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存折如何架起“两山”转化的金桥——基于对北京市延庆区四海镇的调研
时间:2025-08-25 10:35:06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 作者:李婧 王静 字号:【

  北京市延庆区四海镇生态存折是运用改革思维推出的一项生态建设新举措,构建起了涵盖村民、在地企业双主体的生态激励体系,促进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相互转化。作为全市首个双主体积分系统,该模式既调动了村民“护绿”的主动性,又引导企业践行绿色发展,将生态保护从政府主导转为全民共建。笔者通过深入调研,总结其创新做法,分析实施主体、资金来源等问题,以期为全国其他地区的相关探索提供参考。

  生态存折产生的基础

  四海镇的生态存折源于已经在当地实施了两年的生态文明积分制。只不过,四海镇对生态文明积分管理体系进行了创新,扩大到村民、在地企业两类主体,把单一主体积分系统升级为双主体积分系统。

  一是村民生态文明积分。以村集体为实施主体,各村成立村级生态文明积分制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结合村庄网格化管理,将全村分为若干片区,每个片区即为一个工作组,村民以宅为单位参与生态文明积分制。采取“正向积分+一票否决”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正向积分包括保护自然生态、提升人居环境、倡导文明新风、发展绿色产业4类12项内容。如村民积极参与村内公共区域环境治理,参与房前屋后绿化、周末卫生大扫除等志愿活动,发展茶菊种植、养殖蜜蜂等生态产业均可取得一定的积分。“一票否决”即:村民如存在破坏生态环境的负面行为,当年不予参加生态文明积分制活动。这些积分,存入生态存折,按照“一个积分等于一元钱”的“汇率”在指定消费点进行消费。

  生态存折以各村作为主体进行积分,由村集体为村民发放。每位参与积分的村民都会拥有一张生态存折,其功能类似银行卡,能详细记录每一笔积分的获取与使用情况。2024年的积分在2025年3月份集中存入积分存折。特别说明的是,每1积分“等同”于1元钱。这不仅是一本记录积分的存折,更是村民参与家乡生态文明建设的荣誉象征,见证着每一位村民为保护环境、推动乡村发展所付出的努力。

  二是企业生态文明积分。以四海镇政府为实施主体,成立企业生态文明积分制领导小组。制定《四海镇企业生态文明积分制实施细则》,同样采取“正向积分+一票否决”方式进行评价。正向积分包括生态资产、生态经营、生态生活、生态公益和生态投资5类28项积分内容,如垃圾分类达标、开展生态保护主题公益活动、镇域内发展绿色经济和与村集体建立利益联结机制等均可得到相应积分。“一票否决”即:若企业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非法占用生态保护红线用地等破坏生态行为,三年内不予参加生态文明积分制活动。企业参与生态积分制获取的积分不用于消费,而是用于评比“生态文明示范企业”,纳入生态存折消费点,作为村民所持积分的消费场景。

  新时代的乡村,已经不是单一从事农业生产和居住的地方,而是创业兴业的热土和休闲旅游的乐土,具有多种功能、多元价值和多样主体,是宜居宜业宜游的新空间。通过“双主体”参与生态积分制,采用“生态存折”这个中介,四海镇实现了生态治理主体由单一向多元转变,推动形成“全民参与、共治共享”的新空间治理新格局。

  生态存折的消费场景

  四海镇利用“生态存折”把村民和企业两类积分主体衔接起来。企业凭借参与生态积分制,被纳入生态存折消费场景,村民持生态存折消费生态积分。目前,四海镇推出了涵盖五个方面的消费场景类型,认定了包括超市、夜市、景区、村咖、民宿、直播间在内的消费点:

  一是消费四海产品。村民可凭借积分在千玲超市和黑汉岭超市兑换各类生活用品,实现积分直接消费;同时,在乡村振兴创客直播间,也能用积分购买四海特色农产品或手工艺品。

  二是畅享四海美食。在花海夜市,村民可使用积分尽情享受烤串、啤酒,感受浓郁的人间烟火气。

  三是体验四海民宿。在小溪嘟嘟、大树与猫、小王子酒店等镇域内民宿,村民可用积分抵扣房费,享受高品质民宿服务,切实体会生态积分带来的实惠。

  四是饱览四海美景。村民可以使用积分兑换九眼楼景区门票,领略四海镇的秀丽风光。

  五是感受四海乐趣。位于四海镇西沟外村的网红咖啡厅看山咖啡也加入了生态积分消费体系,村民可凭借积分购买香浓咖啡,享受惬意时光。

  2024年,黑汉岭村民胡淑琴家获得了812分,成为全村“冠军”。她表示,“去年用积分兑了米面油,今年准备换景区门票带全家一起去玩。”

  兑付生态存折的资金来源

  生态存折消费产生的兑付资金出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壮大后的资金。

  近年来,四海镇通过生态资源转化与绿色产业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村集体再统筹一定比例的自有资金作为生态文明积分资金池。资金主要来源于村集体自主经营收入、村企合作在地企业分红等多元化渠道。

  例如,位于四海镇黑汉岭村的小溪嘟嘟民宿,利用村集体闲置房屋资源开展经营,每年给四海镇村级股份合作社联合社分红22万元,给郭家湾村分红11万元,支付黑汉岭院落租金9.4万元。

  生态存折最终的结算,是由村集体每年年底对各个消费场景进行转账支付结算。例如,黑汉岭村集体2024年经营性收入117万元,2024年村民积分8.6万分,1积分相当于1元钱,就需要8.6万元。村集体在2025年的预算支出中列了8.6万元,专门用于生态存折最终结算。

  可见,农村新型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是生态存折赖以运转的根基。四海镇通过生态存折,将生态系统服务的受益方与保护方联系起来,形成“资源增值-集体创收-村民受益-生态提质”的自我维持资金循环系统,搭建起了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的“金桥”。

  (作者单位:李婧,北京市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王静,北京市延庆区四海镇人民政府)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举报电话: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举报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