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弥勒市竹园镇 深化“三资”清产核资 夯实集体经济发展基础
时间:2025-08-25 10:22:08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 作者:汪小梅 字号:【

  农村集体“三资”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物质基础,关乎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关乎农民群众切身利益。今年2月以来,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市竹园镇通过强化组织领导、规范程序流程、建立健全机制等举措,深入开展农村集体“三资”清产核资工作,全面摸清全镇农村集体资产“家底”,着力实现集体资产清仓见底、权属明晰、管理规范,夯实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基础。同时,持续推动清产核资成果转化,继续深化资产清查,优化资源配置,进一步盘活闲置资源,全面推进村集体“三资”管理规范化、制度化、信息化,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一是组建工作专班。高度重视清产核资工作,成立以镇分管领导为组长,镇农业农村发展和财务服务中心会计人员、村党总支书记(主任)、村报账员、村资产管理员等为成员的清产核资工作专班,统筹开展清产核资工作督查和业务指导。各村(居)成立清产核资工作小组,明确责任分工,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二是明确目标任务。制定《竹园镇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精准清查工作实施方案》,坚持“乡级指导协调、村级清查核实”原则,组织召开专题部署会1次,从工作目标、任务、内容、步骤和要求对“三资”清产核资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和安排。会上,镇农业农村发展和财务服务中心对清产核资工作实操内容、流程和注意事项等进行了培训指导,为后期工作提供了清晰明确的路线图,确保工作有力有序开展。三是加强部门联动。加强镇国土、林业、农业、财政等部门协同配合,每半月定期调度协调,统筹年报确权面积、集体土地、林地、宅基地等面积数据情况,核实比对村级核查数据,确保数据准确无误。自开展工作以来,开展多部门联合调度会议4次,核实完善资产数据30余项。

  规范程序,精准核查。一是明确清查范围。将全镇10个行政村、108个村小组农村集体所有的资金资产资源全部纳入清产核资范围,聚焦资金使用、资产资源经营处置、债权债务、合同管理等重点领域,深入开展资产清查工作,做到不重不漏、应查尽查。二是严格程序规范。以“摸清家底、明晰权属”为目标,严格遵循“清理、登记、核实、公示、确认”五个步骤,确保清产核资过程公开透明。清产核资工作专班分为3个包保小组深入各村开展清产核资工作,严格遵循“以账找物、以物对账、账物相符”原则,通过实地盘点、账目核对、查阅台账资料等方式,对村组集体资源资产进行了全覆盖清理核查,并建立“问题台账销号制”,对发现的资产漏登、处置失范、权属不明等突出问题,逐项梳理问题成因,制定整改措施,推动整改落实。三是严格审查数据。实行数据“双审核”机制,各村组将清理核查出的资源资产登记造册上报村(居)委会,由村党总支及监督委员会对上报的“三资”数额、权属、台账与实物、处置与管理等情况进行复查,确保数据真实、准确、完整后上报镇级。镇农业农村发展和财务服务中心对各村(居)委会上报的数据进行再次审查审核,审核无误后督促各村及时将清查结果在村组公示栏进行公示,充分保障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接受群众监督。通过核查补记遗漏资产资源5项,结转历年完工在建工程2项,下账已遗失或处置的资产6项,开展项目移交登记2项,修正《全国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平台数据20余条。

  健全机制,长效管理。一是建立资产台账。将集体资产按照资源性、经营性、非经营性分类登记,同步建立“一村一档”资产资源台账,台账内容包括资产名称、数量、价值、使用状况、坐落位置等信息,确保每一笔资产都有据可查,构建归属清晰、权能完整、保护严格的农村产权制度基础。同时,将清产核资成果与财务公开、审计巡察相结合,切实保障集体资产保值增值。二是完善“三资”制度。通过开展清产核资工作,发现《竹园镇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制度》滞后于实际,在征求各村、组意见建议后修改完善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强化了资金收支、资产运营、资源开发的监督管理,规范财务核算和资产处置程序,提高了“三资”管理水平。三是健全监督机制。充分发挥镇纪委的监督作用,镇纪委定期对全镇农村“三资”管理情况开展督查,重点聚焦违规处置集体资产资源、违规使用集体资金,村干部侵占、挪用、截留集体“三资”等突出问题进行严肃查处。自开展工作以来,镇纪委共开展专项监督检查2次,发现问题1个,约谈提醒2人。充分利用村组工作群及村组会议方式,让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支持和监督清产核资工作。同时,以抓村级公示为抓手,督促各村、组将资产资源经营处置、合同发包、资产收益等情况全部张贴公示到村、到组、到村级微信群,让人民群众进行监督,不断提高群众对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的知晓率和参与度。

  盘活资产,激发士气。一是提振了干部精气神。清产核资工作开展解决了集体“三资”家底不清、权属不明等问题,治理了“三资”乱象。截至2025年4月,清理收回公司到期未退集体投资款5万元,投资收益0.8万元,清理侵占集体土地资源0.5亩欠缴承包费675元,整治超低价合同1份,实现村集体资产年租金增加4万元。高质量完成清产核资工作,增强了村组干部工作中攻坚克难的信心,诠释了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二是激发了集体经济发展“新活力”。通过清产核资,进一步摸清了各村、组农村集体资产家底,明晰了资产权属,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方向提供了决策依据,为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注入了新的动力。竹园镇围绕“三资”的巩固、盘活、利用、提升,搞活了集体经济,也调动了村组干部发展集体经济的积极性,提高了村集体和农民收入。2024年,竹园镇依托集体资源资产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500余万元。

  (作者单位: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竹园镇农业农村发展和财务服务中心)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举报电话: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举报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