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影”映村 产业生金——北京市通州区唐大庄村乡村产业“破茧”密码
时间:2025-08-25 10:40:27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 作者:宋晓娜 张昆 字号:【

  盛夏时节,走进北京市通州区台湖镇唐大庄村,满目畅然,处处生机。宽敞整洁的村路蜿蜒伸展,时有车辆驶过 ;风格各异的民宿小

  院错落有致,充满童趣的元素点缀其间 ;更有荷塘盛景,莲叶田田,荷香四溢,鱼儿在碧波中自在游弋。

  唐大庄村位于通州区西南部,西邻东六环,北靠京哈高速,村域面积0.8平方公里,拥有138户、480名户籍人口。谁能想到,如今这般生机勃勃的村庄,几年前还是一个“软弱涣散村”。

  短短几年,唐大庄村华丽蜕变的秘诀何在?答案就是:依托紧邻环球影城度假区的独特区位优势,锚定“民宿兴村”发展之路,积极探索农文旅融合的多元业态。如今,村庄摇身一变,成为炙手可热的网红打卡地、旅游休闲村。天南海北的游客纷至沓来,在此落脚休憩,为村庄带来了无限活力。

  产业转型——

  从“金鱼村”到“环影宿游”

  “在探索产业发展方向的过程中,唐大庄村经历了迷茫期,最终才确立了民宿兴村的发展路径。”谈到唐大庄村产业发展历程,村党支部书记赵建民打开了话匣子。

  曾经,唐大庄村是北京市小有名气的观赏鱼养殖专业村,村里近三分之一的农户都靠养鱼赚钱。20世纪末村里还引进一批工业大院,村民就近在工业大院里打工,生活也算稳定安逸。

  变化发生在2016年。这一年,唐大庄村积极响应北京市“疏解整治促提升”部署,陆续腾退村内企业。一个现实问题骤然摆在面前:企业没了,养鱼业也逐渐萎缩,未来的路该向何方?

  转机出现在2021年。这一年,备受瞩目的环球影城度假区盛大开园,距离唐大庄村不足2公里。能否借势腾飞,发展民宿产业?“起先,大伙儿心里都打鼓,民宿?完全没干过啊。”赵建民说。为此,他带领村委会成员以上海迪士尼为蓝本,分析、考察其周边民宿发展情况,反复论证唐大庄村发展“环影宿游”的可行性。

  调研结束后,赵建民与村委会成员确定了发展民宿产业的目标。面对村民不敢干、不愿干的情况,村主任梁智凤率先行动,腾出自家空房,拿出积蓄,办起了村里的第一家民宿。不久后,投资者梁筱娟也看中了这里。2021年,唐大庄村落地民宿4家。2022年,又发展到12~13家。

  “我们一向的思路是,遇到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赵建民说。村里钱不够怎么办?——招商引资、盘活资源。村民担心房子被装坏怎么办?——装修方案透明,装修全程接受村民监督。合同怎么整?——村里制定规范合同模板,明确约定,签约即付一年租金,保证村民权益。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针对专业力量不足的问题,唐大庄村委托公司统一进行房屋资源登记、测绘、建档等工作,确保手续规范、材料齐全。为解决营业执照审批时间过长的问题,通州区将执照审批权下放到乡镇,同时,提前向投资方明确改造规范,只要严格按规范施工改造,一周内即可拿照。

  2023年起,唐大庄村民宿产业迎来爆发式发展。到今年,村里正常营业院落可达150个,客房1000余间;年接待游客超30万人次,民宿入住率超70%。

  如今,漫步在唐大庄村的街巷,风格迥异的小院让人目不暇接,每一扇门背后都藏着一个奇妙的天地。推开“魔法学院”的门,食物的香气萦绕鼻尖,让人仿佛置身霍格沃兹的礼堂。拐进“熊猫小院”,一只只憨态可掬的“小熊猫”正望向门口,眼神灵动,静候朋友的到来……唐大庄村,如同环球影城的微缩景观,让人沉浸其中,在童话的世界里延续奇幻梦境。

  多元融合——

  从“民宿村”到“全域激活”

  在环影半岛露营基地里,树林葱郁,青草如茵。每逢周末或节假日,游客携家带口来到这里,支一个帐篷,生一个炉子,与亲朋围坐,烧烤谈笑,近享美食,远眺美景,肆意享受时光慢下来的乐趣。

  “当下,露营是备受城里人青睐的一种放松方式。”露营基地负责人王岛介绍,“我们为游客提供帐篷、桌椅板凳、烧烤设备的租赁服务。有时,也会邀请乐队来这里演出,丰富游客体验。”

  打造露营基地,增添露营、演出、聚会、团建等消费新场景,是唐大庄村拓展多元业态的有益尝试。当民宿产业发展蒸蒸日上之时,唐大庄村并没有在成绩中停下脚步,村“两委”积极思考,如何将汹涌的“流量”转化为“留量”,实现更长远、更高质量的发展。

  要想保持竞争优势,就不能仅仅依赖民宿这一单一产业。对此,村“两委”决定,探索建立多产业发展路径,培育“民宿+”融合发展新模式。

  基于这一认识,唐大庄村很快绘制出了清晰的“民宿+”发展路线图:深挖在地文化资源,精心打造多元体验项目,拓展“民宿+文化体验”“民宿+工坊”“民宿+研学”等新产业新业态。

  在民宿核心产业的强劲牵引下,“民宿+”战略迅速开花结果,多元业态融合发展的格局正在加速形成:在“魔法餐厅”里,新鲜蔬菜从田间到舌尖百米直达,哈利·波特的文化元素充盈其间,让游客尽享视觉与味觉的双重盛宴;在非遗体验馆里,游客可以亲手制作独特的糖画,感受传统手工艺的魅力;在“魔法邮电局”,不仅能一睹发报机、电报机、有线电话等老物件的风采,还能写下“春日信笺”,寄给未来的自己,为旅程增添一份难忘的回忆……

  “曾经低迷的金鱼养殖业也跟着‘民宿+’的热度焕发出新的生机。”驻村第一书记于云龙说,“村里正在打造金鱼文化馆,融合科技手段,展示养殖历史。此外,我们还计划将北京市水产技术推广站‘科技小院’打造成社会大课堂实践基地,实现庭院经济与文旅产业双发展。”今年,唐大庄村计划陆续举办“冬至唐大庄喊你吃饺子”等特色活动,让游客感受浓浓烟火气。

  活力焕发——

  从“薄弱村”到“和美样板”

  “我每天专门接送往返环球影城的客人,一天能有好几个来回呢,这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村民宋保忠说。今年60多岁的宋保忠,敏锐捕捉到游客前往环球影城的乘车需求,自掏腰包买了辆6座商务车,当起了司机。

  谈到如今的日子,宋保忠算起了账:院子出租年租金有13万;老两口一人负责接送游客,一人在民宿帮忙,月收入近万元。

  更有心思活络的村民,摇身一变当起了老板。村民孙淑敏把闲置多年的老宅改造成“糖小院”面点工坊,光是教游客做老北京糖火烧,每年就能挣8万多元。

  在唐大庄村,像宋保忠、孙淑敏这样吃上“旅游饭”的村民还有很多。如今,唐大庄村的院落年租金均价约11.2万元,年租金总额超1000万元。产业的发展还催生出130余个就业岗位,如民宿管家、餐厅服务员、园林工人等,每个岗位月平均工资4000~6000元。2024年,唐大庄村村集体经济收入超百万元,居民人均收入近6万元,相关从业人员年均增收超5万元。

  既要鼓腰包,也要美环境。近年来,跟村里产业同步发展的,还有村容村貌的焕然一新。

  自2021年起,唐大庄村开始实施美丽乡村补短板工程,陆续完成污水管线修补、户厕提升、景墙改造、街道铺装、步道建设,绿化美化水平一步步提升。2023年,唐大庄村成为北京市“百村示范、千村振兴”工程第一批示范创建村庄。

  收入多了,环境美了,村民的精气神也发生了变化。“以前,村民没有地方赚钱,生活不顺,每个人火气都很大。”赵建民笑着说,“现在好了,家家户户一门心思把日子往好了过,干群之间、村民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和谐了。”

  如今的唐大庄村,正将“为民服务”精准送达村民心坎。村干部主动沉下去,入户问需,谋划建立村民增收保障长效机制,确保发展成果惠及每家每户;创新“热线+网格”治理模式,设立“零宿源”调解工作室,将矛盾化解在萌芽;推进“党建+村规民约”实践,激活乡村善治内生动力。点点滴滴的用心,汇聚成村民心头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昔年鱼跃处,今朝凤来栖。唐大庄村用五年时间,完成了从“一条鱼”到“一间房”再到“一条链”的华丽蜕变。在它的示范引领下,北姚园、东下营、西下营、玉甫上营等环影度假区毗邻村落,纷纷投身民宿浪潮,携手共建“环影宿游”示范片区。如今,“环影宿游”这张独具魅力的乡村文旅名片,正在京华大地绽放出愈加璀璨的光芒。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举报电话: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举报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