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象州县位于广西中部、大瑶山西麓,是国家优质粮食生产基地县、广西粮源基地县,素有“桂中粮仓”和“优质米之乡”的美誉。县域内农业资源丰富,自然条件优越,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
2024年,象州县粮食种植面积45.6万亩,总产量16.65万吨,其中水稻种植面积达到36.51万亩。象州大米综合产值超过16.36亿元,带动超1万户农户参与产业发展,惠及人口超 6 万人。象州大米2022年列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2023年入选第六批广西农业品牌目录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成了一张响当当的名片。
藏粮于地
夯实产业根基
建设高标准农田,夯实粮食产业根基。近年来,象州县大力开展中低产田改造和“旱改水”项目,加快推进全县土地综合整治,推动建设“田成方、路相通、旱能灌、涝能排”的高标准农田,实现了路网渠系贯通,提高灌溉效率、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提高了粮食生产水平,为粮食安全和乡村振兴筑牢根基。全县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达79.2万亩,有效夯实了粮食稳产增产的根基。
全力打造万亩水稻标准化产业示范基地,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象州县持续实施粮食产业提升工程,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互联网”的订单式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推进水稻种植标准化、机械化,实现增产增收。同时,秉持“种植收购、生产加工、产品销售、品牌推广”的全产业链粮食发展思路,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实行“五统一”生产经营模式。建设了马坪、运江、寺村、石龙等4个万亩优质谷种植基地,优质水稻推广面积超 15 万亩,为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藏粮于技
蹚出绿色发展路子
以项目为抓手,提标准稳产能。近年来,象州县立足农业生产实际,积极向上争取,成功申报20多个粮食生产项目,涉及资金5000余万元。
以示范为引领,带动绿色高产高效。象州县精心布局8个水稻高产攻关示范片,打造了1.5万亩示范区域。通过推广工厂化育秧、水气平衡栽培、一喷多促等先进技术进行高产攻关,并同步实施专家 “揭榜挂帅” 机制,为水稻种植提供全周期技术指导。据测产验收,水稻高产攻关示范片晚稻最高亩产达到510公斤,平均亩产450公斤,高于当地平均亩产35公斤,形成显著的示范带动效应,有力推动全县水稻种植技术革新。
以科技为支撑,提质量培优品。象州积极与广西大学等谋求产学研合作,搭建科技创新和推广平台。引进、推广应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设备,提升以双季稻为主的耕、育、种、管、收、烘等全过程机械化水平。同时,大力推广“壮秧早栽+配方施肥+绿色防控+全程机械化”技术模式,提升了水稻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全县水稻优质品种普及率100%,农业科技贡献率71%,农业生产标准化覆盖率达86%以上。
建立体系
打造全产业链条
打造现代化大米加工产业集群。以广西象州太粮米业有限公司、广西象州三和米业有限公司等16家大米加工企业为主,形成产业集群,激发产业活力,年稻谷加工量达15万吨。构建以象州镇为中心,寺村镇、马坪镇、运江镇、罗秀镇为辐射的“一心多点”的大米加工产业布局,实现县域产能全覆盖。2019年6月鸣象牌大米、金太粮有机米获得第十五届广西名特优农产品交易会金奖产品,展现了产业集群的卓越品质。
积极拓展大米产业链条,推动大米下游产品研发生产。以广西宝城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等食品加工企业为依托,大力推动大米下游加工产品开发生产。目前已引进一条全自动米粉机生产线、全自动粉碎机、全自动真空包装机、电砂锅、三边封液体酱料立式包装机等生产及辅助设备共20台(套),形成年产 1 亿包速食米粉的规模,专注于研发生产具有传统特色广西风味的柳州螺蛳粉、桂林米粉、老友粉等速食米粉。
积极推动农产品产加销一体化园区建设,构建农产品数智化交易体系。建设面积约3000亩的园区,配套建设农产品商贸中心、电商物流园、农产品数字化交易中心、智慧产业云仓、冷链物流园、农产品交易中心、象州特产与美食体验街区等项目和功能区,通过整合加工、流通、销售等全链条资源,打造集智能化交易、标准化加工、专业化物流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
拥抱数字化
加快高质量发展步伐
依托广西象州农业科技园区技术力量,象州在各乡镇推动建设10个300亩“智慧稻田”应用示范点,深度融合“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积极推进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融合与应用,系统开展智慧农业试验示范。
重点构建遥感生产系统和精准农业气象服务系统,为基地提供遥感影像生成服务和基础气象服务;搭建智能农机设备及管理平台,配置无人喷洒车、无人机、北斗自动导航系统、农机监控终端设备和农机管理平台,实现农机作业全流程智能化管理与作业状态、质量的实时监测分析;创建双季稻生产过程数字化管理体系,配置水稻智能生产管理系统、种植在线服务系统、标准化种植管理系统、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电子商务平台、综合可视化管理系统等软硬件设备设施,建立覆盖项目区域的数字化水稻生产智能化管理系统。
通过数据的汇集、分析展示,构建产业园以双季稻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大数据服务系统,为农业生产决策、产业升级提供精准化、智能化的数据支撑。
强化品牌建设
提高综合竞争力
象州县依托“象你那么甜”区域公用品牌以及“米哥哥”IP形象,打造品牌传播矩阵,持续加强“象州大米”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以及地理标志产品的宣传推广,推进“象州大米”与全国农产品市场的深度融合。通过建立象州大米公用品牌管理制度,积极开展产品宣传推介系列活动,激活品牌市场活力。同时,支持鼓励经营主体开展绿色大米、有机大米、富硒大米、圳品质量认证申报,大力培育一批名特优新产品和广西农业品牌,加快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的“米袋子”供应基地。成功打造了鸣象牌大米、金太粮有机米等6个绿色、有机大米产品,进一步提升“象州大米”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和地理标志产品的品牌影响力。
在农产品销售体系构建方面,象州县积极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的农产品销售体系。线下层面,通过多元销售路径,搭建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桥梁;通过上海市网购商会的各种活动进行象州大米的路演展示与推广,在上海部分农产品批发市场大型展厅展示“象州大米”品牌,参加2023中国—东盟大健康产业峰会暨大健康产业博览会,强力推动粤桂两地在农业产业合作、农产品供销、品牌推广等领域的深度合作。线上方面,依托便捷的物流网络,构建象州大米电商平台供应链;同时,通过线下注册企业公众微信号、抖音号、线上直播等模式,打造线上线下融合的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全面拓展象州大米销售渠道。截至2024年,象州县建成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1个、县级智慧物流中心1个、乡镇村级电商物流网点152个,农村电商覆盖率超80%。2024年上半年,全县电商交易额达2.5亿元,同比增长16.4%。
(广西壮族自治区象州县农业农村局供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