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抚州市乐安县是林业大县,森林覆盖率70.23%,竹林面积41.6万亩,鲜笋年产量26万吨。乐安县立足竹笋资源禀赋,以工业化思维推动农业产业化,通过政策引领、科技赋能、品牌驱动,构建“种植—加工—研发—销售”一体化链条,成功培育了一批具有竞争力的竹笋企业,推动了竹笋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全县培育竹笋加工企业18家、竹笋种植专业合作社29家和省级竹笋产业化联合体1家,打造“乐安竹笋”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2024年竹笋综合产值达37.6亿元,竹笋产品全国市场占有率17%、江西省市场占有率40%,出口规模位居全国前列。
政策引领强保障
成立以县委书记为组长的竹笋产业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设立竹产业发展奖补资金,出台《关于做强“乐安竹笋”区域公用品牌推动竹笋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对参与竹林新造、低产改造的经营主体进行奖补。抢抓国家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机遇,帮助9家竹笋加工企业争取新建竹笋深加工生产线项目,2024年获财政奖补资金2083.05万元,撬动社会投资超2亿元。创新推出适合竹笋产业的“财农信贷通、乡村数字赋能贷”金融产品,为5家企业融资贷款2.37亿元,破解企业发展资金瓶颈。
科技赋能延链条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推进产学研融合发展,与南昌大学、江西农业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江西省农科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组建省级竹产业科技特派团,成立江西乐安竹笋品鉴中心(北京)、南昌大学乐安竹笋研发中心和江西乐安竹笋科技小院,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多方位、多层次打造竹产业科技创新平台,建成省级竹产业科技创新平台2个、竹类组培实验室3个、林竹产品监测中心3个,攻克水肥一体化笋竹两用林技术,亩产鲜笋从200公斤跃升至1000公斤。开发清水竹笋、即食预制菜等100余种产品,推动精深加工占比达80%,获“两品一标”认证16项。全县竹笋加工业产值达29亿元,出口覆盖欧美20国,年创汇1680万美元。建成全国绿色食品竹笋原料基地24.3万亩,标准化生产覆盖率达90%。
品牌驱动拓市场
成功打造“乐安竹笋”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价值从4.3亿元增至15亿元,跻身全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100强和江西省农产品20强品牌。搭建“云仓+电商”销售网络,全县竹笋产品200家,年网销额超3亿元。竹笋原材料收购辐射福建、浙江、湖南、云南等省份,形成“买全国、卖全球”的产业发展格局。“乐安竹笋”获中欧互认地理标志,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产品入驻米其林餐厅,品牌溢价超40%。
全链协同育生态
高标准建成省内首个以竹笋为主的森林食品产业园,集聚10家加工企业,配套冷链物流体系,形成“种植-加工-研发-销售”一体化链条,年加工产值超20亿元。由国家级龙头企业江西广雅牵头,联合4家省、市级龙头企业和11家专业合作社、1家家庭农场和19家种植大户组建“竹笋产业化联合体”,通过签订生产服务和产品收购合同、协议,明确各方的责、权、利,并在毛竹品种、竹林管理、竹笋收购标准、竹笋加工生产、包装销售、品牌宣传6个方面建立“六统一”经营模式,链接企业、合作社、农户近千户,实现利益共享,整体销售利润可提高5%~7%。
联农带农促共富
创新“国企+村集体+农户”合作模式,流转毛竹林1.2万亩,打造示范基地4000亩,户均年收入提升至2.3万元。通过订单收购、务工就业、入股分红,带动2000余脱贫户稳定增收。众多村庄通过发展竹笋产业强村,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形成“一产稳基、二产增效、三产融合”发展格局,“政府主导+企业联动+科技支撑+农户参与”全链发展模式,为全国竹笋产业提供“乐安样板”。
(江西省农业农村厅供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