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农业农村厅 以审批改革小切口推动政务服务大变化
时间:2025-07-04 09:03:25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 作者: 字号:【

  编者按:近年来,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聚焦重点发力、落实落细措施,政务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为各类经营主体参与乡村振兴和农业强国建设营造良好投资创业环境。为促进经验交流,本期摘登吉林、甘肃等地典型案例,看他们如何在进一步优化审批服务、健全沟通交流机制、建立亲清政商关系等方面深化改革,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提升政务服务综合效能。

  吉林省农业农村厅行政审批工作立足推动“三农”事业高质量发展,始终以改革的办法提效能、优服务,用小切口推动大变化,为加快建设农业强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作出贡献。

  塑体系,大力推动政务服务便利化。一是线下实现“只进一门”。在政务服务大厅设置行政审批办理专门窗口,将种子、化肥、农机等45个涉农服务事项108个办事情形统一归集到省政务大厅办理,提供“一站式”服务,实现“一窗受理”。年均受理行政审批事项2000件左右,实现服务事项办结率、审批审核准确率、群众满意率均达100%。二是全面推行“一网通办”“全程网办”。行政审批事项网办深度达到Ⅳ级以上,实现除法律法规规定不能网办的事项外,网办率达到100%,切实做到“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三是大力推行电子证照服务。探索扩大“食用菌菌种进出口审批”电子证照应用领域,实现电子证照与海关部门互通互用。聚焦以服务方式、审批流程、技术规范为核心的改革路径,解决出口审批环节存在流程多、耗时长等堵点,助力民营经济发展。

  塑流程,促进服务优化升级。一是减环节促顺畅。积极推进“容缺受理”“信用承诺”,探索绿色食品标志申请、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权限内肥料登记等10个事项,修订网办预审流程,前置业务处室审核环节,提高预审准确性和专业性,减少退件流程和频率。合并“部门制证”和“部门办结”2个环节,减少全流程审批节点。二是减材料促减负。定期对标法律法规最新规定,清理非必要审批要件,从源头清除循环证明、重复证明。推行承诺制,将水产苗种生产审批、人工繁育国家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审批、渔业捕捞许可审批等7类11个审批事项的申请材料由“提交证明”改为“信用承诺”。三是减时限促增效。缩减行政审批办结时间,将108个服务情形的由法定办理时限2540个工作日,压缩至1153个工作日。实现注销类事项一周内办结。

  塑形象,确保服务贴心暖心。一是规范服务倾注真情。编制标准化服务指南,统一标准、规范样式、科学示范,确保群众办事“一看就懂、一次办好”。通过“吉事办”政务服务平台公布服务指南,确保线上线下办事标准一致,实现群众足不出户即可查询服务事项受理条件、办理流程,确保群众“吉事即办”。二是精细服务体现热情。推行“帮办代办”服务,组建2支帮办代办服务队,从有行政审批相关业务的事业单位选派熟悉办事条件、流程和时限的审批服务骨干,定期轮换进驻政务服务大厅,解答群众咨询,帮助传递材料,及时反馈办事进度。对农资生产、集中采摘、渔业作业等季节性较强的紧急审批事项,特事特办、加急办理,确保不误农时、不误农事。三是创新服务达成共情。创新特色服务,提供远程指导,2024年解答群众远程咨询610件,从政策解读、材料准备,到申报系统操作、结果跟踪反馈,全程跟进服务,确保审批顺利。

  (吉林省农业农村厅供稿)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举报电话: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举报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