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部县城创业,新农人有一个共同的困惑——一些地方政府平时不关注,有各种大赛了,缺人,才开始找人。不拿奖不关注,拿了小奖只是口头表扬,拿了大奖,一把手领导才重视,匹配资源才有可能。就像“花瓶”一样,要“用”到这群年轻人,才会想起关心他们,把他们搬出来。
扶持新农人创业,一定要克服“短视病”。正如农村电商专家魏延安所言,县域经济中“大象起舞”是要的,“蚂蚁雄兵”更是少不了,一些政府部门不要把目光仅仅对准个别龙头企业,锦上添花;更要把目光投向满怀理想的草根青年,雪中送炭。要知道,后者更有可能成为参天大树。
服务新农人这件事,一些地方不能只算“经济账”,更要多算算“政治账”。相对于大城市,县城青年本身话语权就不足。有的年轻人回到西部县城创业,还会被认为没出息,外面待不下去才回家。如果当地再不拿出诚意来鼓励、支持他们,县城年轻人不仅话语权进一步减弱,更严重的戕害是,无形之中阻止了年轻人回流家乡。吸引不到优秀人才的地方,一定没有未来。
县城新农人,一头连接着农户,一头连接着市场。一个年轻人,维系一两个小家庭的幸福,带动背后的很多农民就业。从功利角度来看,他们撬动着西部民生,扶持他们是不是划算,一目了然。与大城市相比,小城市机会少、阶层流动更慢,如果不给年轻人更多机会,县城的年轻人流动不起来,县城不仅没有活力,更没有希望。因此,一定要警惕新农人“花瓶化”背后,所带来的县城阶层固化。
(来源:《中国青年报》)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