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 “两清两改两治理”村庄清洁在行动
时间:2025-09-11 14:25:05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 作者: 字号:【

  近年来,贵州省部署开展清理农村乱堆乱放和残垣断壁,改厕、改圈,治理生活污水和垃圾“两清两改两治理”,持续深化村庄清洁行动,打造干净整洁美丽乡村。

  凝心聚力强推动

  高位推动。将“两清两改两治理”写入今年省委一号文件和省政府工作报告,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亲自谋划部署,亲自专题研究,印发指导意见,带动各级党政“一把手”靠前指挥,层层落实责任。

  上下联动。各级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统筹,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等单位协同配合,组建工作专班,建立协调机制,结合各地实际细化工作方案,将“两清两改两治理”项目纳入乡村建设项目库管理和任务清单优先实施。2025年,全省入库相关项目852个,任务清单中涉及投资7.9亿元。

  宣传发动。坚持村民自治、农民主体,在省内主流媒体设立宣传专栏,对全省1.8万名农村网格员推送宣传短信,向群众发放明白卡、倡议书,通过情景剧、民族歌谣走村串寨传唱,乡语乡音让群众一听就懂、一传就开,喜闻乐见、家喻户晓。

  聚焦关键抓重点

  抓住要点。从群众急难愁盼入手,引导农户把房前屋后收拾干净,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残垣断壁有序清理,统筹改造一批卫生厕所和养殖圈舍,推进生活污水和垃圾资源化利用、生态化治理,实现庭院整洁、村庄清洁。

  破解难点。始终站在群众角度思考问题,采取“高墙变矮墙”、绘图存档、登记备案等方式,消除群众对残垣断壁清理后的土地归属顾虑;运用村级“一张表”成果,分区分重点实现“问题厕所”精准排查整治;结合农业生产,探索推行单户、联户、集中和坡地等黑灰水协同处理技术,推广同位发酵、生物降解等畜禽圈舍改造模式,推进厕污共治,实现种养循环。

  点面结合。综合考虑农村实际,省级安排专项资金14.1亿元面上实施改厕和污水、垃圾治理,有效整合相关资金、政策、项目,探索全域推进,避免各自为战。同时,统筹衔接资金7.4亿元支持445个重点村开展“两清两改两治理”,以点带面推动村庄清洁行动提档升级。

  健全机制强保障

  多元投入机制。充分统筹部门专项、财政衔接、东西部协作等资金,引导各类帮扶资源、社会力量积极参与,鼓励有条件的村集体自筹资金开展清理整治工作。省级根据各地推进情况,采取“以奖代补”方式给予适当补助。

  群众参与机制。事前广泛征求群众和基层干部意见,深入68个县126个乡镇267个村调研,共商共议制定指导意见。推进中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不蛮干硬干、包办代替,开展技术培训1.38万人次、农民家政培训2500余次,引导群众投工投劳、参与进来。

  后续管护机制。各级财政持续加大后续管护投入力度,省市县三级组建技术专家组,探索设立乡镇管护服务队,充实村庄公益性岗位,对相关项目建设、运行和维护提供支撑,构建起县级责任主体、镇村管理主体、村民受益主体的管护责任体系,确保有人管护、能够持续。

  全程跟踪重实效

  暗访督效。省级组建13个工作组,“四不两直”常态暗访督导,及时帮助基层发现解决问题,定期梳理突出问题专报省领导,督促地方举一反三排查整改。

  媒体问效。发挥媒体监督作用,通过正面宣传和反面案例教育推动工作落实。

  常治长效。注重法治化推动,各地相继颁布乡村清洁条例、乡村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条例等,为村庄清洁整治提供法治保障。同时,将庭院卫生、环境治理等纳入村规民约和积分制管理,推动清洁环保理念融入群众日常,逐步革除陈规陋习,构建文明乡风。

  (贵州省农业农村厅供稿)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举报电话: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举报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