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经管理要融合适应大数据时代的到来
时间: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占一熙 余文海 字号:【

  大数据作为云计算、互联网之后IT行业又一次颠覆性的技术革命,使社会管理运行发生了巨大变革。农经管理面对着这一恢弘变革的背景,尤其是农经管理本身就有制造“数据”的职能特性,如何发挥职能优势,如何融合适应“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应成为当下农经管理工作者深深思考的课题。对此,我们要紧紧抓住“互联网+三农”的契机,让农业农村在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插上信息化翅膀,农经管理工作者从宽带键盘功能中采集挖掘信息数据,为富饶美丽幸福新农村建设服务效力。 笔者认为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推进融合适应。

  推进农村集体三资规范化管理机制建设。一是严谨善于运用纪检监察、司法机关、审计等部门查处村干部经济财务案件的信息,甄别分析出有价值的信息数据,使其起到警示、震慑、教育和预防腐败的作用。二是创建农村集体三资信息监管平台。借助乡镇三资管理服务中心网络系统数据,让村民快捷地查询本村(组)集体三资相关信息,如通过扫描或图片上传录入村(组)财务收支原始凭证、资产资源实物图片、承包租赁合同、招投标文件等原始资料,竭力满足村民的参与权、知情权、话语权,把村级集体三资管理有效置于广大村民监督之下,融洽村干部与村民互信互为互解关系。三是适时适度运用好财政补助和转移支付资金信息数据。及时了解掌握如新农村建设城乡统筹专项资金、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奖补资金、农村生态效益补助资金等到位情况,有效防止截留、克扣、移用、挪用等违反财务管理制度的现象出现,确保财政资金发挥出最佳的经济社会效益。四是强化会计制度核算管理。首先,正确编制科目余额表、资产负债表和收益分配表等财务会计报表并及时运用现代网络媒体公开,扩大信息数据有用范围,增强财务会计报表数据的有用性。其次,借助信息化平台打造的集成化解决方案,以实时数据驱动方略决策,从而更大程度地使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与成员共同实现信息共享,体现会计不仅是算账而且是提供信息的现代理念。五是如实厘清村级债务。基于村集体经济组织融资难的现实,以村干部私人名义向银行信用社贷款或向私人借款现象颇多,有的入账,有的未入账,导致村级债务缺乏真实性与完整性。作为农经管理工作者必须厘清家底当好参谋,保障村级组织正常运转。

  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机制建设。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工作,可充分收集运用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对农村土地数量质量、座落分布等公开信息数据,尤其是2015年3月1日起施行的《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关联内容,如集体土地所有权;森林、林木所有权;耕地、林地、草地等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等基础信息数据。实现信息资源互通互享,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完善规范工作服务。同时建立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为主要内容的县级数据库,建立省、市、县、乡(镇)村多层次互联互通的县级土地承包管理信息服务平台,促进农村土地管理法制化建设。

  推进发展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机制建设。一是收集采集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经营主体登记注册信息数据,尤其是挖掘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备案信息数据为我所用,促进农业经营主体做大做强做优。二是收集农业、林业等产业部门工作成果中的信息数据,为农业特色产业转型升级服务效力。

  推进农经统计合作双赢机制建设。法律法规赋予统计部门承担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等权威性发布职责。因此,农经管理部门要确保统计的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数据与统计部门公布数据一致,从而得到政府与社会的认可并应用。但目前绝大多数农经管理部门与同级统计部门就这一数据难以做到一致,仅在内部层面分析使用。这方面淳安县农经管理部门与同级统计部门配合融洽得较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关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等农经年报统计数据,两家统计结果一致,发布使用上报一致,即统计部门的数据也是农经管理部门的数据。一方面减少行政成本费用、节约人力与时间,另一方面极大地有利于提高农经管理部门的权威性和自信心。

  推进运用大数据人才培养机制建设。除了现有农经管理工作者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外,相关职能部门要积极培养既懂农村经营管理知识又懂信息化的“复合型”专业人才,以满足农村经营管理信息化建设发展需要。同时创造条件,培养培训更多的村级经营管理和财会人员学会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通过计算机分析数据、运用数据,不断促进农村经营管理基础工作上新的台阶。

  (作者单位:浙江省淳安县农办)

责任编辑:霍然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举报电话: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举报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