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我国自古以农立国,农业向来为国脉所系,民生之基石。农业兴则基础牢,农民富则国家盛,正如春秋时管子所言,“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可见无论从宏观层面还是微观角度,农业基于我国之重要性不言而喻。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中国自古就有祭天祭地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传统。我国少数民族历来也有庆祝丰收的传统,如藏族的望果节、珞巴族的昂德林节、壮族的霜降节、水族的端节,湘、黔、桂等省区仡佬族、苗族、布依族、白族、壮族和侗族的尝新节以及台湾省的少数民族丰年祭等均为谷物丰收时的庆祝之礼,庆祝活动承载民俗与文化的传递。因此,从国家层面设立一个各民族共同参与、共庆丰收的节日,有利于促进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和睦团结和共同发展。“中国农民丰收节”可视为一个文化符号,将“三农”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通过节日唤醒人们逐渐淡忘的乡土与乡愁。以节为媒,传承文化,寻找归属,汇聚人民对农业文化的情感寄托。
丰收节举办日期为每年“秋分”,是由党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设立的节日,是国家层面第一个专门为农民设立的节日,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向社会传递出重农崇农的价值导向。而且丰收节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新路径,承载着农业发展的丰收节也为“三农”的知识传播、社会关注、农业提质增产提供了新的路径。
丰收节的文化内涵与传承弘扬
丰收节蕴含着中国传统农业文化的延续与发展。中国地大物博,物产丰饶,农耕文化是中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生产与生活智慧的结晶,它体现和反映了传统农业的思想理念、生产技术、耕作制度以及中华文明的内涵并呈现出显著的区域性特点。中国农耕文化在不断发展演进中实现了“北方牧业、中原旱作与南方稻作三种农业类型优势互补、彼此互济,促进了中华文明突出的统一性特征的形成”,我们可以在内蒙古高原见到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牧业景象,在关中平原见到风吹麦浪的夏收场景以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稻鱼共生的农业生态景观。
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祖国大地的丰收盛况激励着农人们继续前行。丰收节除了节日的庆祝,消费的拉动,经济的增长,更重要的是传统农业技术的传承发展与活化,新技术的使用与推广,农人观念的转变,以及人们对“三农”的新认知。因此需更加关注文化与“三农”发展的内在关联,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为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添砖加瓦。
丰收节引领下的城乡消费新趋势
除主会场庆祝活动、惠农政策与成果展示、农民风采展示、服务下乡、农业技能展示的活动外,城乡消费促进也是节庆活动的重要支撑活动之一。每年的丰收节金秋消费季、“菜篮子”产品消费促进行动等通过流量倾斜、金融惠农等措施促进农产品销售,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多渠道进行信息的传递与宣传,通过增加曝光量引流扩大市场认知与消费者认可,从而带来农产品的推广与销售。再加之线下与线上渠道配合,全国各地的农产品均可方便快捷地到达消费者手中。
“土特产”附加属性与文化内涵得到释放,产业链上下游得以打通。挖掘释放“土特产”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生态价值,通过搭建产销对接平台、宣传推介农业品牌,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农业品牌发展、促进优质农产品消费的良好氛围,助力农民增收致富,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贡献。电商平台助力“土特产”走出乡村,本土化农产品市场认可度不断提升。2024年9月,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与淘天集团研究中心联合发布《2024淘宝丰收节报告》。报告显示,随着电商基础能力建设逐步完善,数字化程度逐步提高,同时借助电商直播、线上半托管等模式创新,新疆、甘肃、青海、云南等西部省份农产品越来越受消费者欢迎,西部地区农业优势日益凸显。报告发现西部农产品电商崛起,一年卖出超400亿元农产品,全国农产品电商增速最快50强县中,西部省份占46%;直播出圈,更多生鲜农产品从直播间被买走;浙江卖出全国五分之一的农产品;广东承担全国六分之一的农产品消费;90后是淘宝购买农产品的绝对主力;中式养生国风带动药食同源和滋补农产品热销;国产品牌蔓越莓、国产品牌樱桃、国产品牌坚果制品、国产品牌咖啡、国产品牌蓝莓等国产农货正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可。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中国农村电商研究中心主任郭红东教授指出:“乡村振兴关键在于产业振兴,要做好土特产文章,运用各类电商平台和销售方式,对接产地市场供给和销地市场需求,让土特产卖得顺畅卖出好价。淘宝丰收节报告充分说明了电商平台对于土特产销售的重要性”。
重农崇农导向下农民物质与精神的双重提升
以节庆活动带动的精神文化获得感也随着丰收节的举办不断提升。各地农民群众以节为媒,庆丰收、展丰收、乐丰收、享丰收。提到丰收节,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区鲁黑村党总支副书记方兴杨高兴地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让农民腰包越来越鼓、生活越来越美好,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这正是我们的盼望。”文明乡风助振兴,节庆活动提振农民群众的精气神。2025年大地流彩·全国和美乡村篮球大赛(村BA)活动于4月13日在贵州省黔东南州台江县台盘村正式启动,活动鼓励各地结合农闲、农事农季和民俗节庆,北中南赛区各具地域文化特色,充分展现不同主题的“村BA”文化。湖南溆浦县双井镇,球员场上奋勇拼搏是对家乡的热爱,场下加油呐喊是对邻里乡情的回馈;“人工降温”风扇团队、乡亲们自带小板凳围观的烟火气不曾消减;尊重对手、团结互助的草根体育精神贯穿始终。“村BA”展现的源于乡土、服务于乡的活动本质,让村民生活更丰富、让乡里乡亲更融洽。江苏如皋陆桥村借力“小篮球”,在乡村振兴道路上“大阔步”。江苏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党群工作局局长马乐提到“篮球团结力量,村民之间、村社之间、干群之间,因打球而更加融洽,村民生活更加丰富、乡村产业更加兴旺”。
丰收节化风成俗,短短几年,已演变为亿万农民庆丰收、全民参与享丰收的盛大节日,丰收故事、农民故事、乡村故事借助节日平台被广泛传播。带着党中央的关爱,强农惠农措施正在助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暑热退、凉风起,金秋在望!一幅农产品丰收景象、和美乡村美丽画卷、农民生活幸福图景正在我们眼前缓缓展开。
(作者单位: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