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近日,由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主办,山东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临沂市农业农村局、沂南县人民政府承办的第三届农民教育培训教师说课大赛全国总决赛在山东临沂举办。本届说课大赛于今年3月启动,历经省级初赛、半决赛的层层筛选,来自全国33个地区的68名教师在总决赛中同场竞技。总决赛设说课比赛、讲课展演赛、微课比赛三项内容,选手们围绕生产技术、经营管理、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综合素养五大主题精彩比拼,用饱满的热情和杰出的教学能力,充分展示出农民教育培训师资深耕课程、锐意创新的教学风采。
谁来说:既有专职教师,又有“田间专家”
“从拍摄短视频到线下讲课,我给无人机飞手上课已经有一年多了。”来自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实惠农机专业合作社的齐叶叶说。这是齐叶叶第一次闯进全国总决赛,并凭借自身丰富的实践经验获得了说课大赛特等奖。“无人机飞防是一门新手艺,在粮食适度规模经营中很受欢迎。我的课程主要围绕小麦条锈病的无人机植保技术展开,既有短视频、又有现场教学。目前,已经为合作社培养了近10名飞手,还通过线下讲课,让更多人加入飞手队伍。”
农广校是开展农民教育培训的主力军。在农广校带动下,近年来,科研院所专家、高等院校教授、“田秀才”、“土专家”纷纷走上了农民教育培训的讲台。据悉,目前全国农广校体系农民教育培训专兼职教师已有10万人,教师队伍的组成更加多元,结构更加优化。
如今,农民培训教师中年轻的面孔越来越多。起初,面对年纪大的农户学员,来自广西农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参赛选手吴慧珍也遭遇过“信任危机”——“这姑娘这么年轻,能教我们啥?怕是只会书本理论。”吴慧珍迅速调整策略:让教学“接地气”,摒弃晦涩的理论术语,将知识点转化为农民能听懂的方言和身边案例;让课堂“动起来”,把教室搬到田间地头、果园棚舍,手把手教大家架设手机、调试灯光、设计直播场景。她已累计为广西600余名新农人提供了电商培训,课程广受好评。
从2023年起,中央农广校已连续举办三届农民教育培训教师说课大赛,近2000名专兼职教师参赛,并邀请院校专家、农民教育培训专家、农广校体系资深校长、优秀农民学员等担任评委,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动农民教育培训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三年来,大赛水平稳步提升,引领导向作用日益突出,示范带动效果愈发明显,形成了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建的生动局面,已经成为广大农民教育培训教师展示风采、交流经验、提升能力、赋能发展的重要平台,在推动师资教学能力水平提升和推进农民教育培训工作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说什么:讲生产实用技术,授乡村治理经验
来自贵州毕节职业技术学院财政经济系的王倩颖带着《跨境电商平台刺梨产品上架实操》说课题目站上赛场。赛前,她每周都往刺梨基地跑,跟农户蹲在田埂上聊 “这果子咋储存才不氧化”“收购价能不能再给农户提一点”,笔记本上记满了产品特性,还顺手帮农户拍了不少产品实拍图。有次为测数据,她连续三天守在电脑前,每隔两小时记录一次产品排名,最后整理出的表格密密麻麻,“就想给大家看刺梨生产中最实在的案例。”她说。
农业生产技术一直是农民培训的重要内容,也是深受农民欢迎的“及时雨”。此次说课大赛总决赛在前两届办赛基础上,将说课主题延伸划分为乡村发展-技术、乡村发展-经营管理、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综合素养五个主题,基本涵盖了农业农村领域主要事项。参赛选手围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情分析、教学设计、教学创新、效果评价等方面进行10分钟的说课和5分钟的讲课,力求在一堂课内高效地将知识传达给农民。
“这次参赛,对我而言不只是一场说课比赛,更像是一次农村空巢老人心声的传递。”来自北京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延庆区分校的刘建霞表示。“参赛前,我发了100份调查问卷,翻遍之前的课堂数据,跑了3家敬老院,握着王奶奶的手听她说‘五年春节都是一个人过’。现在,农村老人尤其是独居的老人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值得重视,也需要更加专业的课程辅导和心理咨询。”
怎么说:创新短视频传播,扎根田间实操
农民教育培训不只是“教知识”,更是“暖人心、接地气”——要懂农民的难处,用他们听得懂的话、喜欢的方式,把帮助送到心坎上。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习惯了站在讲台上面对大学生。记得第一次给农民朋友们上课时,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农突然举手:‘老师,您说的这些氮磷钾,跟我们地里用的粪水、草木灰到底哪个更好?’这个问题让我一下子愣住了。”参赛选手、海南大学副教授李芬回忆道。“我意识到,对于农民来说,知识不是用来考试的,而是用来增产增收的。于是,我立刻调整了讲课方式,把理论语言翻译成‘田间语言’,编了‘粪水是农家宝,氮磷钾要配好’顺口溜,结合他们熟悉的作物和施肥习惯,一点点讲解科学配比的原理。农民朋友们教会我:真正的教育,不是站在高处俯视,而是走进田间平视;真正的课堂,不仅在四壁之内,更在广阔的田野之上。”
把专业术语转化成“农民语言”一直是农业培训教师孜孜以求的事情。面对农民,教师们在说课中更加注重实用性和“接地气”。尤其是伴随智能手机与短视频平台的普及,农民对信息的接受能力和表达意愿不断增强。此次说课总决赛,更涌现出了运用短视频教学的方法,让人耳目一新。
“我们请了农技站、生态站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出镜,和我们一起制作短视频给农民学员看。短视频技术全部是我自学的。”来自重庆市农广校的教师张露打开视频平台,为我们现场播放了一段她制作的农业防火动画短视频。“我们将农业生产技术和农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做成短视频,并在学习强国、抖音等平台上发布,农民反馈更容易接受和学会。”
随着手机成为“新农具”,农业电商和Al新技术正逐渐成为农业生产销售中不可或缺的手段。来自新疆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目前在喀什疏附县石园镇肖尔村驻村的余晓雅,这次带着《短视频创作与剪辑》的讲课题目站上决赛场。“我在村里正忙着和驻村队长筹划‘用视频帮农民卖恐龙蛋’的事——村里的恐龙蛋果实饱满,但很多外地买家没见过实物,我们想通过短视频展示果园生长环境、果实口感,帮村民打开销路。”余晓雅把老乡们总拍不清楚果实细节、不知道怎么加文字说明整理成教学案例,针对性地设计了“手机特写拍摄技巧”“1分钟加字幕”等实用内容。余晓雅表示,说课大赛结束后要把赛场上学到的技巧用到驻村工作中,真正把短视频变成村民增收的“新农具”。
据悉,“十四五”期间,农业农村部通过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高素质农民培育学用贯通综合试点、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训等项目,累计培育各类乡村人才900多万人,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供了有力支撑。
赛后,来自河南省商丘市乡村产业发展中心的教师赵会表示,未来将继续牵着农民的手,以电商为媒,在阡陌与屏端之间奏出更多让农民日子红火的“云端丰歌”;甘肃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灵台县分校高级讲师周静说,她将带着这次比赛的收获,帮灵台农民种出好产品、卖出好价钱,用技术实现增收致富,把“土疙瘩”真正变成“金疙瘩”。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