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生长在城市小康家庭却选择了到农村生活,她一路念到博士没有去大公司而是选择了务农种地。从学生到农民,从校门到田间,她不仅完成了身份的改变,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9年来,更是凭借对农业的特殊贡献和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推动,入选了今年世界经济论坛评出的“全球青年领袖”,与120位年龄在40周岁以下的商界、政界、文艺界、学术界、媒体行业等各界优秀人士比肩。她,就是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博士、清华大学博士后石嫣。
心系CSA,女博士变身农夫
国际社区支持农业联盟副主席、国家发改委公众营养与发展中心全国健康家庭联盟健康传播大使、南都公益基金会2014届银杏伙伴……石嫣的身份很多。她说,有人觉得我影响力大、很有名所以才能做农场,我觉得好像顺序颠倒了,谁知道9年发生了啥?现在唯一可以总结的就是无论发生任何情况我都认为是正常的,并且会坚持下去。石嫣缘何从事农业,还得从2008年说起。
2008年,石嫣因一个项目被委派到美国明尼苏达州的地升农场,当起了地地道道的农民。也正是在那里,她接触到了“CSA”这个概念。CSA翻译成中文是社区支持农业,是一种城乡社区相互支持,发展本地生产、本地消费式的小区域经济合作方式。石嫣解释说:“在种植季节之初,消费者(份额成员)预付给农民这一年种植的收益,相当于变成了农民的股东,与农民共同承担种植过程中的风险。收获时由生产组织者负责将当季蔬菜按时送到消费者家中。”地升农场的CSA经营理念不仅改变了石嫣对一些媒体宣传的美国都是机械化规模经营大农场的理解,也让她重构了对农业生产方式的认识,萌生了自己办农场的想法。
2012年,石嫣创建了分享收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北京市通州区西集镇马坊村50亩基地,开始经营分享收获项目。在那里,石嫣找到了第一位“合伙人”——当地村民郎广山“郎叔”。石嫣和她的小伙伴们负责制定生产标准,郎叔负责生产。
尽管分工明确,在合作之初,也经历了一段磨合期。郎叔是传统庄稼人,眼见刚挂果的茄子因招了虫害再不打药即将绝收,实在忍不住趁着没人偷偷到大棚里打了药。最终还是被发现了,“这在农场可是大事儿。”当时其实不是没有选择,本可以把这批挂果摘掉,等着下茬结果,但石嫣和小伙伴们决定,把满棚的茄秧连根拔了。尽管痛惜刚长好的菜,也不理解“打那么一点点农药哪至于连秧都拔了”,但这也让郎叔了解到学生们的决心。
坚持诚信不仅让石嫣实现了农场主的梦想,也让合作农户和村民受益。尽管蔬菜由于不用化肥和农药产量降低了不少,但一斤菜卖15元,郎叔就能收入5.8元,一年下来郎叔家的收入比以前能高两倍多。在顺义基地,受雇于农场的一位大爷边给西红柿秧浇水,边对记者说:“这活儿不累,我这个岁数一天能拿90元,算不错了。”
石嫣的经营理念,吸引了一批与她同样心系绿色农业的大学生们。在分享收获公司的柳庄户基地里有25名工作人员,主要以“80后”为主,平均年龄28岁,团队中90%以上拥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其中也不乏硕士生。早上7点钟,记者在基地食堂碰到了志愿者王元,在澳大利亚念书的她特意抽出假期时间来基地实践,“就是内心比较认同。”王元说。
在分享收获的顺义基地,65岁的焦自忠说自打基地成立他就在这里了,他对记者说:“现在村里能种地的没几个,都六七十岁了,我看这大学生种地真行。”如今,经过几年的发展,公司在通州、顺义两地的基地面积已达400多亩,农场会员也由最初的5户发展到现在的600多户,每平可为会员稳定提供有蔬菜水果、猪肉、土鸡、鸡蛋以及小麦等谷物。
永续农业不仅是生产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方式
石嫣说,CSA的目标是实现“永续农业”,强调生态系统的自我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石嫣是这么理解的,也是这么做的。在农场,不仅是生产讲究循环可持续,就连刷碗也是如此。每个人吃完饭自己刷碗,先用麦麸擦洗油污,然后再去冲水,剩菜和沾油的麦麸用来喂鸡,冲掉的水用来喂鱼。为了践行生态农业理念,并将其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进行传播,石嫣的分享收获公司不仅为会员提供应季的优质蔬菜,在2014年还发起了大地之子项目,成立了大地之子学校,开设了农耕课堂和农耕夏令营;同时团队还为呼家楼中心小学开设了“一米菜园”农耕课程;到红十字基金会楼顶种菜项目等。农场试图通过实践活动,让孩子们知道食物从哪里来,理解自然农业的理念,学习传统的生活方式,建立与食物的关系。
分享收获还与其他几个CSA农场自愿联合发起了一个非营利性社会团体——社会生态农业联盟,通过将生态农业科技、农场管理技术等进行推广,建立国际国内信息的交流、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沟通机制,推广生态、安全的农业生产方式,保护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证土壤的活力和农作物的健康,促进农业科技发展及城乡互动。
石嫣坦言,推广可持续发展农业的理念并非一日可成,她一直在为此不断努力着。去年11月,第六届社会生态农业CSA大会在顺义区召开,会议期间还举办了农夫市集,作为国际社会生态农业联盟副主席,石嫣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民间在有机农业方面的努力。
一个农场的辐射范围是有限的,据石嫣介绍,她一直在呼吁更多心系农村、农业的人加入,也欢迎大家到农场学习,把农场“复制到”自己的家乡。现在,已经有六七位从分享收获走出的新农人回到家乡开农场了。
居于田而识美、耕于田而为善、思于田而修真。不仅是石嫣在个人博客上签名栏的一句话,更是她的追求。现在,平时只要没有活动,她就会待在分享收获顺义基地,对她而言,农业不仅仅是工作,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相比城市发展表现出的一定掠夺性,农业更为突出的是给予和包容。“在这里,我老公的弟妹甚至可以工作到生产前一天,小孩也不用请专门的保姆来看。”石嫣说,在这里,大家就像家人一样。
午饭过后,农场的小伙伴们三五成群纷纷回到农场在村里租赁的小院休息,为下午耕作和送菜积蓄体力。深秋的艳阳依然刺眼,走在回村的路上,石嫣脚步坚定而从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