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抓实干做好下半年农业农村工作
时间:2025-07-24 09:32:08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 作者:本刊评论员 字号:【

  在7月17日召开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通报了2025年上半年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数据显示,在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下,我国农业农村发展保持了“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势头,夏粮稳产丰收、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三农”基本盘进一步夯实。

  来之不易的“稳”字背后,是上半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扎实推进。当前,正值“十四五”规划收官与“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的历史交汇点,如何巩固“稳”的根基,保持“向好”的势头,是做好下半年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目标。在这一关键节点,守好“三农”压舱石,要真抓实干、全力以赴,将下半年各项工作抓紧抓实,为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守牢底线固根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是做好“三农”工作要牢牢守住的两条底线。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紧盯全年粮食产量1.4万亿斤左右的预期目标,从当前看,要争分夺秒抓好早稻收获,加强农业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确保颗粒归仓;从长远看,要围绕“四良集成”,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深入实施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多举措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紧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五年过渡期最后一年目标任务,慎终如始扛稳责任;统筹建立农村防止返贫致贫机制和低收入人口、欠发达地区分层分类帮扶制度,提升监测帮扶质效,健全帮扶资产长效管理机制,让脱贫成果更加稳固、更可持续。

  聚焦重点增效能。提升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水平,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点任务,要统筹推进,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摒弃“千村一面”的思维定势,坚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乡村产业挖特色。大力发展绿色、特色农产品种养,推进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打造农业品牌,培育具有地域特色和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激活澎湃动能。乡村建设塑风貌。既要补足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也要保留乡土风貌和生态肌理,建设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乡村治理优体系。健全完善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治理体系,总结推广积分制、清单制等基层治理经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协同发力强保障。改革与科技如同车之双轮,需一体推进、协同发力,突破“人、地、钱、技”等深层次制约,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向改革要活力。在“人”上,完善乡村人才培育和发展机制,壮大农村各类人才和实用人才队伍。在“地”上,把住处理好农民和土地关系这一主线,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在“钱”上,管好用好农村资源资产,创新乡村振兴投融资机制。向科技要出路。聚力攻关核心技术,以产业急需为导向,瞄准“卡脖子”等关键技术,集中优势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强化农业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培育农业科技领军企业。畅通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深化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让科技这个“关键变量”成为发展的“最大增量”。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站在关键之年的下半程,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和广大干部务必心怀“国之大者”,破浪前行,奋力做好下半年各项工作,让广袤田野持续焕发蓬勃生机,让和美乡村承载更多幸福梦想,为中国式现代化奏响“三农”乐章。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举报电话: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举报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