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是传统畜牧大市,被誉为“中国长毛兔之乡”,2019年成功创建国家级中华蜜蜂保护区。近年来,临沂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地方特色产业发展的指示批示,将发展畜牧特色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以兔、蜂产业为代表的特色畜牧业发展迅速。2024年,全市肉兔存出栏分别达到320万只和1100万只,长毛兔存栏20万只,蜜蜂存养量11万群,梅花鹿存栏2万只。肉兔屠宰企业16家,蜂产品加工企业6家,年屠宰肉兔1000万只,年产蜂蜜3200吨,特色畜牧业产值达到30亿元。长毛兔存栏量、蜜蜂存养量等六项指标位居全省第一。先后举办山东省兔产业高质量发展现场推进会、“5·20”世界蜜蜂日主题活动。
强化政策保障,搭建产业发展“快车道”。临沂市高度重视畜牧特色产业发展,先后出台《加快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的意见》《关于建设现代兔产业体系的实施意见》以及特色产业专项补贴,全市每年争取畜牧特色产业相关财政资金300多万元,统筹分配涉农资金1000多万元,助力特色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聚焦贷款难、防疫风险大等养殖场(户)关心关注的重点问题,与金融机构、保险公司合作出台了贴息贷款、兔鹿保险等一系列扶持政策,联合山东农担贷,累计发放贷款1.5亿元,特色养殖保险总保额达1500万元,其中肉兔、梅花鹿商业保险为全国首创,肉兔每只保额20元、种兔60元、梅花鹿7000元,解决了养殖场户养殖风险。通过基金撬动、财金联动,持续放大财政资金引导吸附作用,吸引社会资金超过10亿元,为全市畜牧特色产业发展提供坚实资金保障。
创新养殖模式,点燃农民增收“新引擎”。依托特有的资源优势,大力推行质量标准化、饲养科学化、防疫规范化、服务系列化、效益最佳化“五化养殖”新模式。大力发展庭院经济,由龙头企业提供供种、防疫、技术培训、饲喂标准、回收的保姆式跟踪服务,显著降低养殖风险,迅速提高养殖量,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目前全市已带动3000户农民养殖肉兔、蜜蜂,年人均增收超过2万元。其中龙头企业山东兔兔科技公司首创的“集装箱模块化养殖”模式,生产方式灵活机动,成活率达98%,实现农户单箱饲养25天,就能获得1600元收益。
聚焦三产融合,打造产业振兴“金钥匙”。肉兔产业方面,全市已基本形成“饲料生产+种兔繁育+商品兔养殖+屠宰分割+粗精加工”的全产业链,建立以“育种中心+养殖小区+庭院经济+技术培训+饲料供应”为核心的原材料供应体系、以智能化养兔设备研发制造、智能养兔管理系统开发等为核心的赋能体系,以屠宰、生鲜、熟食、休闲食品、预制菜、宠物粮为核心的深加工体系。全市研发新型兔肉产品10余种,包括红烧兔头、风味手撕兔、功能性兔肉酱、兔肉类预制菜等,肉兔全产业链产值超过20亿元。蜂产业方面,全市蜜蜂存养量占全省的20%,拥有先进蜂蜜灌装线9条,具备了从高端产品到适合大众消费的蜂产品生产能力,现每年从全国各地采购原蜜1万多吨,约占全省蜂蜜产量的80%,已成为全国蜂产品销售重要集散地,全年蜂蜜电商销售额超过2.5亿元,位居全省第一。临沂高度重视蒙山蜂蜜品牌打造,目前共有“蒙园”“沂蒙花香”“巩氏蜂蜜”等知名品牌40个,初步形成产业品牌优势,其中蒙阴县野店镇大石头村每斤蜂蜜可以卖到168元,蜂农年收入可达10万~20万元。积极打造“蜜蜂+旅游”新业态,建设蜜蜂文化科普馆、蜜蜂主题公园和蜜蜂科普大讲堂,筹备建立“蜜蜂小镇”,形成“养蜂基地赏美景+生产工厂观加工+蜜蜂文化园购特产”的蜂文化主题旅游线路,每年接待游客1万余人次,收入600万元。
[作者系山东省临沂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局长、党组书记]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