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中关村网络高管到扎根田间的“桃二代”新农人,从单枪匹马推广智能技术到带领千余农户增收致富,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绿农兴云智慧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岳巧云用九年时光在北京市平谷大地上写下了“智慧兴农、带农共富”的动人篇章,先后荣获全国巾帼建功标兵、首都道德模范、“中国好人”等多项荣誉,成了乡村振兴浪潮中新农人的优秀标杆。
跨界返乡:让数字技术扎根桃园
2016年,33岁的岳巧云放弃中关村网络公司高管的高薪职位,回到家乡平谷当新农人。彼时的平谷大桃虽名声在外,但传统种植模式却让果农们犯了难:凭经验施肥浇水,优质果率不足60%;依赖商贩上门收购,好桃卖不出好价;年轻人不愿留乡,农业发展缺人才。
“我在互联网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知道数字技术能改变传统行业,为什么不能用它来改造家乡的桃园?”带着这份初心,岳巧云牵头成立了北京市绿农兴云智慧农业专业合作社,立志用科技为平谷大桃插上“翅膀”。
创业之初,质疑声接踵而至。“城里姑娘懂啥种桃?”“这些‘铁疙瘩’(智能设备)能比老经验管用?”面对乡亲们的不信任,岳巧云没有辩解,而是自掏腰包购买200套土壤传感器、50台智能灌溉控制器,免费提供给12户愿意尝试的农户,还承诺“减产损失我全包”。
2017年平谷遭遇干旱,传统桃园因缺水大量落果,而使用智能系统的桃园,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土壤湿度,按需精准补水,不仅没减产,桃子甜度还提高了2~3个百分点,户均增收近2万元。
实打实的收益让乡亲们彻底信服,越来越多农户主动加入合作社,短短一年,合作社成员就从12户增至156户。随着合作社规模扩大,岳巧云进一步搭建“互联网+大桃”数字化平台。大数据实时采集土壤湿度、温度、养分含量及虫害信息,自动测算水肥药配比,实施点对点精准作业,直接替代20名社员的人工劳动;2022年,她建成全国首个“5G+区块链”溯源基地,给每颗“蟠小云”系列桃子贴上专属二维码,消费者扫码就能查看桃子从开花、结果、采摘到物流运输的全程信息,吃得更放心。
2023年,合作社鲜桃单产量、网销量、总销量实现“三连增”,绿农兴云合作社也成功入选全国数字乡村建设典型案例,岳巧云用数字技术,让平谷桃园彻底告别了“靠天吃饭”的传统模式。
产销革新:让好桃卖出好价钱
“种得好,更要卖得好。”这是岳巧云常挂在嘴边的话。为打破传统销售渠道的局限,她反复摸索,创建了“网店直营+基地直供+直播带货+平台推介+移动销售”的“五维”电商销售模式,还承诺“平谷鲜桃48小时直达全国各地”。
为保障桃子新鲜度,她与顺丰快递深度合作,建立专属冷链物流通道;针对年轻消费者,她把直播间搬到桃园,带着果农一起直播卖桃,从讲解桃子品种、口感,到展示智能种植过程,让消费者直观感受“智慧桃园”的魅力。
2023年,合作社销售额突破3000万元,大桃单价从每公斤3元跃升至9元,翻了整整3倍。她还开通“绿谷大桃”APP,邀请地方代理加盟,批量销售盒装礼品鲜桃及平谷特色农产品,年销售额接近1亿元。如今,平谷大桃通过岳巧云搭建的销售网络,卖到了全国30多个省市,甚至走出国门,成为消费者眼中的“网红桃”。
销售过程中,岳巧云始终把“诚信”放在首位。2019年,合作社接到超市3000箱早桃订单,分拣时发现部分桃子规格、色差不一,她当即要求全部返箱重检,即便延误送货时间、承担违约风险,也绝不把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
2023年北京“7·31”特大暴雨后,部分桃子表皮受损,商家趁机压价,岳巧云却坚持按原价收购果农的桃子,自己承担20万元损失。“果农们靠天吃饭不容易,我不能让他们寒心。”这份诚信不仅赢得了果农的信任,更让“蟠小云”品牌口碑越来越响,2024年,岳巧云成功荣登“中国好人榜”。
联农带农:让乡亲共享致富果实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作为乡村振兴“领头雁”,岳巧云始终把带动农户共同发展作为使命。
针对果农缺乏技术、不懂营销的问题,她在合作社设立培训中心,创办“农民田间学校”,邀请北京涉农院校的9名研究员入驻“科技小院”,开展面对面、手把手的技术指导。近4年,累计培训农户5.1万人次,孵化出80余名乡村主播,带动1500人再就业。58岁的刘家店村村民张淑华,以前只会把桃子拉到市场售卖,价格被商贩压得很低。2016年,岳巧云手把手教她用微信卖桃,当年就卖出300多箱礼品桃,2017年销量增至500多箱,价格还翻了番。“现在我不仅会用微信,还会开直播,自家桃子不够卖,还帮邻居一起卖!”张淑华的变化,是岳巧云带动农户转型的缩影。如今,刘家店镇及周边的桃农家家都有线上销售的“微信群”、“粉丝圈”,数字营销成了果农们的“新技能”。
为进一步扩大带富范围,岳巧云牵头成立大桃联合社,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覆盖平谷区5个乡镇1100多户果农。在运营上,实行统一种植品种、技术、品牌包装和销售价格;在利益分配上,采取保底收购、二次分红等方式,让果农稳定增收。
2023年,临村史大爷家5万斤桃子送到合作社,当场拿到30万元货款,年底还获得2000元分红,老人激动地说:“跟着巧云干,种桃再也不用愁!”对于低收入户、孤寡老人和残疾人,岳巧云更是格外关照。她优先安排困难户到合作社或农场工作,本村残疾夫妻每年能收到她送的取暖费、过年费;村民刘胜国因体力有限,岳巧云请他到合作社折纸盒,安排他老伴去农场固肥、摘桃,老两口每月收入6000多元,比以前大半年收入还多。截至目前,合作社已帮助16户困难家庭、近30人实现稳定就业。
此外,岳巧云还热心公益,先后捐款50万元支持村集体修路,向学校等公益单位捐款捐物近100万元,在她的带动下,桃乡形成了互帮互助的良好风尚。
履职为民:让“三座桥”直通老百姓的心
2023年,岳巧云当选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从“新农人”到“人大代表”,身份变了,但她扎根基层、服务乡亲的初心没变。
“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我要把田间地头的声音带到北京人民大会堂。”三年来,岳巧云坚持每月调研,仅在京郊农村就累计行程近10万公里。在养殖场、桃园边,她记录下防疫防虫不及时的问题;在村健身场、超市门口,她倾听果农“一年种桃只卖20天”的烦恼;在农家院,她了解到电商平台竞争激烈的隐忧。带着这些调研成果,岳巧云先后提炼出农村电商发展、乡村文化传承等8个建议,其中《关于推动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的建议》被商务部、农业农村部等九部门联合出台的政策意见采纳。
为更好联系群众,她搭建“三座桥”:开通“巧云热线”,3年接听电话5万多次,解决果农技术、销售难题;组建电商平台,架起供需对接桥,让平谷大桃成“致富桃”;用农业科技架起智慧兴农桥,义务服务1100户农户。七旬果农杨玉春说:“巧云这桥,直通咱们老百姓的心!”在政策宣讲上,岳巧云擅长把“书面语”变成“家常话”。她把秸秆禁烧政策编成“烧秸秆等于烧钱袋子”的顺口溜,用“晴天备伞”比喻推广农业保险,制作“政策明白卡”发放到户,组织“田间课堂”用方言讲解乡村振兴规划。“岳代表讲话接地气,句句都能落到心坎里!”乡亲们的认可,是对她履职工作的最大肯定。
如今,岳巧云的合作社已成为全国智慧农业示范基地,她引进的10余个大桃新品种长势喜人,“5G+区块链”技术让平谷大桃品质更优、口碑更好。
“乡村振兴不是一句口号,需要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去干。”站在万亩桃园中,岳巧云望着挂满枝头的桃子,眼中满是希望,“未来,我要继续带着乡亲们搞智慧农业,让平谷大桃香飘更远,让更多人过上好日子!”

(本刊综合整理)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