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芝湖乡村振兴示范片区 “一二三”战略释放乡村振兴新活力
时间:2025-01-09 09:12:17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 作者:程晓梅 字号:【

  产芝湖乡村振兴示范片区位于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水集街道,自2022年建立以来,创新驱动“一二三”战略引擎,在这片占地20.2平方公里,涵盖产芝、茂芝场、寨庄等7个自然村的广袤之地,蹚出了一条符合自身特色的农文旅融合发展之路。目前,新村集体收入由片区成立前的316万元跃升至679万元,增幅达115%;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由2.5万元攀升至4万元,增幅达60%。

  深化拓展“一个经验”

  引领乡村振兴新高度

  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莱西经验”,在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作为“莱西经验”的探索和实践之地,产芝湖乡村振兴示范片区顺应时代潮流,深化拓展“莱西经验”,以党建为统领,推动乡村发展融合、治理融合、服务融合。

  组织引领奔共富,实现乡村发展融合。持续优化“街道党工委—新村党委—村党支部—村网格化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组织体系,强化产芝湖新村党委的区域统筹作用,引导村级党组织利用新村平台,围绕强村富民固本,实现资源互通、优势互补、共建共享。由产芝湖新村党委领办经济合作社,成立了由经济合作社100%控股的产芝湖强村共富公司,成为推动片区共同富裕的载体。强村共富公司通过对人才、土地、资本、产业等各类资源要素的整合,创新“新村党委+经济合作社+强村共富公司+第三方运营公司+农户”五位一体融合发展模式,借力对资源、活动、项目的运营,充分激发村民及村集体的内生发展动力。同时,新村党委持续深化“土地经营”模式,坚持自主经营和村民参与,流转土地1270亩用于建设葡萄园区,发展现代设施农业。目前,园区年产葡萄600万斤,年销售额达到1.2亿元,村民亩均种植净收入10万元,村集体收入300余万元,真正做到了带农共富。

  组织引领聚合力,实现乡村治理融合。产芝湖新村党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理念,积极引导群众主动参与乡村治理,推动基层治理服务根基更加稳固,乡村治理效能不断提升。成立特色党小组,建立群众志愿服务队,聚合村“两委”干部、退休党员、公益岗等多方力量,创新“群众点单、队伍接单、成员领单”志愿服务方式,在环卫提升、助老服务、治安巡逻、矛盾纠纷调解等方面发挥群众力量,实现党建引领与志愿服务同向发力。推行“评星定级”管理,党小组定期对群众参与邻里互助、集体活动、环境卫生、产业发展等情况进行监督评议,将评星定级结果与福利发放相挂钩,评星定级结果为优秀等次的可获取福利券,凭券到村级联盟的蛋糕店免费领取蛋糕或享受免费理发服务,充分激发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主动性。

  组织引领促提升,实现乡村服务融合。按照“农村社区、城市标准、质量一流”的理念,高标准建设“产芝湖社区”,社区水电气暖一步到位,电梯、物业及相关配套齐全完备。目前,产芝湖乡村振兴示范片区的北庄扶自然村全面完成搬迁工作,搬迁率100%,满意率100%。投入4000万元,实施城北中学综合楼新建工程,3处幼儿园提升改造工程,打造标准化卫生室4个,教育医疗环境持续改善。设立助老大食堂3个,打造居家养老服务点5个,确保养老服务有效供给。

  活用做强“二方优势”

  展现乡村建设新风貌

  产芝湖乡村振兴示范片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产业兴旺和生态宜居相统一,不断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和人居环境舒适度,推动由“一村美”向“村村美”拓展。

  依托丰厚自然资源,打造休闲康养新高地。片区坐拥“一湖两河一山”(莱西湖、长广河、大沽河、仙足山),地理位置与自然资源优越。片区以“康养旅游、休闲度假、生态人居”为发展定位,对环湖村庄从基础设施提升和民宿建设两个方面,进行环湖村庄打造;开启投资220万元,整修长广河,建设集水源涵养、生态宜居、郊野游赏于一体的长广河旅游休闲观光带;建设大沽河休闲产业示范带,将茂芝场现代设施农业产业园、海利尔生态采摘园、小夼樱桃特色产业园等园区优化升级,串点成线,打造乡村旅游采摘精品线路;整合资金,对仙足山旅游区基础设施进行改造提升,配套建设景区电力、桥梁、给水等附属工程,打造景区旅游新“门面”;对片区10条道路进行沥青罩面,栽种绿植、花苗1万余平方米,建设“春城集美”花海;高标准打造产芝健康步道和健康主题公园,切实推动环莱西湖文旅发展带建设,增强游客吸引力。同时,与奥润房产和万林养老集团合作,盘活熙湖·华府楼盘,利用片区环湖的区位优势和国家级养老集团的专业优势,在产芝湖乡村振兴示范片区打造高端康养项目。

  融合多元文化精髓,丰富文旅资源新内涵。围绕产芝进士文化、历史民俗、传统技艺等文化资源,依托丰富有效的载体,遵循“有乡韵、有乡愁”的开发模式,保留产芝湖历史文脉和乡村味道,丰富文化内涵。修复两座进士府,投资建设王丕煦文化广场,通过研学、旅游宣传等方式讲好进士文化故事;投资建设王逊美术馆、胶东民俗博物馆、刘饶民纪念馆、刘春山纪念馆、知青文化馆及传统技艺馆,满足游客精神文化需求。在产芝老家服务中心东开发“非遗一条街”,为莱西非遗传承人提供对外开放场所,包括产芝村的非遗项目“马氏巧饼”“产芝贡鹅”“董氏泥塑”等,让非遗记忆深入人心,丰富游客深层体验。深挖进士文化,通过流转集体资产,改造危旧房屋,在产芝和寨庄建设一批既有新生力又有古韵延续的特色民宿,延伸乡村旅游产业链。

  推行改革“三项策略”

  焕发乡村发展新活力

  产芝湖乡村振兴示范片区以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为目标,充分利用财政投入、金融扶持等政策红利,创新工作机制和方法,推动片区改革实践取得更大成效。

  坚持闲置资源巧盘活,共富路上齐步走。优化土地要素供给,积极盘活片区内低效闲置用地,做好“腾笼”“换凤”两篇文章。积极探索“乡村公共资源+共富公司”新路径,按照“严控总量、做优增量、盘活存量、提高质量”的思路,通过协议转让、二次开发、租赁使用等方式,整合盘活闲置土地1000余亩、闲置房屋70余套,为项目建设打好“地基”。修缮片区垃圾场建成产芝驿站项目,盘活原闲置玻璃大棚建成芝兰培育示范园,盘活原闲置民房建成莱夷古窑、产芝村咖及特色民宿,盘活原废弃工厂建成小夼啤酒屋、微藻研究院,盘活城西小学建成青岛市中小学生学农实训基地等项目。

  坚持规划运营齐推进,项目质效双提升。片区在建设过程中,将项目规划与运营一体化顶格推进,高标准建设青岛微藻研究院等优质项目28个。创新“两大运营模式”,与青岛鲁帆商管理有限公司合作,对片区文旅资源进行整体化运营,发展“研学+培训”产业,每年引进研学、培训、旅游团队3万余人,运营公司按照10元/人给予新村集体分成,集体每年增收近30万元;同时,与产芝湖强村共富公司、山文旅集团等专业公司合作,根据项目情况进行“一对一精准化运营”,切实提升产业项目的盈利能力。

  坚持人才聚能领团队,合作共赢筑繁荣。挂牌成立莱西市首个省级规划师下乡工作站,牵头培育“魅力乡村·产芝有约”乡村振兴红色合伙人品牌,共有16名合伙人及15名智库专家加入到产芝湖乡村振兴示范片区的建设和发展中来,并引入高校及欧洲科学院团队,建成青岛市十大片区唯一一个有院士参与的项目——青岛微藻研究院项目,深化微藻技术研发,年效益达300万元,可为新村集体带来51%的分红收益。同时,片区与青岛大学齐鲁乡村振兴学院联合成立齐鲁乡村振兴学院水集街道工作站,与青岛大学联合成立博士工作站,不断夯实产业之基、彰显生态之美、探寻善治之策、拓展共富之路。

  (作者单位:山东省莱西市水集街道办事处)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举报电话: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举报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