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农具为武器、田间沃野作战场、泡面馒头当口粮、走南闯北是日常……这每一帧画面,都是河北省张家口农垦集团农机团队工作期间的真实写照。遇上抢收抢种的关键时刻,他们更是与时间赛跑,通宵达旦进行农机作业,全力以赴保粮安。
近年来,农垦大型农机跨区作业从无到有发展壮大,成为垦垦合作、垦地合作的新突破,成为农垦“两大行动”(农垦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农垦社会化服务+地方”行动)的新亮点。张家口农垦集团农机团队正是这方面的先锋队。凭借着机械装备强、作业标准高、组织化程度高等诸多优势,张家口农垦农机团队已然成为农机社会化服务的一支生力军,为农垦新时代新征程上的使命履行贡献力量。
锻造“农机铁军”
实现全环节高标准服务
今年夏收时节,在江苏农垦东辛农场一望无际的金色麦浪中,一台台大型收割机正轰鸣着穿梭于麦田之中,把“丰收在望”变为“颗粒归仓”。其中,也有张家口农垦集团收割机的身影。一眼望去,其鲜亮的绿色盔甲、较大的体格等特征让人感觉威风凛凛。
“我们的收割机是近年来刚购置的,可以说在国内甚至是国际上都是很先进的。”张家口农垦集团农机装备技术总工张富介绍,收割机的动力达330马力,割幅长达7.7米,每台每天能收割500亩左右。
进入收割机内,一眼便可以看到两个电子显示屏,实时显示着机收时的各种工作数据。除此之外,空调、小冰箱也一应俱全。“以前很难想象,如今收割机不仅效率更高,而且驾驶体验也很舒适。”张富感叹道。
大型联合收割机只是张家口农垦集团农机“百宝箱”中的一个代表。近年来,张家口农垦集团注重配强农机设备,整合资金购置了大马力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整地机、自走式打药机等先进农机设备,共计280余台套,资产超过3亿元,机械作业覆盖种植、收获、精深加工、打包、运输等农业生产各环节。
好农机还需好机手驾驭。“我从20多岁就开推土车,多年来开过铲车、药机等多种类型的车。”张家口农垦集团农机团队的农机手刘河军说。他是个老师傅,不仅会开农机,也会修农机。
目前,张家口农垦集团不仅通过传统的社会招聘、劳务派遣等方式选拔经验丰富的农机手,还探索出校企培养的新模式,从高校直接选拔农机手,组建起稳定的高素质农机作业团队。集团近年来与河北省科技工程学校、四川德阳农业科技职业学院等4所院校签订校企协议,目前已有7名学生正式入职集团。20岁的郝卓越正是入职的7名学生之一。他从河北省科技工程学校毕业,入职公司后下定决心:“我要把这些机械设备的操作技能全部学到手,成为老师傅。”
为不断提升农机手技能水平,张家口农垦集团持续强化培训,通过内部定期交流培训、与农机具制造企业联合举办技术交流培训会等方式,打造了一支爱农业、懂技术、能操作、会维修、善经营、保安全的高素质农机队伍,提供高标准的耕、整、播、防、收全程农机服务。
跨区“南征北战”
构建多层次服务格局
天朗气清,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农垦谢尔塔拉农牧场,大型播种机在广袤无垠的沃野上缓缓前行,身后留下一行行整齐的播种痕迹。这是今年春季张家口农垦集团农机团队的作业一景,两家农垦集团合作已经有三年了。从2023年到2025年,张家口农垦集团在谢尔塔拉农牧场的播种、收割等作业面积越来越大,今年仅春季播种就播了7万多亩。
不止呼伦贝尔农垦,张家口农垦集团农机团队的足迹遍及天南海北。近年来,集团与河南、江苏、安徽、陕西、宁夏等多地的垦区建立合作关系,并与上海光明食品集团、湖北农垦集团等达成合作意向。
除了垦区,张家口农垦集团农机团队也服务地方。“今年‘三夏’期间,我们有6辆收割机在安徽省蚌埠市的一个种粮大户那里进行麦收作业,服务面积约4万亩。我们近年来还服务了张家口尚义县等坝上县区、内蒙古乌兰察布市等地的种植户。”张家口农垦集团农机团队负责人昝静东介绍,集团也与中化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及河北省供销社展开了深入合作,不断拓展农机服务区域,目前已构建起“农垦+农户+企业”多层次的服务格局。
多层次服务格局形成的背后,是平台机制的有力支撑。为深入实施“农垦社会化服务+地方”行动,在农业农村部农垦局的指导下,张家口农垦集团于2023年9月率先成立河北农垦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心(张家口农垦农机应急服务中心),服务于垦区和周边农户,助力节本增效。今年,为解决跨区作业大型机械转运困难的问题,集团重点推行“提前布局、全程跟踪”的运输管理模式,运输车全程跟着作业团队,哪怕是半夜需要转场,也能拉上车就走,保障作业高效开展,提升农机使用效率。
张家口农垦集团的农机服务,并非单向提供服务的“独角戏”,而是着力发挥带动作用,尤其是促进垦区“大合唱”。
“去年‘三夏’,张家口农垦集团在我们黄泛区农场完成收割作业后,我们农机团队跟他们一起去了陕西农垦开展跨区作业。”河南农垦黄泛区农场农机团队负责人王周鹏介绍,近年来,黄泛区农场也在发力农机跨区作业,加强同张家口农垦集团的交流和合作,今年4月份还调了2台收割机到张家口农垦集团播种春季青贮玉米。
2024年,张家口农垦集团又与呼伦贝尔农垦集团联合在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成立了“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心蒙东分中心”和“农机应急服务中心蒙东分中心”,两家农垦集团携手共同探索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新路径。
冲锋“关键时刻”
提升区域抗风险能力
“应急救灾是我们一项很重要的工作,有应急救灾需要时,我们就上,这是我们农垦人的责任和担当。”昝静东说。
2024年秋收时节,内蒙古乌兰察布种粮大户安志远遇到了急需抢收的情况。在经历数天连绵阴雨后,天气放晴,安志远的5000亩青贮玉米迫切需要快速收割以降低损失。张家口农垦集团农机团队与安志远在2024年初就签订了收获协议,收获时车辆也已到位,但考虑到此次情况特殊,昝静东又临时多调了2台收割机,原本需要5天的活,3天就干完了,解决了安志远的烦心事。
同样也是在去年秋收季,张家口尚义惠谷农业有限公司的黍子也碰上了连阴雨。其中,400亩黍子成了重灾区,地里全是水,收割十分困难,机收价格涨到每亩150元。眼瞅着黍子就要烂在地里,公司负责人李泽芬心急如焚、愁眉不展。得知此事后,张家口农垦集团农机团队更改了原本安排的行程,制定了专业的收割方案,以每亩85元的成本价帮李泽芬进行了机收作业,两天就全部收完了。收割后,潮湿的粮食无处晾晒,张家口农垦集团饲草储备中心又提供了晾晒场地,让金黄色的黍子顺利归仓。“秋收是与时间赛跑,每一个环节,没有贵公司的帮助,我们都将面临无法挽回的重大损失。”尚义惠谷农业有限公司的全体员工在给张家口农垦集团的感谢信里这样写道。
建在平时,用在战时。张家口农垦集团深知应急救灾的重要性,将区域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心与农业应急救灾中心的功能深度融合,建起“平战结合、全域联动”的服务网络,一旦遇到应急救灾的关键时刻,就迅速启动应急保障机制,提供抢收抢种、抗旱排涝等农机应急服务,提升区域农业抗风险能力。
“接下来,我们会继续拓展农机服务区域,以农机服务为突破点创新垦垦融合发展新模式、探索垦地融合发展新机制,为加快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农垦贡献。”昝静东说。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