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
时间:2025-09-11 14:29:01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 作者:本刊评论员 字号:【

  日前召开的全国农村厕所革命暨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现场会提出,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会议还部署安排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收官和“十五五”政策谋划。

  从“三年行动”到“五年提升”,2018年以来,各地各有关部门加强政策支持、工作指导、技术支撑、督导落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取得明显成效,村庄环境基本做到干净整洁,一些村庄实现美丽宜居。与此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具有艰巨性、复杂性、长期性,与农业农村现代化要求和农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相比,我国农村人居环境总体质量水平还有差距。

  站在承上启下的时间节点,持续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做好“十五五”谋划,就要总结好过往经验,坚持问题导向,持续精准发力,推动乡村由表及里全面提升,实现人居环境与居民生活质量同步改善。

  分区分类,坚持因地制宜。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形成的宝贵经验。一方面,突出乡土特色。立足乡村,遵循乡村发展规律,注重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住田园乡愁。另一方面,突出地方特色。我国农村地域差异大,南北有别、东西各异。各地应根据自然环境、发展水平、人文特征,分类确定治理标准和目标任务,不搞“千村一面”,探索适合本地实际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路径。

  平稳过渡,做好任务衔接。打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年提升”与“十五五”谋划之间的衔接通道,科学谋划“十五五”时期目标任务和政策举措,确保工作不断档、政策不留白。全力做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收尾工作,抓紧开展验收评估,将“五年提升”行动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作为“十五五”政策谋划的重要参考。系统梳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探索建立的监管机制、工作推进机制、社会参与机制等,将好的做法制度化,为下一步工作提供坚实保障。

  持续推进,健全长效机制。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非一朝一夕之功,要强化常治长效。坚持建管并重,坚决摒弃重建设、轻管护的错误思想,避免“一建了之”,进一步完善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监督的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持续向前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抓好户厕改造和问题整改,完善管护服务体系。坚持久久为功,保持战略定力和历史耐心,坚持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积小胜为大成,探索构建系统化、规范化、长效化的工作推进机制。

  以民为本,激发内生动力。增进农民福祉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根本出发点,在任何时候都要牢牢坚持以农民为中心的基本原则。要问需于民,尊重农民意愿,自上而下摸清农民需求,不能“想当然”“一刀切”。要问计于民,坚持依靠农民、发动农民,畅通农民表达、参与渠道,让农民参与到规划、建设、管护的全过程。探索通过村规民约、示范户评选、积分兑换等多种形式,引导农民形成“自己的事自己办”的行动自觉。

  如今,从北方村落的淳厚朴实,到西南寨子的民族风情,从徽风皖韵的粉墙黛瓦,到江南水乡的小桥流水,一幅幅生态宜居、和谐美好的乡村画卷渐次铺展。未来,随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持续深化,广袤乡村必将发生更加深刻的蜕变,更多乡村将焕发新颜、绽放活力,成为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举报电话: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举报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