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 打造农业科技创新策源地
时间:2025-01-09 09:36:42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 作者: 字号:【

  上海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精神,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提升上海农业科技创新策源能力和整体效能。“十四五”以来,逐步构建起较为完备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全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80.13%,以节水抗旱稻、中华绒螯蟹新品种“江海21”等为代表的一批农业科研成果广泛推广应用。

  谋划总体布局,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一是加强顶层设计,按照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要求,市政府办公厅制定《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的实施意见》,聚焦进一步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活力和效率,科学布局特色种源、生物制造、现代设施农业三条新赛道,一体部署农业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农业科技策源能力不断强化。二是修订完成《上海市促进农业科技进步若干规定》,通过人大立法进一步固化体制机制改革举措,强化法治保障。三是开展科研院所改革试点,在上海市农业基因中心试点推进农业科研机构评价机制、农业科技人才评价机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等改革,科研院所创新资源得到有效盘活。四是探索构建长三角农业科技创新合作机制,加强和巩固三省一市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等方面的合作,聚焦重点领域共性关键核心技术开展联合攻关,共同推动创新平台实体化运作、创新资源一体化配置。

  创新工作举措,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一是培育壮大农业科技企业,建立农业领域科技企业库,遴选创新能力较强、发展潜力较大的农业科技企业入库培育。截至2024年11月底,共有在库企业607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148家、科技小巨人企业15家、专精特新企业90家。二是为农业科技企业提供精准及时服务,建立常态化对接机制,及时了解企业需求,针对性提供金融知识培训、投融资路演、上市问诊等服务。三是鼓励金融机构创设符合农业科技创新规律的金融产品,农业银行、交通银行等已创设发布了农科贷、智慧知产贷等12项农业科技金融产品,有效帮助企业解决贷款额度小、周期短、抵押难等问题。四是打造农业科技企业集聚区,推进浦东“张江种谷”、崇明“长三角农业硅谷”、奉贤“上海农业科创谷”建设,努力在生物育种、生物制造、现代智能温室和植物工厂等细分领域,培育一批“隐形冠军”企业。

  提升策源能力,重构农业科技项目管理体系。一是以机构改革职能调整为契机,以市场需求和产业应用为导向,将项目结构调整为技术攻关、应用场景、产业提升和联合育种攻关等类别,其中支持体量最大的产业提升和联合育种攻关项目,明确由农业科技企业牵头。二是强化科技项目对策源能力的支撑,2024年全市71.7%的农业科技项目用于支持三个新赛道,在节水抗旱稻恢复系改良与应用、香菇工厂化高效生产、优质营养鲜食玉米育种、精准靶向性RNA农药创制、无人农场建设等方面取得突破,企业研发的农机自动驾驶系统在全国推广示范面积超过10万亩。三是在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试行“赛马”等制度,对生物制造等领域并行支持多个优势单位开展攻关,按照时间节点和任务目标进行考核,进一步激发创新主体的动力和活力。

  (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供稿)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举报电话: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举报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