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从五个方面打造丰收经济
时间:2025-10-17 09:29:45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 作者:刘合光 字号:【

  2025年的中国农民丰收节是第八个农民丰收节。办好丰收节具有重大特殊意义。丰收节饱含着党中央、国务院对亿万农民群众的真挚关心、对“三农”工作的深切关怀。丰收节是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的重要举措。丰收节是以农民为主体的节庆活动,办好丰收节就是要让农民在经济上得实惠,要让农民在丰产的基础上实打实地增收,这是举办丰收节的重要价值体现和重要目的。基于这个目的,2025年的丰收节尤其注重着力打造丰收经济。

  丰收经济是与农业丰收相关联的一系列经济活动,目的是促进农产品和农文旅服务产品的产销对接,进而促进农民增收。丰收经济和丰收节具有一定关联性,一是在时间上有吻合性,都发生在农业丰收时节;二是在目的上具有一致性,都为了农民获得实惠;三是政策取向上具有紧密相关性,举办丰收节,打造丰收经济,政策取向都是为了促进“三农”向好发展,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

  如何打造丰收经济?

  除了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节庆活动目标设计上要有体现、在节庆活动内容上要有融入之外,还要深入理解打造丰收经济的逻辑,然后在重要方面做好部署,切实实现让农民得实惠的目标。

  理论和实践表明,丰收经济打造主要遵循如下逻辑:吸引力逻辑、供需对接逻辑、效率逻辑、创新逻辑、投入产出逻辑。吸引力逻辑是所有节庆经济都要遵循的运行逻辑。如果没有吸引力,生造的节庆活动必然流产。一旦设立了有吸引力的主题、安排了有吸引力的活动,就会吸引上规模的活动参与者,才有丰收经济的深度参与人。供需对接逻辑是经济运行必须遵循的逻辑。集文化功能和经济功能于一体的节庆活动,其运行离不开供需的对接。供需互动自然产生经济。效率逻辑是市场运行的重要逻辑,经济活动中资源配置的基础力量就来自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的资源配置模式是市场配置模式。打造丰收经济,离不开市场,同样要发挥市场的决定性配置作用,要鼓励各主体在市场上的竞争,要用效率标准衡量丰收经济的成色。设立丰收节是一项创造,把丰收经济纳入丰收节的功能设定和活动安排也是丰收节发展中的创造。创造要遵循创新原则,要展开新的组合,要开创新的模式、新的可能、新的空间。打造丰收经济,就是要敢于大胆创新。投入产出逻辑是任何经济活动和任何系统都遵循的运行逻辑。打造丰收经济要舍得投入,打造丰收经济要注重期望产出,而且是有效率的产出。

  基于以上逻辑,打造丰收经济,需从以下五个方面着力推进。

  一要着力增强丰收经济的吸引力。丰收经济强调对丰收产出的消化吸纳,要促进消费者对农产品和文旅服务产品的消费。增强丰收经济的吸引力,就是要把城乡消费者的吸引力投射到丰收的农产品上,投射到多样化的农文旅场景中。一要加强活动安排,把丰富多彩的活动组织起来,增强互动性,增加体验环节,增强参与者舒适度和获得感;二要充分展示丰收的农产品和文旅服务产品,采取多种方式把品质、安全性、消费获得感彰显出来,增强参与者的欲望;三是要加强宣传,让消费者知道这些丰收的农产品和丰富的农文旅服务产品,并对之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欲望;四要把节庆活动和文体赛事、文艺节目、休闲体验结合起来,增强活动黏性,扩大活动参加者规模,扩大丰收经济的受众群体规模。

  二要着力推进丰收经济供需有效对接。从产到销,是农产品经营的惊险一跃,农文旅产品同样要重视这一过程。这个过程就是供需有效对接的过程。供需若不能有效对接,丰收就不经济了,反而变成了过剩积压。推进丰收经济供需有效对接,以下三个步骤必不可少。第一步是搜索,发现农产品和农文旅产品的有效需求者,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偏好,以利于有针对性地投放农产品和农文旅服务产品。第二步是搭建平台。平台是产需对接的舞台,是展示农产品和农文旅产品的窗口,是生产者和消费者对话的通道。这个平台要具有便利性,方便生产者和消费者沟通,方便产品和服务展示,方便双方或多方签约下单。这个平台也要具有时代性,要用时代流行的技术和方式搭建,可以是洽谈会,也可以是网络平台。第三步是签约或下单。对接的目的是以契约精神实现产销对接,把意向落实在文书上,把对接落实在协议上,使之具有法律保障性;把对接落实在购买行为上,体现为最终的经济活动成果,提供者获得收入和满足,消费者获得美好的产品消费享受和体验。

  三要着力提升丰收经济的效率。经济活动讲究时效性,市场经济强调效率意识。着力提升丰收经济效率,有四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增强吸引力的高效方式,运用网红直播方式吸引注意力,快捷吸引受众,提升丰收节的知名度、参与率,提升丰收经济参与者的参与深度,增强丰收经济对接的效果。第二种方式是做好提前量的高效供需对接方式。凡事预则立。预先设想,预先展播,预先引导,预先沟通。把功课做在前头,最后才把对接仪式放在现场。第三种方式是竞赛方式。竞争是效率的催化剂。采取竞赛方式,发挥竞赛参与者积极性和创造力,促进丰收经济品类更加丰富、活动更加精彩、对接更有成效。第四种方式是人工智能方式。运用人工智能技术精准搜集需求者,精准匹配产销双方,节省时间,节省成本,提高效率。

  四要着力为丰收经济注入创新动力。创新涌现生产力。打造丰收经济要激励创新,要向创新要动力。为丰收经济注入创新动力,要注重以下四个方面的创新。第一要注重思维创新,把办丰收节和打造丰收经济结合起来,活跃思维,坚持运用系统观念、开放理念、创新理念、协调理念,谋划节庆活动,布局丰收经济。第二要注重管理创新,把数字技术、智能技术等先进技术和有关先进管理技术融入管理活动,提升管理效率和效果,把节庆活动和丰收经济高效办好。第三要注重技术创新,无论是搭建销售平台,还是创建乡村文旅场景,还是筹办丰收节庆活动,都要推进技术创新,用新技术解难题,用新技术优化方案、优化活动环节、优化产品、优化服务,提升产品和服务品质,降低成本,提升吸引力,提高供需对接成效。第四要注重产品创新,要围绕优品质、省环节、降成本,不断创新农产品品种和文旅服务产品品类,以与时俱进的产品创新不断延伸农产品和农文旅服务产品的生命周期,提升其市场畅销力,不断增强丰收经济的经济效果。

  五要着力为丰收经济的期望产出加大有效投入。在系统谋划、科学研判的基础上,打造丰收经济,要舍得投入。投入是活动开展的基础,是丰收经济打造的前提。获得丰收经济的期望产出,要注重在以下六个方面加大投入。一是前期研究投入。谋划是赢得成功的前提。打造丰收经济不打无准备之仗。因此必须设立研究专项,分析新需求,系统谋划好丰收节活动安排,系统谋划好丰收经济的各类项目,形成科学可行的节庆方案和丰收经济企划方案。二是活动场景打造投入。丰收经济和丰收节活动以一定场景为依托,活化场景利于增强活动吸引力,值得投入。三是平台建设投入。搭建产销对接平台、农产品展示平台,新技术展示平台的投入也必不可少。四是惠民投入。吸引观众、吸引丰收经济参与者,要舍得给予优惠。五是宣传投入。丰收节品牌打造、丰收经济细项品牌打造,均要加强宣传。要为增强节庆活动和丰收经济吸引力、受众理解接受程度,加大利于开展各类宣传的投入。六是乡村休闲观光经典线路打造和乡村活动筹办投入。为促进农产品销售和吸引城乡居民下乡消费,通过有效投入,增强经典路线的吸引力,让更多的乡村活动能够带来流量、聚集人气,从而利于打造城乡消费的“大卖场”,增强消费意愿,激发消费潜力,促进丰收经济取得切实成效。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举报电话: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举报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