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武义县 大镇带小乡 答好“共富卷”
时间:2025-10-28 09:57:56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 作者:项世锋 字号:【

  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为破解南北部区域发展差距大的困局,探索推行“大镇带小乡、强镇带弱镇”协同模式,跨区统筹资源要素、促进抱团组团发展,推动南部山区村集体经营性年收入超30万元村从2000年的9个增至2024年的55个,与北部差距逐渐缩小。近五年,武义县城乡居民收入倍差从2.18缩小至1.9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增速位居金华市第一。

  夯基固本筑堡垒。一是组织共建筑基。按照功能互补、精准适配、合作共赢原则,探索跨区域强镇带弱镇发展机制,精选5个强镇与5个弱镇跨域结对,以产业飞地、人才互通、服务共享等形式,推动要素流动、优势互补。依据区位相邻、产业相近原则,采取体制不变机制变策略,构建4个“大镇带小乡”发展片区,其中柳城畲族镇带动西联、三港、大溪口3个乡,共建“多彩山乡文旅共富带”,今年上半年接待游客超70万人次,同比增长超35%。二是干部共育提能。建立“大镇带小乡”干部交流机制,选派山区乡镇年轻干部、村干部、乡村人才等到结对乡镇街道跟班学习,选取大镇农业技术、产业规划等领域百余名骨干组建“带富导师团”,累计指导培训1600余人次,培育省级以上乡村产业振兴“头雁”39人。泉溪镇干部精准对接三港乡,因地制宜开展豆腐产业园、清水养鱼项目建设,推动当地2024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同比增长29.2%。三是人才共引汇智。探索政策联推、平台联建、服务联动人才协同机制,引进浙江大学、浙江省农科院等资源建强“人才飞地”,共建乡村CEO人才库,推动帮扶力量向山区乡镇倾斜。白姆、大溪口等山区乡联合浙江省农科院研发推广农业新品种,实现无花果、羊肚菌等产业从无到有。

  聚链成势破藩篱。一是项目共谋托底。以“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理念,探索飞地抱团、民资合作、闲置盘活等强村十法,推动片区组团发展项目统一联建管理,打造美丽成片、产业成群、服务成团的发展格局。今年以来,已启动实施联建强村项目15个。白洋街道等9个镇街联建后陈飞腾高新科技产业园,年租金收入超600万元,解决辖区16个经济薄弱村集体经济发展问题。二是产业共创带富。依托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串联强镇龙头企业和小乡农业资源,打造合作社等实体,解决南部山区农民技术、资金、销路短缺问题。大田乡徐村在熟溪街道共建支持下,深挖蓝莓产业优势,融合民宿建设、农家餐饮等业态发展农旅产业,带动村集体年增收50余万元。三是品牌共塑引流。深挖乡镇农产品资源,建立“武阳春雨”、“武养拾光”、“宣平小吃”等区域公用品牌,培育“坦洪山宝”、“柱溪好物”等南部乡镇特色子品牌17个,强化品牌共建、收益共赢。柳城畲族镇牵头整合周边2镇4乡108道宣平小吃,打造宣平小吃街,举办宣平话大赛、畲趣闯关等特色活动,累计助农销售超1500万元;全县范围搭建花田美地百镇优选体验店、东港共富超市等一批产销共助平台,累计助农销售超5600万元。

  五指成拳聚合力。一是事务共商汇众智。针对小乡弱镇要素分散、规划割裂痛点,由强镇牵头召集结对帮扶周例会等会议,联合制定资源开发与财政激励政策,谋划联建共建项目,解决跨区域道路联通、文旅线路整合等问题17个。二是难题共解集众力。发挥“监社联动”议事协商机制作用,统筹多元自治力量,构建跨区域共治体系,指导结对乡镇用好议事协商平台、做优网格服务,激发基层治理活力。三是服务共享聚民心。加快公共服务“七优享”提质扩面,深化南部山区医疗服务集成改革,整合柳城畲族镇、西联乡、三港乡等医疗资源,以人财物联管共享、专家巡回下沉等形式,提升家门口医疗服务水平。2024年,专家下沉服务山区群众5万余人次,山区医疗机构运营成本平均下降26.6%,医疗业务同比增长23.7%。牵头组建城镇教育联盟,升级打造“民生大篷车”品牌,巡回开展政策、法律、健康等“十送”活动,推进179项服务事项延伸到村,服务效能提升30%以上。

  (作者单位:浙江省武义县农业农村局)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举报电话: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举报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