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邢台市巨鹿县坚持以数字化赋能乡村建设,创建“巨好办”综合管理平台,聚焦乡村基础设施、人居环境、公共服务等方面,实行全域覆盖网格化、智能化管理,让环境更加优美、乡村更加宜居、群众更加满意,在共建共治共享中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基本情况
巨鹿县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数字为抓手、以服务为目的,开发应用“巨好办”服务平台,构建“县—乡—村—网格—户”五级全覆盖数字化组织架构,建立“县乡联动、部门协同、有呼必应”工作机制,全域推广使用手机端APP、微信小程序,村级覆盖率达100%,2800名网格员常态化采集信息、巡查走访、发现隐患,群众主动咨询、建议、反映问题,乡镇、部门及时解决群众诉求,形成“部门围绕乡镇转,乡镇围绕村庄转,村庄围绕群众转”的乡村建设新格局。平台上线以来,累计解决乡村建设方面问题73万余件,群众满意率达96%以上。通过组织推动,上下联动,形成线上线下融合的长效机制,推动乡村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人居环境大幅提升、公共服务显著优化。
主要做法
“信息化”支撑,为基础设施赋能增效。巨鹿县把数字建设纳入全县总体规划,高标准建成县大数据发展中心,配齐大屏指挥系统、云计算平台、电子沙盘等硬件设施,成立集网格管理、督导调度、协调联动于一体的县调度指挥中心,打造数据共享、传输、反馈一站式服务平台,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数据分析应用,助推村庄规划、设施管护、农技发展。一是数智引领村庄规划。建立基础数据库,把全县各乡村房屋、土地、农田、道路、河渠等资源数据全部纳入,形成乡村数字“一张图”,通过数据快速收集、安全存储、定时更新、便捷调用,实现村庄统一规划设计,推动房屋排序错落有致、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有序发展、河渠防洪排涝功能进一步提升,让村庄布局更加合理。二是数智管护公共设施。网格员通过APP、微信小程序,将在街头巷尾、田间地头排查发现的道路坑洼、桥梁损坏、管道堵塞等隐患一键上报,平台按照权责清单推送至相关乡镇、部门及时维修,同时对电路、燃气管道等村内安全设施定期巡查监测,有效破解基础设施“重建设轻管护”难题。三是数智助力农技发展。开设“智慧农业”应用模块,线下安装智能摄像头、气象站、土壤墒情监测仪、虫情测报站等智能化设备,实现水、土、长势等种植信息实时采集,平台对农作物生长情况远程监测、智慧管理,进一步提高农产品产量、质量和销量。巨鹿县通过标准化种植的金银花,在和大型药企签订的销售合同中,高出同类产品市场价10%~15%。
“零距离”参与,为人居环境赋能增效。巨鹿县针对环境脏乱差、污水乱排放等农村人居环境难题,致力于发挥群众主体作用,通过平台上线相关应用模块,凝聚群众思想共识、激发群众参与热情、引导群众监督共治,逐步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针对群众反映诉求,平台及时移交指定部门受理,按照事件紧急程度设定办结时限,并建立事件上报、流转、处置、反馈等智能回溯体系,确保及时响应、闭环处置、全程跟踪。一是宣传教育凝聚群众共识。开设“人居环境必有我”应用模块,上线环境保护、垃圾分类、庭院美化等方面政策知识宣传教育视频,定期更新内容,同时,在平台首页醒目位置推送相关信息,引导群众实现从“要我参与”到“我要参与”的思想、行动转变。二是积分善治激发群众热情。开设“积分善治”应用模块,与县域优质商超、企业等开展合作,共同上线积分商城,引导群众上报事件、获取积分、兑换物品,主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推动“单向服务”升级为“双向奔赴”。该模块上线以来,共吸引5.53万人次参与,线下开展兑换活动13期,兑换大小商品3520余件。三是高效处置引导群众监督。开设“人居环境问题曝光台”“码上监督”应用模块,鼓励群众行使监督权利,发现、反馈问题。群众可将日常生活中发现的生活垃圾、建筑清运、污水排放、厕所管护、燃气排查、公共设施维护等问题上报至平台,县直部门、乡镇社区第一时间线上处置,累计解决事项4.7万余件。
“便捷化”应用,为公共服务赋能增效。巨鹿县将党政机关各条线信息系统接入,无缝融合到“巨好办”平台,延伸医疗、养老、保险等更多服务场景,推进公共服务资源数字化、集成化、高效化,以一体化服务让群众办事更便捷。一是推行“智慧+生活”。开设“居民服务请点我”应用模块,推出家居维修、送餐代购、约车出行、宾馆预订等服务事项,方便群众吃喝住行;将公积金、社保、医保等部门服务事项,以及水电暖、物业及手机充值等缴费事项集中上线至平台,方便群众办理各类业务。二是推行“智慧+医养”。开设“智慧医疗”应用模块,实行在线医疗诊断、远程云会诊,加快建设覆盖诊前、诊中、诊后一体化的医疗、医保、医药服务体系。开设“智慧医养”应用模块,搭建智慧康养平台,探索智慧管理,为县域老人提供准确、及时的救治、康复、护理等服务。三是推行“智慧+保险”。开设“农产品气象指数保险”应用模块,平台依托巨鹿18个气象站点数据,分区域为群众提供低温、高温和连阴雨天气等灾害风险预警服务。一旦达到理赔标准,平台将自动触发理赔机制,由气象局联系保险公司现场勘验受灾面积、启动理赔流程,为参保群众提供全过程服务保障。2024年以来,平台触发理赔机制7次,提供推送服务0.9万余次,赔付金额约1299万元,惠及群众4806户次。
经验启示
数字赋能乡村建设,必须强化系统思维观念。数字赋能乡村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乡村的各个方面。必须从整体上把握乡村建设的目标和需求,将数字技术有机融入到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个领域。巨鹿县在探索创建“巨好办”平台的过程中,始终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现实需求,围绕基础设施管护、人居环境治理、公共服务便捷等乡村建设重点任务,持续优化平台设计、完善平台功能,逐步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全面覆盖,真正实现“让群众好办事、为群众办好事”。实践证明,只有坚持系统思维和观念,立足当前、放眼长远、顾全大局,才能把一项工作干好、干出成效。
数字赋能乡村建设,必须建立有力责任体系。巨鹿县数字赋能乡村建设的过程表明,必须建立县乡村三级贯通、分工合理、运行有序、责任明晰的组织体系。政府部门应强化顶层设计,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划,加大对乡村数字化建设的投入,引导和推动数字化平台搭建,并在乡村建设中推广应用;职能部门要各负其责,及时回应解决基层反映的问题和诉求,强化过程督导、质效把控,把乡村建设任务落到实处;乡镇和村基层组织要积极组织网格员和群众主动参与乡村建设,在全社会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浓厚
氛围。
数字赋能乡村建设,必须坚持务实管用原则。数字化平台能否在乡村、群众中被大面积地推广和使用,自身的功能设计至关重要。巨鹿县的探索实践表明,平台设计必须坚持实用、易用、管用、爱用的原则,立足群众实际需求,紧密结合乡村生产生活特点,不搞花架子,要切实能够解决乡村实际问题。考虑到乡村群众对智能设备操作不熟悉,平台界面应该简洁明了,易于理解和操作,方便群众学习使用、快速上手。只有得到群众广泛认可和喜爱,数字化平台才能真正发挥作用,更好赋能乡村建设。
数字赋能乡村建设,必须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在乡村建设过程中,群众既是受惠者,也应该是参与者。依托数字化平台支撑乡村建设,必须强化群众主体作用,要提高农民群众对数字化平台的认识和理解,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让群众深入了解数字化平台的功能和好处,激发他们的使用热情。要建立激励机制,引导群众主动参与,让他们真切感受到乡村发生的实实在在的变化,进一步提升获得感、幸福感和荣誉感。
(作者单位:华北理工大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