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发合作社启示录
时间: 来源:农村经营管理-中国农村网 作者: 字号:【

  黑龙江神克山县仁发现代农机合作社成立于2010年,目前,合作社固定资产5789万元,机械装备132台套,辐射面积50万亩。入社成员已由2010年的7户发展到1014户,入社土地由1100亩扩大到5.6万亩,合作社盈余由亏损到2016年的亩分红604元。先后荣获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全省农机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称号。

  “仁发”何以崛起

  坚持土地入社,实行股份分红。合作社运营之初,仅靠租赁1100亩土地和代耕作业维持生存。由于土地不连片,大机械无法发挥作用,合作社投入上千万元,亏损187万元,成员对合作社发展也失去了信心。2011年春,省市领导提出“吸引农民带地入社,把农民与合作社结成利益共同体”的建议。一语惊醒梦中人,经讨论决定,合作社印发了《致全体村民的一封公开信》,7名成员和乡村干部进屯入户为农民细算入社好处:一是坚持设入社土地保底金。土地保底价为350元/亩,高出当时土地流转价格110元/亩,仅此一项农民每亩最低可赚110元。为解决外出务工农户土地入社难题、确保土地连片规模经营,合作社想方设法与打工村民取得联系,不到两周时间,入社农民307户,连片土地经营面积1.5万亩。二是坚持土地入社、现金入社和国投资金购进大型农机具作为股份投资,年终统一分红。特别是国投资金年初平均量化到户、年终盈余进行“二次”分红,做到合作社资产大家共同持有,使每名成员更加关心和关注合作社的发展。三是坚持公积金等同于投资做利益保障。每年提取的公积金记入个人账户等同投资,参加次年分红,待成员退社时全额返还。有效解决了如何保障农民收益和发展资金的大问题,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广大农民。

  创新分配机制,推行业绩考核。2012年以前,合作社采取“土地保底和二次分红”的分配方式,对合作社来说是带着风险搞经营。对此,省农委建议按照合作社法要求,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分配机制。2013年初,经成员代表大会表决,取消土地保底金,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风险共担和利益共享。为让带地入社农民多得实惠,年终分配时,将总盈余的74%按土地面积分配高出《合作社法》盈余返还14个百分点、26%按资金分配。同时,还将国投资金平均量化给当年合作社成员作为分配依据,创新了公积金等同于投资参加下年分红的机制,调动了农民入社并提取公积金的积极性。2013年合作社实行工资与效益挂钩的制度,改革了管理和工作人员由挣固定工资变为绩效工资。将合作社的管理工作目标考核量化承包,责任效益分门别类细化到人。经成员代表大会表决,每年拿出总盈余的3%作为管理人员工资。其中,理事长分得20%,其他人员分得80%。改革了农机管理模式。驾驶员实行全员招聘、单车核算,人均年工资3万元以上。把农机具承包到人,划分作业区,由机务经理统一指挥,统一供油,分片作业;确定年单车作业量1.4万标准亩,完成作业量每名驾驶员每亩提取1.2元作为年工资,超出部分每亩提取1.4元,未完成作业量每亩提取1元;确定用油和修理费标准,实行节约归己、满奖满罚的监督约束机制,充分调动了驾驶员工作积极性。

  推行一人一票,强化民主管理。合作社组建以来,在种植计划、投资项目、收益分配等重大事项决策时,坚持成员代表大会表决原则,严格执行一人一票制,不按出资额表决,保障了每个成员的民主权利。2014年,理事会提交了审查和接收新成员、发展黄肉牛养殖、建设绿色有机生产基地、引进水果玉米加工等四项工作计划,由成员代表大会审议。前三项获得了与会63位成员代表绝大多数的同意。但在引进水果玉米加工项目上,代表的意见产生了分歧。

  成效不容小觑

  转变了农业生产方式。一是由小机械作业变大机械作业。大机械作业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农业机械化程度,促进了农作物增产和增收,有效地实现了农业生产方式转变。二是由分散经营变集中规模经营。实行农民带地入社,推进农村土地有序流转、“两高一优”农作物连片种植、统一大机械耕作,有效解决了如何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大问题。三是由粗放经营变集约经营。合作社集约经营,农产品质高量大,市场话语权比重增大。

  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合作社推广机械化作业高产栽培新技术,亩均增产10-15%左右。2016年种植1.2万亩绿色有机食品转换地块,建立了“仁发特卖”追溯和网络营销平台,借助“龙哥”“龙妹”和“仁发绿色庄园”等自主品牌,打造高端产品。

  增加了农民收入。2016年入社成员1014户,合作社实现盈余3625.7万元,亩均收益604元,比当地土地流转收入高出近2倍,比一家一户耕种高出1.5倍。在促进农民增收上,合作社仅用管理人员和农机驾驶员手52人以及临时顾工1200人,就完成了经营5.6万亩土地的工作量。为使从土地上解放出来的劳动力有业就再增收,成立劳务输出工作站,在北京、天津等城市建立劳务输出基地11个,年转移劳动力2120人,人均工资性收入达2万元以上。

  加快了一二三产业融合。2015年合作社与荷兰夸特纳斯集团合作组建哈克仁发种业公司,成功引进中荷马铃薯全产业链项目,引进项目资金7.2亿元,投产后拉动克山县、齐齐哈尔、黑龙江省乃至东北三省马铃薯主粮化生产。并以此为依托投资3000万元建成有机肥厂,年产有机肥1500吨,施用土地1.3万亩,促进生态循环发展。2017年,合作社规模经营土地面积5.6万亩。

  启示值得深思

  规模经营是合作社生存发展的基石。从仁发合作社发展实践看,现代农机合作社是综合经营性合作社,适合采用现代化大农机和科技手段,适合在平原地带、粮食主产区发展,经营规模宜大则大、宜小则小,确保转出转入土地的农民都受益。

  利益机制是合作社生存发展的根本。仁发合作社做到“未分配盈余为零”和没有“无主”财产,妥善处理按土地分配和按资金分配的关系,合理安排国投资产收益和个人资产包括提取公积金所得收益的归属,保障了合理分配。

  科学管理是合作社生存发展的关键。一是严格民主议事制度。几年来,修改章程、接收新成员、种植业结构调整、取消保底金等决定,都是由成员代表大会集体表决通过的。二是严格财务管理制度。合作社实行财务核算、预决算和审计制度,建立固定资产折旧制度,足额提取机车装备折旧并专户存储,每个季度都将财务收支情况张榜公布,让成员对每笔收支情况都揣一本明白账。三是严格绩效工资制度。管理人员实行目标责任制,以绩效定工资,充分调动了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四是严格农机单车核算制度。合作社实行工业企业管理手段,单车划分作业区,核定全年作业量、主副油和修理费指标,完成任务的时间和质量与驾驶员工资挂钩,通过单车精细管理,有效降低了车耗,提高了作业效率和质量。

  政府支持是合作社生存发展的保障。一是有良好的农业基础环境。克山县组建了水利排灌服务中心,加大对合作社服务扶持力度,坚持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向合作社倾斜,合作社优先使用并进行维护,服务中心负责监管。二是有良好的金融信贷环境。克山县利用“两大平原”改革试点赋予的先行先试权,大力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依托农民手中的二轮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建立信用担保平台,由人民银行采集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对其信用进行评级,结果纳入金融信贷、合作社金融授信体系,实施土地经营权和收益权抵押贷款,形成了“农村经济组织+诚信+贷款”的信贷模式,有效解决了合作社资金难解决、风险难化解问题。三是有良好的科技服务环境。克山县大力实施科技包保工程,鼓励科技人员进入农业主战场,与合作社双向选择、互交保金、明确责任、签订合同,从种到收全程包保服务,秋后实地测产兑现奖惩。仁发合作社科技人员包保地块亩均增产达15%。四是有良好的市场环境。克山县着力加强物流中心、电子商务平台以及马铃薯、大豆等专业交易大市场建设,积极举办马铃薯种薯节,引导发展订单农业,使合作社既解决了销售渠道不畅问题,又解决了质优价不优问题。

  ​

责任编辑:霍然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举报电话: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举报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