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崇明区 聚焦四个维度 破解“小马拉大车”难题
时间:2025-05-21 09:07:53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 作者: 字号:【

  近年来,为解决基层权责不匹配、负担重等治理难题,上海市崇明区聚焦村级组织减负、增能、提效、强基四个维度,通过完善治理体系、建立职责事务清单、建优基层人才队伍等举措,持续破解“小马拉大车”乡村治理难题。

  组织减负 服务群众有精力

  严把事项准入。健全村级事务准入机制和基层治理数字化平台工作推进机制,加强对村级组织准入事项和信息系统下沉村级组织使用的准入审核,开展年度评估和动态评估,严格把关准入事项范围,严控清单外事项下沉到村。

  加强动态监测。健全监测、举报、处置的闭环机制,搭建热线电话、网络信箱等桥梁,畅通“点对点”沟通联系、问题直报渠道。建立基层减负村级监测点,定期召开减负专题座谈会,不断巩固减负工作成果。

  开展常态清理。对村级组织的机制牌子、信息系统、开具证明事项等情况开展定期评估、动态清理,做到发现一点、整改一片、规范一类。2023年以来,共清理挂牌1192块,村级组织使用的电子台账、纸质台账、区级信息系统压减率分别达到81%、76%、75%。

  资源下沉 党建赋能聚合力

  深化拓展党建微网格。建设“15分钟社区治理微圈”,全区划分为984个党建“微网格”,每个微网格覆盖300~500户,以党建“微网格”为基本依托,有效整合综治网格和服务网格,推进“多格合一、多网融合”。全区实现乡村治理积分制行政村全覆盖。

  推动服务资源下沉网格。全面梳理乡镇、群团组织、社会组织等资源,形成法律、治理、服务等资源项目清单。形成定点“资源清单”,供群众按需“点单”。延伸“民情日记”大走访至“微网格”,全覆盖、常态化开展调研走访、上门送单,确保“民有所需、我有所应”。实现“三所联动”机制乡镇全覆盖。

  推动治理力量到村汇聚。选派50名驻村指导员到集体经济发展任务较重的村担任“第一书记”,选派24名优秀骨干担任村党组织“第二书记”。鼓励乡镇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下沉到微网格、村民小组担任“第二微网格长”“第二组长”。开展“五新行动”,引领新兴领域群体主动融入村级组织,为乡村治理聚力赋能。

  治理提质 履职尽责有张力

  推行“小微权力”清单。在全面梳理村级组织依法履职事项清单和依法协助事项清单的基础上,探索建立“小微权力”清单,为村干部依法依规履职用权提供“说明书”,为群众便捷办事提供“明白纸”。

  建立“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对与群众密切相关的社会保障、优待抚恤等政务服务,文化活动、旅游咨询等文体服务,养老、幼托等生活服务,医疗、法律等专业服务进行全面整合梳理,建立公共服务事项基本目录清单,使得公共服务更全面、更系统、更精细。

  完善“村级事务公开”清单。形成村务、党务、财务等“三公开”规范目录清单,充分发挥基层治理数字化平台“村务公开”作用,规范设置村务公开栏,形成线上线下公开相互促进机制,让群众对村级事务更明白、更信赖。

  治理强基 干事创业有动力

  明确“遴选要求”,选出“好班长”。启动“瀛洲好班长”行动,确定遴选标准,突出遴选重点,通过乡镇考察、组织部门遴选、区级部门联审,全面考察培养对象的日常表现和工作实绩。

  提升“看家本领”,锻造“排头兵”。建立双重带教模式,由乡镇党政主要领导和老村书记开展日常带教学习。围绕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重点内容,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定向了解培养对象的成长动态,及时提供专业指导。

  激发“劲头活力”,提振“精气神”。开展挂职锻炼、演讲交流等活动,依托上海智慧党建网、上海崇明等媒体,宣传“瀛洲好班长”突出事迹和经验做法,对表现突出的培养对象,优先给予评优评先。

  (上海市崇明区委组织部供稿)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举报电话: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举报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