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 “小茶叶”撬动“大事业”
时间:2025-03-20 14:43:32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 作者:许洁 字号:【

  近年来,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立足中心城区地理区位优势,牢牢把握科技兴农、产业富农、三产融合三个关键要素,积极探索发展都市现代农业。聚焦打造烟台茶特色品牌,坚持人才引领、科技赋能、汇聚成链,成功培育出以和心意茶叶合作社为代表的特色专业合作社,建立茶产业联农带农富农利益联结机制,辐射带动周边县市区部分乡镇、村庄共同发展茶产业,助力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实现茶产业链优化升级和延伸发展,全力打造城郊型乡村振兴示范样板。

  人才引领茶产业,“小茶叶”做出“大文章”。大力招引专业人才。招引博士7名、研究生2名、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12名,组建专业科研团队,在茶叶新品种引进及选育、无性系茶苗良种繁育、水肥一体化种植技术推广、绿色防控技术推广等方面大力攻关,建立了《烟台黑茶加工规程》《烟台茶树扩繁培育标准》《烟台茶树种植管理方法》等团体标准和规范体系。挖掘培养本土人才。积极吸引青年人才参与乡村创业,带动68名返乡创业青年加入合作社,申报的“烟台市茶树种业攻坚团队”项目通过市级茶树育种科学技术成果评估,已实现产业化应用。实施“壮苗建园”策略,新增茶园平均亩增收2万余元,获评“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科学培训技术人才。设立烟台茶科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培养评茶员、制茶师、茶艺师等各类茶叶专业技能人才,开班42期,培训职业技能人才5620名,衍生就业岗位3100余个。

  科技推动茶产业,“小茶叶”变身“金叶子”。聚力创新茶叶品种。积极研发茶树新品种、推广茶叶繁育新技术,先后引进国内名优品种82个,成功选育“烟茶7号”“烟茶9号”等适于北方种植的耐寒耐旱新品种,入选农业农村部“国家级茶树新品种登记”。聚力攻坚仓储难题。创新研发后发酵型“烟台黑茶”,有效延长存储时限,帮助茶农解决了仓储、运输和销售难题,进一步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品牌效应。聚力拓宽消费市场。将传统茶饮与时尚新潮相结合,研发出“茶一”花果茶,口味丰富且便于携带冲泡,满足年轻消费群体追求新颖和快节奏的消费需求。该产品在抖音平台2023年度新中式茶饮花果茶品类达人带货榜销售成绩排名第三,线上年销售总额2352.16万元。

  串起共赢产业链,“小茶叶”释放“大潜能”。建立协同发展模式。按照产业化、标准化的思路,采用“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省级示范合作社+高素质农民”模式,整合1900多亩茶园,为茶农无偿提供新品种种苗,与老品种相比每年增产近30%,并统一标准加工包装销售,建成一条包产包销的共赢产业链,累计辐射带动周边上百户茶农,每户茶农平均每年增收5万~7万元。建立胶东最大茶仓储中心。投资1.2亿元打造占地面积70亩的和心意茶仓,现仓储茶叶量500余吨。全面升级茶叶后发酵、品质检验、仓储贮藏三大功能,创建恒湿恒温储藏空间,可有效存储绿茶、红茶、黄茶、黑茶、乌龙茶、白茶等10余个茶叶品类。积极推广茶文化。打造涵盖良种培育、茶叶加工、职业技能培训三大功能的茶产业综合示范园区,设有茶叶种植示范区、茶文化博物馆、茶文化培训教室、品茶大厅等功能分区,先后开办《魅力中国茶》茶文化公益讲座96场次,免费接待全国各地茶爱好者5万余人次参观游览,全面提升烟台茶文化知名度和影响力。

  (作者单位: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农业农村局)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举报电话: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举报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