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 共享资源 共创活动 共庆丰收
时间:2025-10-17 09:48:35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 作者: 字号:【

  近年来,上海坚持农民主体、突出共创共享,精心组织中国农民丰收节,全面展现农民富裕富足、市民可感可享、城乡共同繁荣的超大城市城乡融合发展新面貌。

  坚持城乡共享

  搭建节庆促进消费新场景

  积极培育丰收经济,市区两级合力打造农产品消费“大卖场”,搭建展销服务平台,创新特色消费场景,营造庆丰收浓厚氛围。

  以丰收市集点燃城乡消费烟火气。上海聚焦中秋、国庆“双节”消费旺季,开展融合线上线下、贯通多元场景的促消费活动。在丰收节主会场浦东新区世纪公园设立“丰收市集”,组织全市各涉农区农业经营主体、高校等设摊展示,展销丰富的地产优质农产品和乡土特色美食。

  以品鉴推介焕发沪上优品新生机。结合地产优质农产品品鉴推介活动年度计划,设庆丰收主题系列时令专场。在主会场活动中,发布超级稻“嘉禾优175”。同期举办的市级地推活动,以地产优质稻米为食材,现场烹制原味米饭等供市民品鉴。

  以农旅联动彰显海派乡村美图景。结合国庆长假,主会场活动发布上海美丽乡村休闲旅游行精品线路,以视频和画册形式展现宜居宜业宜游的上海特色乡村风貌,吸引各方来客体验沪味乡村。闵行区开展“我要上村晚”群众文艺汇演特色节目,着力打造“大治河、大舞台、大丰收”的“村晚”文化品牌。

  注重城乡共创

  聚焦产业融合发展主动脉

  突出上海农业向科技与金融要空间、向品质与特色要效益、向创意与服务要市场的实践,全要素、全链条打造丰收节时空立体模型。

  借力发展“广”招资源。大力推进农业农村投资促进工作,投资领域不断拓展,资金构成不断优化,产业布局不断完善。主会场发布农业农村投资促进宣传片,市农业农村委与头部企业、科研院所、金融机构等签订合作发展框架协议,充分发挥各方在资金、技术、人才、服务等方面的特色优势,共同提升都市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水平。

  数字应用“精”准把控。为实现从种源到销售的全流程数据上链与精准追溯,上海运用区块链技术打造“区块链+地产优质农产品”溯源应用场景,并在主会场发布。目前,已推出了附上专属“区块链身份证”的品牌农产品,只要拿出手机扫描二维码,就可以清晰地了解这些农产品的种源、产地、生产、加工、监管等情况。

  携手联结“深”耕合作。主会场活动上,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与所在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代表共享反哺的城乡融合发展共享仪式,诠释了上海城乡携手走好乡村振兴共富路的生动实践。

  突出城乡共庆

  唱响农民礼赞丰收主旋律

  设立丰收节活动工作专班,发动各成员单位挖掘条线资源,并积极吸引企业加入,提供更多资源和资金支持,形成“政府引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

  让丰收之光点亮浦江两岸。2024年在主会场活动前夜,丰收节主题“学用千万工程 礼赞丰收中国”与“城乡融合 共享丰收”点亮了震旦大楼与花旗大楼。亮灯环节邀请了农民代表、驻村第一书记代表、“头雁”代表和金融机构代表们共同见证,广大市民和游客驻足停留、拍摄留念。

  让丰收之音遍布大街小巷。活动主办方携手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精心策划并持续推出系列主题宣传节目,让丰收之音深入都市阡陌。《直通990》访谈节目邀请了多位乡村发展领域的专家与代表,就乡村振兴、农业现代化等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为公众提供了丰富的信息。

  让丰收之美沁入千家万户。上海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要让农村展现现代化发展的新貌,要让农民享受现代化生活的质量。举办丰收节系列活动,展现了上海高质量建设美丽家园的成果,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各项工作整体提升,助力打造都市里的乡村、乡村里的都市,绘就超大城市城乡融合新画卷。

  (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供稿)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举报电话: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举报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