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要素保障更有力
时间:2025-03-20 15:06:51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 作者:李贝贝 字号:【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离不开“人地钱”各类要素支撑。如何破除人才、土地、资金流动壁垒,推动各要素在城乡间双向流动和平等交换,让要素保障更有力?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围绕这一话题建言献策。

  强化乡村人力资本开发

  乡村人才振兴,关系到推动乡村振兴的进度和成色。

  “农村需要年轻人,农业需要年轻人。对年轻人来说,农村和农业都是大有可为的天地。”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南阳雅民农牧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昭在代表通道上说。

  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广平县后南阳堡村党支部书记王建广通过调研发现,农村人才少,现代农业、乡村旅游、电子商务人才更是稀缺。为此,他建议通过优化人才生活工作环境,搭建优秀人才施展才华平台,健全人才引育用管工作机制等有效措施,吸引和留住更多人才投身乡村振兴事业。同时,注重本土人才选育,培育更多“带不走”的“领头雁”“土专家”“田秀才”。

  全国人大代表、华裕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连增建议,要突出“头雁”引领,重点培育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负责人、农民合作社带头人、家庭农场主等,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其次,优化留才环境,打造乡村振兴“人才磁场”。还要创新用才机制,释放乡村振兴“人才红利”。

  无论是育本土人才,还是引外部人才,都应把人才作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吸引各类人才投身乡村全面振兴,让乡村成为既能承载梦想,又能兑现价值的热土。

  释放乡村土地要素活力

  让要素保障更有力,需要纵深推进农村“三块地”改革,释放土地要素活力。

  对于承包地,要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通过深化改革促进土地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土地财产权益。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有序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扩大整省试点范围。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党委书记杜志雄建议:“加强宅基地规范管理,扎实做好房地一体宅基地确权登记颁证,在依法保障农民宅基地基本权益的基础上,探索农房盘活利用有效实现形式。”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也是代表委员关心的话题。“应明确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具体流程、收益分配机制和监管措施,激发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改革的内生动力;将入市增收部分合理用于改善农村民生,如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等,切实增强农民的获得感。”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宜兴市西渚镇白塔村党总支书记欧阳华建议,让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机制更明确。

  拓宽乡村振兴投融资渠道

  “我们在推动农村金融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方面做了许多实践探索。然而,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产生了多样化的新金融需求,需要农村金融协同发力来满足。”全国人大代表、河北金融学院院长杨伟坤建议从政策、机构、业务、人才、教育等五方面协同发力,加快农村金融体系建设,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金融要素保障的主要作用之一是支持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牲畜养殖是一些地方特色产业,但过去一般农户贷款时牲畜不算固定资产,不能作为抵押物。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滨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机技术指导科科长陈恩明建议,构建银政企合作模式,采取政府贴息和农担公司担保等方式,破解融资难等问题,为新型经营主体发放畜牧业贷款。

  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需要突破瓶颈制约,推动“人、地、钱”等要素在城乡间双向流动和平等交换,让农村资源要素活起来,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强劲动力。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举报电话: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举报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