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场“部长通道”,农业农村部部长韩俊答记者问——把乡村振兴工作一件一件抓出成效
时间:2025-03-20 15:10:06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 作者: 字号:【

  3月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后,农业农村部部长韩俊在第二场“部长通道”上答记者问,就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能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深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等问题回应了社会关切。

  如何实现粮食产量1.4万亿斤的预期目标

  2024年,我国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将粮食产量1.4万亿斤左右纳入主要预期目标。对此,有媒体提出,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并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能力?

  “去年我们克服了比较严重的高温干旱、极端洪涝、超强台风等自然灾害的影响,获得了这么一个好的成绩,是高位基础上的丰产稳产。”韩俊首先对当前粮食生产供给的形势作了分析。他表示,1.4万亿斤摊到全国14亿人头上,人均就是500公斤,超过了世界的平均水平。口粮,主要是稻谷和小麦,长期以来的自给率都超过95%;谷物不包括大豆的话,自给率也保持在90%以上,可以说做到了口粮绝对安全、谷物基本自给。

  “把粮食产量抓上去,要费很大的功夫,但是要掉下来却很容易。我们作为一个14亿人口的大国,必须靠自己来养活自己,别人是靠不住的,所以说粮食安全这根弦要始终绷紧。”韩俊强调。

  对于政府工作报告把粮食产量1.4万亿斤左右作为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之一,韩俊回应:“去年的粮食产量迈上了1.4万亿斤的新台阶,是有技术支撑的、是有投入支撑的、是有政策支撑的。最近三年,我们国家的粮食产量平均已经超过1.39万亿斤,所以说确定1.4万亿斤左右的目标是经过严格科学论证的,经过努力也是可以实现的。”韩俊介绍,农业农村部门将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持产量产能、生产生态、增产增收一起抓,奋力夺取全年农业和粮食的丰收。

  具体要怎么干?韩俊表示,一是要抓好稳面积、增单产、提品质、强科技。稳面积方面,努力稳住17.9亿亩粮食播种面积,严守耕地红线,严格耕地占补平衡,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有效防止耕地“非粮化”。今年再建8000万亩左右的高标准农田,要确保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还要有提升。增单产方面,实施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持续实施种业振兴行动。通过良田、良种、良机、良法“四良”深度融合,把增产的技术集成起来,努力把试验田里的高产成绩转化到广阔的农田上。提品质方面,培育推广优质品种,扶持现代畜牧业、渔业稳定发展,积极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大力推广绿色低碳技术,生产更多的绿色优质农产品。强科技方面,聚焦提升农业科技创新的整体效能,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特别是要推进以企业为主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快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加快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二是要抓好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落实。统筹国内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进口,继续释放明确的信号,加强预期引导,推动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价格保持在合理的水平上,保障农民种粮有基本的收益,调动农民种粮务农的积极性。

  此外,韩俊还强调,要抓好责任落实。将实施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推动各地把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的要求落到实处,强化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的考核,共同把饭碗端得更牢,把确保粮食安全这个头等大事抓得更实。

  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得怎么样

  今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得怎么样了?

  对此,韩俊回应表示:“过渡期以来,我们在脱贫攻坚期的那些政策总体上是保持稳定的,我们强调‘四个不摘’,脱贫攻坚成果得到了有效的巩固和拓展。”

  返贫致贫的风险显著降低。韩俊表示,农业农村部门每年都要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三类有返贫致贫风险的群体开展监测。农业农村部建立了防返贫致贫的大数据平台,对纳入监测对象的情况能够及时掌握,对于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监测对象,每个村的基层组织还有驻村工作队,都会第一时间实施精准帮扶。“我们这套工作机制建立起来以后,返贫致贫的风险已经很低了。”韩俊表示。

  脱贫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连续4年高于全国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平均速度。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和饮水安全方面的成果得到了切实的巩固。韩俊介绍:“832个脱贫县过渡期都形成了优势突出、特色鲜明、带动能力强的支柱产业。特别是整个脱贫地区,脱贫劳动力务工就业的规模这四年一直稳定在3000万人以上,现在他们出去务工有路费补贴,整个农民增收的渠道在拓宽,这些脱贫地区的发展后劲在增强。”

  中国脱贫攻坚的伟大成就经受了历史和实践的检验,但现在返贫致贫的风险仍然存在。“我们将会进一步提高监测帮扶的效能,分类推动这些帮扶产业提质增效,加大对务工就业的支持力度,加大易地搬迁后续扶持,继续做好东西部协作、定点帮扶、消费帮扶等工作。”韩俊表示,“要落实精准方略,盯住每一个有返贫致贫风险的群众,发现一个、帮扶一个、化解一个,确保不发生规模性的返贫致贫。”

  怎样更加深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过渡期以后,怎样更加深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党中央已经把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绘就了,我们还要把施工图进一步细化,要把蓝图和施工图变成实景图。”对此,韩俊表示。

  政府工作报告对深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了全面部署。韩俊强调,做好这项工作,就是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坚持不断深化农村改革,特别是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把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等一件一件抓实、抓出成效,特别是要坚持把产业振兴作为重中之重,推动乡村特色产业延链增效、联农带农,深入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大力发展乡村新产业新业态,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致富的渠道。

  党的二十大明确,到2035年农村要实现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的目标,这也是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任务。“要瞄准现阶段农民需求很迫切、现在能够干、干几年能够出成效的重点实事,聚焦乡村道路、供水、人居环境、教育、医疗、养老服务等民生关切。”韩俊强调:“要加大投入力度,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方面的短板,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村基础设施的完备度、公共服务的便利度、人居环境的舒适度,也就是要让农民可感可及,要得到实惠。”

  乡村振兴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既要塑形又要铸魂,现在乡村振兴不振兴,不光要看农民的腰包鼓不鼓,还要看乡风好不好。韩俊指出,现在到农村去看,高额彩礼、人情来往礼金名目繁多、豪华丧葬、孝道式微、农村老人“老无所养”等现象在一些地区都不同程度存在。对此,他表示:“要推进乡风文明建设,进一步推进农村移风易俗,进一步加强宣传和发动群众,提升农民的精神风貌。”

  (本刊综合整理)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举报电话: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举报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