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 抓早抓实 质量为先 推动成果形成
时间:2025-09-11 14:21:36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 作者: 字号:【

  为形成一套质量高、有特色、实用性强的普查成果,上海市坚持质量为先,统筹推动、周密部署、扎实推进。截至2025年8月,已完成全市8个涉农区的县级土壤普查成果编制工作,市级成果编制也完成了既定目标,形成了普查数据、数字化图件、文字报告、数据库、样本库五大类成果。

  坚持统筹推动,一体谋划部署。上海市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土壤普查办”)高度重视普查成果的编制,市一级多次召开成果编制工作推进会,对成果编制工作进行全面动员和系统部署;调度数据分析审核、土壤数字制图、文字报告编制和土壤样品库建设等进展,对难点、堵点进行研讨论证,部署市、区一体推进,压实责任,细化分工,制定工作节点,将每项措施落到实处。

  组建专业队伍,突出专精特色。市土壤普查办组建了以市农科院为主,市农技推广中心、市测绘院等为成员单位的成果编制队伍,一体推进成果编制工作;团队成员绝大多数具有研究员、博士等高级职称和高学历,在各自专业领域积累了深厚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涵盖了土壤学、生态学、植物营养学、地理学、信息学等相关学科。成果编制团队根据任务分工成立多个技术小组,充分发挥好各自专业优势,采取集中办公、分工撰写、专题研讨的方式,每周召开工作推进会,依次推进各项成果的编撰,保障了成果汇总工作的高效率和高质量完成。

  学好用好导引,规范成果编制。《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县级成果编制及验收导引》(简称《导引》)是普查成果编制的重要依据。市土壤普查办第一时间组织成果编制单位全面系统学习好《导引》,并严格按照《导引》开展成果编制。一方面组织技术人员参加国家培训,全面领会和掌握《导引》内容和成果编制方法,切实做到将《导引》中的原理方法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另一方面对8个涉农区的土壤普查办、第三方制图单位组织开展了14次分类培训,将成果类型、制图要求、报告格式、成果应用等有关要求落到实处。在成果编制过程中,市土壤普查办制定了任务清单、时间表和作战图,并不定期进行抽检,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确保普查成果不漏不缺,完成规定的硬任务、硬指标;同时,结合实际,设立了新增耕地土壤、退化耕地土壤和土特产区域土壤三个专题调查,进一步丰富了普查成果类型。

  强化专家指导,提升成果质量。质量是普查成果的生命线。市土壤普查办十分注重发挥专家作用,邀请国家级专家20余人次,对上海市普查工作开展了多轮、全覆盖的技术指导与监督检查,涵盖了土壤类型归并与制图、数据库建设、属性图编制、数据审核等内容,切实发挥专家的智囊团作用,确保成果质量。在数据审核过程中,成果编制单位多次召开市级、区级不同层次的专家咨询会、技术研讨会,邀请科研院所、技术推广、高校等不同类型技术专家,对普查海量数据进行会商会审,并结合上海土壤二普资料和2019年以来测土配方施肥、耕地质量等级等历史数据,对土壤三普数据的趋势变化进行原因分析,进一步提升数据的完整性、逻辑性和准确性。

  发动基层参与,强化成果应用。高质量、实用性强的普查成果离不开基层的广泛参与。市土壤普查办积极发动区、镇等基层单位人员力量,在成果编制前全面系统收集了土壤变化、土地利用、经济发展状况等各类历史资料,为成果编制提供第一手数据和素材。在成果编制期间,主动与区、镇等基层农技人员沟通对接,充分发挥基层人员熟悉了解本区域耕地地力状况和农业生产实际的“前哨”和“啄木鸟”作用,帮助核实普查数据的准确性、判定结果合理性,并认真研究基层提出的相关建议,使普查成果更贴近实际需求。同时,上海市还将普查成果与永久基本农田、高标准农田和农业功能区划进行套合分析,增强了成果的实用性,进一步提升普查成果对都市现代绿色农业发展的支撑水平。

  (上海市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供稿)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举报电话: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举报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