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乡县 全产业链推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5-10-28 09:47:14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 作者: 字号:【

  近年来,陕西省西乡县紧扣茶叶全产业链发展目标,持续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文章,探索出一条产业得发展、茶农得实惠、企业出效益的高质量发展之路。目前,西乡县茶园种植面积36万亩,综合产值突破80亿元,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评为2024年度茶业重点县域。

  强化要素保障支撑,筑牢首位产业“基本盘”。一是优化产能布局,依托茶产业融合示范园,大力发展“五色汉茶”,加快茶产业“两基地五中心”建设,培育百亿级茶乡特色优势产业集群。整县推进生态茶园建设和适旅化改造,培育高效茶园1.5万亩,累计认定生态茶园23家。启动生态低碳茶园整县制推进工作,采集本地茶树种质资源1100余份,有序推进陕西省茶树种质资源圃建设,实现茶园良种化、机械化、生态化发展。二是规范标准体系。出台《茶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方案》、《推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奖补办法(试行)》等政策文件,持续规范7大环节126项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实现高标准种植、精细化加工、科学化研发。三是提升人才保障。健全茶叶科技人才培养机制,联合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设立专家工作站,研发夏秋茶综合利用技术,选派技术人员及企业代表前往贵州、安徽等地开展茶产业全过程学习。目前,已建成县级茶叶技术推广中心1个、茶叶中等专业学校1所、茶叶研究所3所,培养国家评茶师、茶艺师2000余名。

  壮大延伸产业链条,做好三茶统筹“大文章”。一是深化农文旅融合。创新“茶+文旅”发展模式,大力开发生态观光、茶文化体验、民宿旅游等项目,支持企业对茶叶加工厂进行适旅化改造,推出采茶制茶体验、茶园研学等业态。二是做强产业链条。以满足市场消费需求为引领,加快形成以名优绿茶为主,以红茶、黑茶、白茶、青茶(陕南乌龙茶)及超微绿粉、茶多酚茶叶提取物等为补充的产品结构。延伸保健茶、茶饮料等为补充的产品结构,新增红茶精制、香橼茶生产线,开发茶饮、食品、保健医药等产品,实现从“喝茶”向“吃茶、用茶”转型。三是创新科技赋能。推进西乡县国家数字种植业创新应用基地(茶叶)建设,支持茶企引进智能传感、物联网等技术,建设连续化、自动化、清洁化精制加工生产线80条,开发茶多酚提取、茶叶超微粉等深加工技术。建设智慧茶园示范基地1万亩,实现病虫害AI预警、水肥精准调控。

  构建多元服务体系,打造品牌提升“新引擎”。一是以点带面示范。坚持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产业整体提升,创新“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联农带农机制,整合全县茶企农户资源成立茶产业联盟,由联盟承接分配订单、拓展销售渠道,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带动26万人从业,每年产茶季提供茶叶生产就业岗位3200余个,人均增收7000余元、户均增收1.5万元左右。全县累计培育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8家、市级14家。二是线上线下联动。筹备举办茶叶展销、对接座谈会、茶产业推进会等活动,主动邀请全国经销商来县考察交流,高质量举办粤港澳大湾区客商产地行暨全国采购商陕西果区行汉中茶叶产业链产销对接座谈会、西北地区茶叶经销商陕西茶区行暨产销对接活动,形成初步产销意向1.5亿元。积极探索电商直播、社群营销等新零售模式,建成茶叶电商孵化中心,培育本土直播团队20个,2024年线上销售额突破1.2亿元。三是内外协同发力。组织县内茶叶企业参加北京国际茶业及茶艺博览会、农高会等展会,持续扩大县域茶产业影响力。强化与上合组织农业基地经贸投资促进中心、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等组织业务对接,在塔什干开设陕茶文化展厅—秦汉茶坊,外贸茶加工产业园和外贸茶精制生产线建成投用,年产外贸茶4000余吨。

  (陕西省西乡县农业农村局供稿)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举报电话: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举报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