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起,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以下简称“医院”)定点帮扶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旺龙村,通过深入调研村庄实际,结合医院自身优势,构建“四梁八柱”帮扶体系——“四梁”即人才援旺、产业援旺、联动援旺、文化援旺,“八柱”即干部驻村、医教帮扶、消费帮扶、产业振兴、联建共进、就业帮扶、文化凝练、文旅打造,为旺龙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奠定坚实基础。
人才援旺 用好第一资源
选派干部驻村。为更好地开展定点帮扶工作,医院专门成立扶贫办(后更名为乡村振兴办)作为定点帮扶管理部门,连续派驻4名管理型干部担任旺龙村驻村第一书记,将各类政策、项目抓好、抓实、抓长远。深化医教帮扶。优质医疗资源缺乏和教育资源缺乏是旺龙村脱贫和振兴道路上的“拦路虎”。医院充分利用自身丰富的医教资源,每年开展不少于4次的送医下乡活动,十多年来,组织专家、教授到旺龙村开展各类健康义诊、健康讲座活动共计60余场次,免费发放5万余元药品,并为旺龙村开设绿色就医通道和远程在线医疗。此外,通过“助学一元捐”,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等系列活动的持续开展,搭建城乡学生交流学习、互相成长的平台和通道,医院捐资助学金额20余万元。
产业援旺 推动强村富民
推动产业振兴。脱贫摘帽前,旺龙村产业单一、基础薄弱,村民主要靠外出打零工来获取收入,土地撂荒严重。针对这一突出问题,医院通过实地调研和统筹考虑,制定“发展特色、以购代捐、联农带农、强村富民”的产业发展思路,根据旺龙村资源禀赋,积极申请中央、省级项目资金和东西部协作资金发展林下种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引导人才返乡。实施消费帮扶。医院通过“以购代捐”等方式购买大米、菜籽油等农特产品,以此促进村集体、村民增收。据统计,十多年来,医院通过以购代捐、线上订单、农产品展销会等多种形式购买旺龙村农特产品共计400余万元,村集体、村民获益60余万元。
联动援旺 拓展帮扶圈层
开展联建共进。定点帮扶伊始,医院探索结对帮扶模式,党支部定期开展帮扶活动,解决农户在医疗、教育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如康复医学科党支部对接旺龙村一户连体婴儿家庭,每年免费为其开展健康查体,支部党员与该户“结对子”,资助其子女完成学业。医院党支部与旺龙村党支部签订联建共建协议,每季度联合开展一次主题党日活动,定期交流党建工作经验,进一步加强旺龙村党支部建设。做好就业帮扶。结合技能和就业意愿,医院后勤部门为旺龙村困难户提供就业岗位,旺龙村“两委”对全村困难户从年龄、文化程度、专业技能等方面进行了摸底调查,后勤部门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有20人于医院务工,医院免费为其提供食宿,他们中大部分在城市购房定居。
文化援旺 注重挖掘应用
强化文化凝练。从物质文化层面看,旺龙村有茶马古道遗迹、旺龙梯田及云海竹林等文物古迹、自然风光。从非物质文化层面看,旺龙村有劳动山歌、族规族训等特色文化资源。驻村第一书记通过查阅县志、族谱,走访族老等形式,深入挖掘旺龙村独特历史文化,结合旺龙梯田保护开发,于梯田核心处打造30余米旺龙村历史文化长廊,成为旺龙人的“精神家园”。聚力文旅打造。积极谋划农文旅融合发展这篇大文章,以旺龙梯田为核心区,邀请第三方专业设计团队驻村开展农文旅发展规划设计,逐步形成“旺龙梯田+观光体验+文化活动”农文旅发展模式,结合春夏秋冬不同季节特点,举办“花海摄影节”“稻田游玩体验”“丰收节”“云海竹林写生”等系列农文旅体验活动,让群众在家门口获得“赏花经济”“体验农业”带来的收益,逐渐形成旺龙村的新产业、新业态。
(作者单位: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