基本上将“城中村”事务原封不动留给村委会自己解决。一个城市两种管理制度,“城中村”并没有真正纳入城市统一的管理中,即使实行了“村改居”,依然执行传统的管理模式,需负责本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在传统的村落组织结构和管理思维下,管理难度很大。

  建设规划滞后,违章建筑泛滥。在城市迅速扩张的过程中,村庄被高楼大厦快速包围,地价、房价也水涨船高,受房屋租金和拆迁补偿利益驱动,村民见缝插针,私搭乱建、违法强建现象层出不穷,屡禁不止。

  村组集体经济观念日益淡化。部分基层干部群众发展集体经济的意识逐渐淡薄,认为党的政策是鼓励发展个体经济、民营经济,发展集体经济已经过时。一些人对村集体经济建设漠不关心,积极性不高,存在严重的“等、要、靠”思想,这些错误认识严重制约了村集体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村组集体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一是尽管有些村的村级集体资产管理制度作出了一些改进和完善,但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体制并未得到根本性的触动,这种模糊的制度不仅制约了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同时也导致村民对村集体资产经营好坏不关心。二是管理难度加大,不同程度出现集体资产流失现象,使部分干部群众对发展集体经济丧失了信心。三是财务管理制度形同虚设,财会人员业务素质不高,而且往往只负责核算,不履行监督职能,村干部的行为失去了监督。

  二、原因分析

  城乡二元结构。城乡居民在养老、医疗、教育等方面待遇的不同,使得城中村农民无法融入正常的城市生活。

  经济利益诱导。首先,城中村土地价格的不断上涨,周边工商业的发展,使得城中村村民能够享受到比普通村民更好的待遇和福利。其次,不愿意迁离本土的习惯思维以及政府安抚政策有时不到位、不落实,使得城中村某种程度上成为农民维持现有利益的砝码。

  历史与文化背景。“城中村”村民的经济实力与城市居民差距不大,但是其精神面貌、文化素养、价值观念却与城市居民存在较大差距。传统宗法思想与村规民俗使得城中村村落文化很容易与城市文化发生冲突,一些城市居民对村民的反感态度和抵触情绪更是激化了二者的矛盾。

  三、发展城中村集体经济的对策

  建立改造长效机制。建议进一步健全机构,成立专门负责“城中村”问题的长期性机构,对“城中村”综合改造实施行业管理和业务指导,完善“城中村”综合改造工作的长效投入机制,加强对“城中村”综合改造资金的监督管理,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加大对村民转居民后的社会保障投入。

  加强城乡统筹规划。“城中村”改造应当树立长远的目标,在新的城市化过程中,就应当避免出现那种将价值高的土地开发殆尽,而农民则局促于一小块土地的“城中村”死角现象。这些死角现象,归根结底,终究需要政府加大投入才能改造。这次调研给我们的启示是,应当加大城乡统筹规划,尽可能实现整村开发,整村改造。这样做,表面上看,初始投入较高,但最终来看,要比留下最后的死角再让政府来买单的做法,其实节约了巨大的资金和人力、物力。

  完善市场投资机制。吸引有资质、有信誉的知名大企业介入“城中村”改造,优先鼓励采取市场出让土地的方式来推进“城中村”改造。这样做的好处在于,相比较村集体自我改造,其资金实力雄厚,规划设计更能够满足城市建设需求,同时也减少政府负担。鼓励村集体自身筹措资金开发或者与开发商联合开发,最大程度实现城中村改造中的农民利益。公益性拆迁则由政府负担,促进政府、村集体、开发商等多元化的资金筹措格局的形成。

  做好土地开发文章。充分发掘村级土地的储备。通过盘活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让村集体经济壮大,让老百姓受益,城中村改造才能顺利进行。实践证明,当前最可行的办法是利用村集体土地发展村集体经济,由政府出台政策,以土地换资金的方式进行“城中村”改造,从土地运营中解决村民的社会保障和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资金困惑,又以集体经济的收益解决村民的生存生活问题。

  (作者单位: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站、陕西省果业集团延安有限公司)

责任编辑:霍然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举报电话: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举报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