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大力气培育世界一流种业企业
时间:2025-01-09 09:22:26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 作者:王琦琪 字号:【

  种业企业是现代种业发展的主力军,是推动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的重要力量。习近平

  总书记高度重视种业企业发展,指出要“提高种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大企业创新支持力度”,将企业摆在引领我国种业发展的头羊位置。

  2024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农业农村厅局长会议刚刚闭幕,农业农村部就召开全国种业企业座谈会,来自全国的50余家国家种业阵型企业及10余家金融机构、科研单位、行业协会汇聚一堂,畅所欲言。当前,需从加大支持力度着手,加快培育世界一流的种业企业,打造种业振兴的“航空母舰”。

  政策给力,破好企业主体这个题

  种业振兴关键是大力培育具有核心研发能力、产业创新能力、国际竞争力的种业企业。我国种业企业多数以制售种为主,育种研发工作因周期长、投入大等因素多数集中在高校科研单位,绝大多数企业无力开展。

  从科研单位主体到企业主体,是一次新时代具有革命性的跨越。自2022年从全国3万余家企业中遴选出270家国家种业阵型企业以来,相关部门加大力度,分类施策精准培育,着力推进阵型企业与科研单位、金融机构、种业基地“三对接”,提高了企业对技术、人才、资本等创新要素的整合利用能力及创新成果产出和转化效率。

  千招万招都是给企业服务的招。本次座谈会也是现场办公会。农业农村部想企业之“所想、将想、未想”,支持企业当好出题人、答题人、阅卷人,促进各类资源向企业集聚,培强育优一批高水平种业企业,全力破好“企业主体”这个题。针对本次座谈会上企业提出的需求,农业农村部党组及相关部门逐项记录,清单管理,推动解决,为下一步企业开展自主创新营造了良好的支持环境。

  创新奋力,打好国际竞争这场仗

  随着“沃德188”“圣泽901”等白羽肉鸡种苗出口坦桑尼亚等国,我国在白羽肉鸡领域打了个漂亮仗;随着荷斯坦牛中高密度基因组选择育种芯片的产业化应用,我国奶牛育种与奶业发达国家几十年的差距被迅速追赶……近年来,我国种业自主创新成绩亮眼,不少新技术新品种已然成为“当家花旦”。

  种业振兴是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领域。当前发达国家已发展到“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的智能育种4.0阶段,带动国内种业创新突破、迭代升级的形势越来越紧迫。在发达国家加紧布局的先进育种技术领域,我们也决不能落后,努力实现“弯道超车”更要靠企业力量将创新成果更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推动“研育繁推服”一体发展是企业自我革新的重要创新。近年来,在国家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和育种联合攻关任务中,企业的身影愈发活跃。一招招一策策,指向的都是破解“卡点”,解决机制障碍,推动一粒粒好种子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培育企业看家本领、拿手好戏。

  多方合力,深化科企融合这条路

  “让科研人员愿意到企业来”是会上不少企业的强烈呼声。诚然,目前我国种业自主创新能力正在提升,一批高水平种业企业正在成长,商业化育种体系正在建立,但对标国际种业巨头,我国种业企业仍有不少短板弱项,科企深度融合、产学研深度融合还要继续抓紧抓实。

  实现企业与科研单位的“双向奔赴”,需要科企双方共同探索合适的路径模式。科研单位聚焦前沿技术及基因挖掘、资源创制等公益性、基础性工作,企业则重点聚焦商业化育种程度高的作物,培育市场亟需的重大品种。通过“企业出题出资、科研揭榜答题”的双向协作机制,科研单位专家到企业担任“首席育种家”,不少企业可以与科研单位开展长期战略合作。

  同时,也要加强顶层设计,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进一步完善人才在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双向流动机制以及灵活薪酬和岗位管理制度,让各类创新要素更多更灵活地向企业流动,做到智力赋能高效发挥、资源要素高效配置、研发成果高效转化、创新收益合理分享。让企业在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中真正发挥牵头作用。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举报电话: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举报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