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桂飘香遍地黄,沂蒙沃野丰收忙。日前,2025特色品牌农产品产销对接全国行·走进沂蒙老区活动在山东临沂举办。本次活动由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临沂市人民政府主办,通过展示展销、采购洽谈、产地考察等多种形式,让来自全国的供应链商家、市场组织和临沂各县区的特色农产品和食品产业直接“对话”,推动沂蒙老区特色农产品走向更大的市场,为金秋的丰收增添了一抹靓丽的色彩。
全链发力
沂蒙老区好品多
三千年沂河润沃土,八百里蒙山蕴珍馐。临沂,是山东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地级市,地形多样、河流众多,好山好水孕育了量大质优的丰饶物产。
据临沂市委副书记戚军介绍,临沂被誉为中国蔬菜之乡、大蒜之乡、金银花之乡、桃业第一市,每天有近2万吨优质果蔬供应全国;蜜桃产量全国第一,全国约九成的牛蒡、六成的金银花、四成的银杏、三成的黄瓜产自临沂。临沂畜牧业同样突出:2024年生猪出栏量全省第二,屠宰量全省第一;白羽肉鸡出栏量、屠宰量均居全国地市级第一位,是山东省乃至全国重要的粮油、果蔬和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
“生态沂蒙山 优质农产品”是临沂打出的农产品金字招牌。据统计,临沂拥有绿色食品认证产品320个,省知名区域公用品牌6个、企业品牌51个,2024年全市规模以上食品企业707家、产值1916亿元。此外,临沂还获评“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为食品产业发展提供了源头可溯、品质上乘的原料保障。
食品产业一头连着田间地头、一头连着百姓餐桌,是推动乡村振兴和工业发展的重要一环。今年以来,临沂市委、市政府围绕打造更具辨识度、话语权、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深耕产业细分赛道,以健康肉制品、精品粮油、绿色果蔬三大标志性产业链为引擎,构建起了全链条、全要素、全环节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以链式思维推动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创新实施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机制,由市级领导担任链长,成立工作专班,顶格推进,全力构筑临沂农业升级的“四梁八柱”。
“目前,健康肉制品产业链培育了超百亿的头部企业金锣、18家年营收过十亿元的链主企业;精品粮油及深加工产业链形成了以莒南为核心的花生及植物油加工、以沂水为核心的焙烤食品两大产业集群,全国市场每6桶花生油就有1桶产自临沂。”临沂市副市长王映海在推介临沂食品产业时说。
产销对接
土特产品走出山
“这是我第一次来临沂参加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对咱革命老区的特色农产品印象十分深刻。尤其是蒙阴大桃和沂蒙松菇,我认为将来可以作为食品加工的重要原材料,通过电商和超市渠道推出。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关注和对接,力争早日达成合作协议。”黑龙江宝清县紫香白瓜籽交易市场有限公司董事长单志相说。
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产销对接是关键。活动中,精深加工及产销对接项目签约仪式成功举办。“本次现场签约的57个项目,既有本土企业的增资扩产、也有外地客商的合作投资,涵盖精深加工、产业园区、冷链物流、科研合作等多个领域,都是产业链专班精心筛选、重点推进的项目。”戚军表示。
作为本次活动主办方之一,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致力于服务农产品流通、促进产销对接、推动品牌建设,推动构建现代农产品市场体系,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市场保供提供有力支撑。原农业部党组成员、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会长张玉香在活动现场表示:“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将持续支持临沂建设更高水平的农产品市场体系,打造更好的优质特色农业品牌,推动构建优质优价市场机制,推动‘以销定产’、‘优品优价’,讲出更精彩的农业品牌故事,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抓服务、促落地,出台个性化支持政策,帮助解决项目推进中的要素制约问题,进一步加大招引力度;抓创新、强驱动,加快建设高水平研发平台,深化与江南大学、中国农科院等顶尖院校的合作,打造‘产学研金服用’相贯通的产业生态;抓品牌、拓市场,全力支持企业创品牌、提品质,大力发展冷链物流,积极拓展线上线下营销渠道,让更多‘临沂味道’香飘四海。”戚军表示。
美团、北京新发地农产品股份有限公司等采购商代表,上海谷乐美食品有限公司等投资商代表现场参加活动。美团公共事务总监董慧云在活动现场说:“未来将基于临沂农产品优势,助力畅通当地农产品从产地到市场的流通链条,优化各环节衔接服务,深化数字化与农业、消费的融合发展,助力更多临沂优质农产品便捷、高效地触达全国消费者。”
金秋消费
形式创新更惠民
“尝尝这粉红色的煎饼,你们知道这是咋做的吗?”来自临沂沂水县的旵谷坊杂粮煎饼坊经理在消费大集上向食客们卖关子。“我们制作的煎饼‘薄如纸、韧如丝、色如锦、味如酥’,每一口都嚼得出五谷香味。这款粉红色煎饼是新研发的产品,添加了火龙果汁,小朋友们非常喜欢。”
金秋时节,临沂人民广场熙熙攘攘,来自各县区的特色优质农产品集聚一堂,各显身手展示自家好味道。不仅有兰陵的牛蒡、孙祖的小米、蒙阴的晚桃等土特产,还有兰山、河东的肉制品、脱水蔬菜,沂水的淀粉糖,平邑的水果罐头和金银花制品,莒南的植物油、板栗和花生制品,沂南的肉鸭屠宰加工和果蔬产品等加工产品。
作为推动城乡消费的重要举措,“双节乐购·惠聚金秋”消费季系列活动于临沂市人民广场举办共5天。活动组织开展“食品之都临沂大集”农产品展示展销活动,14个临沂县区分别设立展区,集中展示3条标志性产业链100家优质农产品,同时设计非遗文创区、美食区,为城乡消费增添新场景。提升“产自临沂”区域公用品牌影响力。
品牌培育是彰显地域文化特色的重中之重。近年来,莒南花生、苍山大蒜、平邑金银花等先后入选山东省重点地理标志保护清单,苍山大蒜、蒙阴蜜桃、平邑金银花3个区域农产品公用品牌入选第一批“好品山东”区域公用品牌。本次沂蒙老区产销对接活动还发布了“临牧优品”品牌,开展了临沂市农产品及食品品牌设计大赛获奖作品的展示及颁奖活动。
好产品要打出品牌、走向全国,还需要畅通物流、融入电商新渠道。据现场介绍,临沂北接京津冀,南邻长三角,已建成物流园区43处、配载线路近3000条,有136个专业批发市场、600多万种商品辐射全国。同时临沂还是北方有名的视频电商直播基地,集聚电商园区60处、网商21万家,平均每天400多万件快递发往全国。
“接下来要完善品牌培育、保护、推广政策体系,弘扬农耕文化、生态文化,深度挖掘品牌农产品产业和文化内涵,让品牌承载乡愁记忆、传递绿色理念,扩大品牌影响,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和产销互动中实现品牌价值的再造提升。”张玉香表示。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