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特色扶贫项目,发挥各地农业资源的比较优势,不能只依靠“自上而下”决策。扶贫项目的确定,需要保证充分的群众参与,需要多问计于民、问策于民,多听取群众的意见与呼声,多让百姓“说了算”,少一些盲目为之,少一些“拍脑袋决策”。
当然,需要注意的是,让百姓“说了算”侧重于决策过程中的百姓参与,而不是政府部门推卸责任、完全放任不管,抑或是不作为、慢作为。
扶贫项目的确定需要百姓“说了算”,项目的推进过程也要百姓“看得见”。当前,贫困村往往有不少来自于上级部门的经费支持。这些经费,究竟有多少用在了村里确定的产业项目之中?需要让群众充分知晓。及时对相关资金的使用进行公示,并根据群众意见及时调整,不仅有助于更好地打消百姓疑虑,还有助于更好地实现把扶贫资金用在“刀刃”之上。
政策和项目更“接地气”,方能更好地融合区域资源禀赋和区位特点,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推进产业扶贫,唯有让群众充分参与、评价、监督,才能赢得百姓认知、认同、认可,进而实现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