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苏省农垦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垦农发”)新洋分公司各生产区,北斗导航平地机在田间穿梭,智慧平台实时监测墒情……传统农耕与现代科技的深度融合,让这里的春耕生产更高效。
北斗“厘米级”平地
在新北生产区4大队水稻秧池平整现场,两台北斗导航平地机正高效作业。“从前人工整地费时费力,如今单台机械一天就能完成整个大队50亩秧池的平整任务,平整效率较传统方式提升5倍以上,成本直降8成。”该大队队长陈琪感叹。
高效整地的背后,是北斗技术与智能设备的完美协作。借助北斗系统实时采集地形数据,智能控制器精准调节刮土铲高度,土地高低差被控制在1厘米内。技术赋能下,土地平整合格率从75%跃至98%,为后续育秧打下了“黄金基础”。
“为确保今年春耕工作的顺利进行,我们正积极推进土地平整、秧池开沟、营养土筛土等各项准备工作,同时通过精心挑选优质种子,确保秧苗质量,提前做好灌溉水的资源调配。”苏垦农发新洋分公司农业中心负责人周凌云说。
“智能卫士”护航
面对春季寒旱“双考验”,科技化身“田间守护神”。依托卫星遥感和气象站数据,48小时精准天气预报直达农机人员手机,为应对极端天气提供决策依据。
“嗡嗡嗡……”在新西生产区27大队高标准农田内,北斗导航植保无人机正沿预设航线精准喷洒拔节肥,多光谱测绘无人机同步监测苗情长势,实时生成田间“健康报告”。农技人员根据无人机回传的实时数据,为长势较差地段及时“捉黄塘”。这种“靶向疗法”,让从事农技工作20余年的老队长高保忠连连赞叹:“从前凭腿力眼力人工巡田,如今靠科学算法‘精准把脉’,科技种田,真是省心省力又增产!”
苏垦农发新洋分公司还集成AI虫情预警、智慧灌溉等系统,实现墒情、水肥、灾害防治全流程数字化管控,为春耕装上“智慧引擎”。在新西生产区19大队,“95后”队长张中宁滑动手机屏幕,打开苏垦智慧农业全域农情测控平台,苗情长势一目了然:“近期墒情监测显示部分田块干旱,我们及时调整药剂配方预防冻害。结合实时数据,清沟理墒工作已提前部署,有效防范旱涝急转风险。”为推进数字农业建设,苏垦农发公司联合第三方公司开发了该平台,可通过无线农业气象监测站、土壤墒情监测站、智能远程虫情测报灯、稻飞虱智能测报装备、太阳能风吸式杀虫灯等农情监测设备,全天候精准监测空气温湿度、虫情、土壤墒情等数据信息。
“钢铁军团”提供硬核保障
走进苏垦农发新洋分公司农机社会化服务应急保障中心,收割机、拖拉机、旋耕机、液压翻转犁等农用机械整齐列阵,调试保养的金属碰撞声此起彼伏。农机总站机车组长刘必海正手把手指导年轻农机手:“每个轴承、齿轮都须‘体检达标’,确保关键时刻‘零故障出击’!”春节期间,团队已完成全部农机具检修工作,并协助民营农机合作农户升级老旧零部件,指导做好农机具维护保养,为春耕提供“硬核保障”。
“智能农机是春耕的‘胜负手’,必须百分百可靠!”保障中心负责人何成介绍,近年来,农场已投入北斗导航播种机、无人植保机等智能装备90余台(套),科技对田间管理的贡献率超80%。同步开展的“理论+虚拟仿真+实操”三维培训,确保每位农机手熟练掌握智能化操作流程。
“在新技术新设备加持下,每亩地用工成本降低30%,亩效益提升20%。”周凌云说。
(作者单位:江苏省农垦集团有限公司新洋农场公司)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