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武鸣区属亚热带季风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近年来,武鸣区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沃柑产业,通过科技创新、品牌建设、市场拓展等多种手段,将沃柑打造成带农增收的致富果。
引种新品推动产业发展
武鸣区柑桔种植历史悠久,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广泛种植温州柑、椪柑、红江橙,2005年以后又引进种植砂糖桔、黄帝柑、默科特、茂谷柑等品种。然而,2012年以前,武鸣区的柑桔种植模式还处于相对传统的阶段,以农户自发种植为主,零星分布,缺乏技术支撑,产业化水平低,经营管理方式粗放。
2012年,武鸣区引进了沃柑。2014年,武鸣沃柑成熟上市,以其外观美、口感好的特点成为当年水果市场的爆款。武鸣沃柑种植具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从“天时”上来看,2010年前后,湖南、江西、广西等地黄龙病暴发,导致全国柑桔面积大幅减少,国内没有优质的晚熟柑桔品种上市,急需优质的柑桔新产品。从“地利”上来看,沃柑是喜温品种,在一定范围内,积温越高品质越优。武鸣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北回归线穿境而过,光热充足,雨量充沛,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无霜期长,平均气温在20℃左右,年平均日照时间在1660小时左右,有效积温高,年均降雨量在1300毫米上下,是最适宜种植沃柑的黄金纬度。同时,武鸣区土地肥沃,含硒丰富,富硒土地面积198.3万亩,分布面积占总面积80%以上,其中优质富硒面积12万亩,位居广西前列,土壤中富含有机质及各种有益的微量元素。从“人和”上来看,武鸣农业发展水平较高,农民种植经验丰富。独特的地理、气候、土壤条件和人文、技术,培育出品质独特的武鸣沃柑,是目前在武鸣区所有晚熟柑桔品种中种植综合性状况表现最好的品种,也是最具有发展市场潜力的品种,被称为柑桔中的“皇后”。
武鸣沃柑的品质和销量吸引了社会投资流入助力大规模种植。仅仅经过几年发展,武鸣沃柑种植面积从2012年的800亩发展到2020年的46万多亩,产量从2014年7334吨增加到2023年150万吨,占广西沃柑种植面积三分之一,是全国沃柑种植面积最大的县(区),成为广西乃至全国最具特色的沃柑产区和全国水果经销商聚集的重要集散地。全产业链产值超百亿元,撑起了武鸣区农业经济半壁江山。
武鸣沃柑产业发展不仅仅局限于种植,更在产业链的延伸上做足了文章。目前武鸣区建立起智能化分选包装、冷链物流配送等初加工体系,建成136家水果采后商品化处理初加工厂,年加工能力达168万吨,拥有水果冷库363座,总库容达21.8万立方米,有效延长了沃柑的保鲜期和供货期。吸引深加工企业落户武鸣区,年加工沃柑能力5万吨,产值5亿元。通过先进的加工技术将新鲜沃柑转化为果汁产品,在保留沃柑营养成分的同时,还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为果农带来了更多的收入。
绿色种植提升产品品质
武鸣沃柑果实外观美,肉质细腻,入口化渣,汁液丰富,味道甘甜。同时,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元素,如维生素C、葡萄糖和果糖、膳食纤维和果胶、硒钙磷等矿物质。
武鸣沃柑的品质来自于绿色生态标准化种植。武鸣区建立起标准化种植体系,变粗放型种植为规范化种植。一是培育种苗芯片。建立“高校+龙头企业+高水平科研机构”共建共享机制,依托广西农业科学院、西南大学柑桔研究所等专家团队技术力量,建设成148亩武鸣沃柑种苗繁育中心,每年供应沃柑无病种苗100万株以上,从源头上对沃柑种业的“芯片”进行把控,解决沃柑种苗来源不明、品种不纯、果品不一等问题。二是制定行业标准。武鸣区参与制定沃柑产业国家标准1项(《沃柑产业扶贫项目运营管理规范》)、广西地方标准2项(《武鸣沃柑生产技术规程》《沃柑采收及保鲜贮运技术规程》),获得各类专利15项,有效推动沃柑产业健康发展。三是打造高标准示范园。强化水果示范基地建设,规范沃柑生产技术规程,采用水肥一体化、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先进的生产技术,进行标准化生产,打造国家级农业科技示范园10个,绿色高产高效生产基地20个,通过榜样示范、辐射带动,推动武鸣沃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品牌赋能拓宽销售渠道
健全品牌赋能机制。编制《武鸣区打造“中国沃柑看武鸣”品牌实施方案》《武鸣沃柑区域公用品牌发展战略规划》等规划性文件,明确“武鸣沃柑”品牌发展方向和目标。推进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建立以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为核心的商标品牌体系。“武鸣沃柑”先后获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获得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市场新锐品牌,列入广西农业品牌目录。连续三年入围中国品牌价值评价区域品牌(地理标志)百强,经2024年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审定“武鸣沃柑”品牌价值达84.21亿元。截至目前,使用“武鸣沃柑”地理标志的企业共有29家,“鸣鸣果园”“起凤橘洲”“茂谷源”等沃柑品牌在全国具有一定的知名度,有力推进了武鸣沃柑销售。
创新国内销售模式。健全 “互联网+”线上线下营销机制,建成“厂家网”“鸣鸣果业”“南方果仓”等一大批电商企业,与淘宝、拼多多等电商平台合作,通过“农地云拼”、产地直发等模式实现“产销直连”,电商销售达到销售总量的5%以上。打造南宁北农产品交易中心、双桥长丰沃柑交易市场等交易集散中心,将田间地头、马路市场零散销售的沃柑集中到交易中心,进行分选包装,并发往各地,解决了小面积种植户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支持企业在广州、上海、沈阳等大城市设立产品直销体验店,实现产品畅销全国。
开辟国际出口一站式通关服务模式。完成60多家出口基地和出口分选包装厂认证,制定7个出口沃柑地方标准,提升出口企业质量管理水平。专门开辟属地查检“绿色通道”,落实“5+2”预约查检,启用属地查检系统和“云签发”,放行速度由原来的半个工作日提升至几分钟,保证沃柑的出口品质,以最快路径最短距离降本增效。实现了武鸣沃柑远销加拿大、俄罗斯等二十多个国家,2024年出口量达20万吨,出口额15亿元,出口份额实现约24%的增长。
积极开展品牌宣传和产销对接活动。2024年在广州、大连、哈尔滨、武汉等地成功举办沃柑产销对接活动,组织企业参加中国—东盟博览会、广西“桂字号”农产品展销会、供圳农产品展销会、广西农业国际博览会等,积极联系各国商会和政府、企业代表,先后邀请中东阿联酋商会、柬埔寨企业代表、东盟多国议员代表、泰国采购商到武鸣农业龙头企业参观洽谈,推介武鸣沃柑,拓展了国内市场,增加了出口渠道,实现2023—2024年武鸣沃柑销售季鲜果销售收入60亿元以上。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武鸣区农业农村局供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