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以赴战“三夏” 守好“江淮粮仓”
时间:2025-06-23 09:30:10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 作者: 字号:【

  安徽是农业大省、粮食大省,每年净调出粮食200亿斤左右,是全国5个粮食净调出大省之一,是第二大口粮净调出省。安徽锚定“建设江淮粮仓”目标,千方百计提单产、稳面积、增效益,推深做实“良田、良种、良机、良法、优链、优农”工程,着力构建现代粮食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为更稳更牢端好“中国饭碗”作出安徽贡献。

  在“三夏”生产关键期,安徽省全力抓好夏收夏播种管,奋力夺取夏粮丰收,一季一季压茬推进,为全年粮食生产开了个好头。

  在夏收上,立足于抢收快收、颗粒归仓。一是准备足。麦收之前,安徽省就提前开展摸底调查,精准掌握辖区收割机数量及分布,动态掌握参与跨区作业机具出返情况,全面做好机具需求研判,适时发布并开展作业引导和生产调度。举办农机服务组织负责人和农机手培训班,加强机收作业驾驶操作技能、安全生产、应急调度、机收减损等内容的培训,引导农户提前对接机手,开展订单服务,积极提高小麦抢收工作组织化程度。累计投入大型高性能联合收割机16万台。二是服务好。安徽省积极做好跨区服务,在高速公路出入口设立跨区作业绿色通道,落实好免费、快速通行政策,在小麦主产县(市、区)主要路口、重点乡镇设立跨区作业接待站,为跨区机手转移和作业提供周到细致服务,累计设立农机跨区作业接待站260个。同时,落实好农机用油运输、储存环节有关要求和优先优惠政策,公布农机作业用油服务保障电话,及时协调解决用油问题。三是损失低。首先,通过举办机收减损大比武活动,保持了机具良好作业状态、提升了机手操作技能,有效降低了机收损失率,大比武期间平均机收损失率仅为0.23%。其次,全省现有烘干机2万多台、日烘干能力约60万吨,有效解决了局部地区因降雨导致小麦霉变问题。再次,推广应用机械通风、粮情测控、环流熏蒸、谷物冷却“四合一”储粮技术,将粮食储藏期内损耗率控制在1%以内。

  在夏播上,立足于种足种满、压茬推进。一是稳面积。组织各地收获一块、耕整一块、播种一块。二是备农资。全省夏播需要种子18万吨、化肥100万吨、播种机50万台,市场供给完全能够满足夏播需要。三是抓服务。发挥全省5.6个社会化服务组织作用,为小农户提供代耕代种等服务,提高播种质量,扩大大面积单产提升技术覆盖面。

  在夏管上,立足于防灾减灾、科学应对。坚持种子下地、管字上马,在抓好四情监测、水肥精准调控、病虫害防控等田管举措的基础上,立足抗灾夺丰收,建立健全防灾减灾机制。一是有预案。安徽省秋粮生长收获期,常年受洪涝、干旱、台风等灾害影响,近5年来,2年涝、2年旱,去年是南涝北旱、旱涝急转。安徽省针对不同灾情制定了详细的应急预案,做到准备充分、应对有力。二是有储备。省财政常年安排2亿元支持防灾减灾,中央和省级已储备救灾备荒种子1万吨。建立农机抗灾救灾应急作业队758个,储备应急调度作业拖拉机2.4万台、水泵2万台、植保机械1.77万台,能够保障抗灾需要。三是有人员。加强与气象、应急等部门联系,一旦有灾情,16个省级工作组和1.4万名基层农技人员立即奔赴一线,指导开展生产救灾,最大程度降低灾害损失。

  (安徽省农业农村厅供稿)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举报电话: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举报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